古德里安吧 关注:138,025贴子:3,470,126
  • 5回复贴,共1

关于苏军野炮炸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果说岳麓山炮战的1902/30野炮419公斤重炮管五千发寿命属于质量差容易炸膛,那么zis-3寿命只有2000发炮管只有312公斤重朝鲜战争炸膛的概率必然比抗战更高。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7-22 17:56回复
    但是朝鲜战争抱怨苏联脚蹬枪质量差比较常见,很少有说苏联火炮炸膛质量差。按道理来说战期间生产的火炮虽然老旧但是,正常来说总比苏联战时被德军打的丢掉大半精华区偷工减料的战时应急产品质量要好。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7-22 17:58
    回复
      2025-08-04 08:27:4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炸膛有三个原因无非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或者内外兼有。
      一是外部因素苏联自己方面原厂的火炮质量差,或炮弹质量差,或者炮和弹质量都差。
      二是内部因素国军使用保养不当,火炮及炮弹维护保养不善使用不当发生问题。
      三苏联原厂质量差加上国军使用不当到钟炸膛。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7-22 18:06
      回复
        1952年军械部门在检查中发现,火炮损耗严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条。
          一是火炮超射速。如炮7师11团美制105毫米榴弹炮每分钟竟发射11发,超过最高射速2.75倍。39军116师1门山炮射击较准确,指挥员令其每分钟发射12发炮弹,结果将炮打坏。60军普遍提倡迫击炮用两人装弹射击,大大超过规定射速,发生了多起伤人毁炮事故。
          二是为追求火炮在性能上本来不能达到的射程,随意增加药包。这种蛮干现象,各部队普遍而严重地存在着。60军有的部队将华北造82毫米迫击炮药包加到8个之多,23军前沿阵地的82迫击炮弹装上了7个药包,这是迫击炮损失增多的主要原因。
          三是火炮膛线断损,这除有的火炮已超龄和超出射速外,弹药擦拭不净和对火炮在射击前不进行擦拭及炮口遮蔽不严有直接关系。
          四是部队不注意在日常保养中为炮膛除铜,增加了弹体在炮膛内运行中旋转的困难,久之使膛线扭伤而折断。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7-22 18:13
        回复
          从朝鲜战场的经验来看部队维护使用不当的情况是主因,抗战国军的素质相对来说只会更低。那么使用不当的可能性是最大。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7-22 18:22
          回复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7-23 01: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