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航空历史上,有很多十几二十年前的记忆,在慢慢的被抹去、消失。我不知道再过二十、三十年,网络记忆会变成什么样子。
这个事情让我想起了百度词条和网络上,关于女娲名字由来的猜测。专家言之凿凿说,女娲可能源自“女娃”。然而,我却知道,这纯粹就是放劈。二十年前百度词条中关于女娲古音读“wo”这个描述,被人悄悄地篡改、删除了。
我清楚的记得这个读音,并且确定并非“曼德拉效应”是因为在我老家有个非常出名的庙宇,是国内现存最久远的女娲(wa)祭祀场所之一,它的名字叫“娲(wo)皇宫”。这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自汉代立宫以来,当地人都非常清楚这是传说中女娲采石补天的地方,但代代相传的读音却是“娲(wo)皇宫”。是当地人不识字,念错了读音么?如果是其他的,还真有这个可能。但发生在女娲身上,绝对不会。它和“六(lu)安”一样,读音本该如此。
【说回航空话题】。
记忆中,A50I费尔康项目失败后,我们用仅有的几架机体,自己制造了空警2000。后来俄与以再次合作完成A50I并卖给印度。因为当年我是“重度”军迷,所以对A50I由死转生,卖给印度这件事,印象非常深。
然而,网络上现在有两个说法占了“主流”:空警2000是“我们用伊尔76改装的”、“A50I中I代表印度”

客观的说:在不掌握飞机承力结构设计的情况下,贸然进行大幅度结构改装,尤其是预警机这种大范围承力、气动结构改装,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以色列波音737“费尔康”预警机空难,就是一个活脱脱的教训。这是我在当年“重度军迷”时期,就已经了解的事情。
那么当年(2000年)极度缺乏大飞机制造经验、刚刚获取伊尔76运输机不久的中国航空工业【何德何能在伊尔76身上进行预警机改装这样的大手术】?
与伊尔76运输机机队的重要程度相比,【我们为何不减少伊尔76机队规模,采购更多的运八运输机进行填补,腾出更多的伊尔76机体用在预警机上】?
原因就出在【不掌握机体承力结构设计,不具备大规模改装条件】这个点上。这也是为何后来我们用运八作为机体,从效果要差很多的“平衡木”开始入手的原因。这也是为何,一直以来,都将运20视作预警机“终极体平台”的原因。
然而,这些记忆,却在随着网络时间推移,被“自行改装伊尔76”所取代。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其他一些,曾经在九十年代、2000年,我们基础薄弱时期研制的一些东西,我们引以为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氪金“写轮眼”,被现在的网络喧嚣,被今天我们能力的全面超越,一点一点的掩盖、抹除、消失。
这就像,曾经的苦难辉煌,曾经的艰苦卓绝,曾经的顽强不屈,正在被“神剧”抹除一样。
见证过往,才能明白今日强大的不易。
铭记苦难,才能懂得今天我们仍需奋进。
用不松懈,才能实现明日大地梦圆。
这个事情让我想起了百度词条和网络上,关于女娲名字由来的猜测。专家言之凿凿说,女娲可能源自“女娃”。然而,我却知道,这纯粹就是放劈。二十年前百度词条中关于女娲古音读“wo”这个描述,被人悄悄地篡改、删除了。
我清楚的记得这个读音,并且确定并非“曼德拉效应”是因为在我老家有个非常出名的庙宇,是国内现存最久远的女娲(wa)祭祀场所之一,它的名字叫“娲(wo)皇宫”。这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自汉代立宫以来,当地人都非常清楚这是传说中女娲采石补天的地方,但代代相传的读音却是“娲(wo)皇宫”。是当地人不识字,念错了读音么?如果是其他的,还真有这个可能。但发生在女娲身上,绝对不会。它和“六(lu)安”一样,读音本该如此。
【说回航空话题】。
记忆中,A50I费尔康项目失败后,我们用仅有的几架机体,自己制造了空警2000。后来俄与以再次合作完成A50I并卖给印度。因为当年我是“重度”军迷,所以对A50I由死转生,卖给印度这件事,印象非常深。
然而,网络上现在有两个说法占了“主流”:空警2000是“我们用伊尔76改装的”、“A50I中I代表印度”


客观的说:在不掌握飞机承力结构设计的情况下,贸然进行大幅度结构改装,尤其是预警机这种大范围承力、气动结构改装,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以色列波音737“费尔康”预警机空难,就是一个活脱脱的教训。这是我在当年“重度军迷”时期,就已经了解的事情。
那么当年(2000年)极度缺乏大飞机制造经验、刚刚获取伊尔76运输机不久的中国航空工业【何德何能在伊尔76身上进行预警机改装这样的大手术】?
与伊尔76运输机机队的重要程度相比,【我们为何不减少伊尔76机队规模,采购更多的运八运输机进行填补,腾出更多的伊尔76机体用在预警机上】?
原因就出在【不掌握机体承力结构设计,不具备大规模改装条件】这个点上。这也是为何后来我们用运八作为机体,从效果要差很多的“平衡木”开始入手的原因。这也是为何,一直以来,都将运20视作预警机“终极体平台”的原因。
然而,这些记忆,却在随着网络时间推移,被“自行改装伊尔76”所取代。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其他一些,曾经在九十年代、2000年,我们基础薄弱时期研制的一些东西,我们引以为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氪金“写轮眼”,被现在的网络喧嚣,被今天我们能力的全面超越,一点一点的掩盖、抹除、消失。
这就像,曾经的苦难辉煌,曾经的艰苦卓绝,曾经的顽强不屈,正在被“神剧”抹除一样。
见证过往,才能明白今日强大的不易。
铭记苦难,才能懂得今天我们仍需奋进。
用不松懈,才能实现明日大地梦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