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129,042贴子:74,594,081
  • 11回复贴,共1

伊尹绝不是什么奴隶,此人本事不逊于商汤。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7-21 20:41回复
    根据《古本竹书》记载,
    桀伐珉山,珉山女于桀二人,曰琬、曰琰。桀受二女,无子,刻其名于苕华之玉,苕是琬,华是琰。而弃其元妃于洛,曰“末喜氏”。末喜氏以与伊尹交,遂以间夏。
    桀作倾宫,饰瑶台。
    汤遂灭夏,桀逃南巢氏。
    ____
    这里就与汉朝人的记载很不一样,汉朝人的记载是,桀讨伐一个叫“有施氏”的氏族,得到一个叫妹喜的女人,从此沉迷美色,然而在这里,“末喜”才是桀的大老婆,桀得到的女人是琬和琰,末喜不高兴,找到伊尹来搞破坏,伊尹在这个地方已经登上历史舞台,他根本不是奴隶,甚至有可能他原本就是夏的人。
    同时这里也说了桀是无子的,司马迁的匈奴是桀的儿子淳维的后代也不靠谱。
    司马迁还写了桀囚禁过商汤,这种说法完全复刻了帝辛囚周王历,显然也是不靠谱的。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7-21 20:56
    回复
      2025-08-01 06:47: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又根据《古本竹书》记载 ,
      殷仲壬即位,居亳,其卿士伊尹。
      仲壬崩,伊尹放大甲于桐,乃自立也。伊尹即位,放大甲七年,大甲潜出自桐,杀伊尹,乃立其子伊涉、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
      _____
      这里能看出伊尹从夏到商他就是个权臣,甚至让汤驱逐桀也有可能是他干的,在汤的儿子辈他就是卿士,到孙子辈大甲,伊尹篡位了。
      而大甲潜出桐,杀了伊尹,并让伊尹两个儿子瓜分其领土,这也能解释为啥甲骨文有武丁时期祭祀伊尹的记录,因为伊尹还有后代,祭祀伊尹就太正常了。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7-21 21:06
      回复
        而夏跟商是什么关系呢?关系并不简单,根据《古本竹书》记载,
        启征西河。即位三十九年亡,年七十八。
        太康居斟寻。
        羿亦居之。
        帝相即位,处商丘。
        ____
        这里其实信息很多,在大禹孙子太康时期,后羿取代了太康做了王,太康逃到了同样属于夏后氏的氏族斟寻那里,他儿子相,则跑到了商丘。
        那么相为什么要在这种危难时刻跑去商丘呢,这是“另一个部族”商的地盘啊?因为关键问题就在这里,这个商,和夏的关系非同一般,他们不是宗亲,就是姻亲,不然无法解释原始宗亲社会的逻辑。
        而竹书纪年也确实记载了一个叫做“子亥”的商族头领,被一个叫做“有易氏”的部族杀害,商人找夏的“河伯”和“洛伯”来撑腰,杀了有易氏老大“绵臣”,给子亥报了仇,这里也看出夏商本就是同一伙人。这个子亥很多人不熟悉,在后来的史书上他又被称为“王亥”,被后世当成财神。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7-21 21:23
        回复
          而夏跟商究竟是“宗亲”还是“姻亲”你?我倾向于他们是宗亲,我为什么这么认为呢?
          _____
          不知道各位知道春秋楚国的三个人,
          子玉(成得臣),子上,子西没有?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统治者的旁系宗族,这种情况并不是个例,而是在当时整个中国文化辐射圈里普遍存在,比如郑国的子产,卫国的子南劲,甚至秦朝最后一个王他也叫“子婴”,暗示了他庶出的身份,所以这绝不是个例。
          而且,各国的旁支庶族还形成了各种姓氏,世本记载的就有:
          子游氏
          郑穆公生子偃
          子孔氏
          郑穆公生子喜
          子士氏
          鲁叔孙成子生齐季
          子石氏
          陈威子生石
          子穆氏
          陈僖子生子穆安
          子季氏
          楚公族子季氏
          子成氏
          鲁季平子生子成叔
          ______
          所以,有没有一种可能,这个商朝的“子”,他本身就是夏王室的旁支庶流呢?因为上古八大姓并无“子姓”,而根据史料记载,他们确实就是同个祖先,
          “伯禹,夏后氏,姒姓也。其先出颛顼。”
          “殷出帝喾。”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7-21 21:44
          回复
            而更有意思的是,在《帝王世纪》这本书里,作者在《殷纪》的最后,写了这么一句话:“败于牧野,系首白旗。从黄帝至纣三十六世。”
            作者他为什么要这么写?
            极有一种可能是,五帝,夏,殷,他们是一个家族的一脉相承,本身就算一个朝代,而周灭殷,代表黄帝一族统治中国终结了,开启了一个新时代。
            这也是为啥甲骨文永远找不到“夏朝”,找不到“商取代夏”的记载,因为,商说:我就是夏,我就是那个黄帝后代延续下来的。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7-21 21:49
            回复


              IP属地:甘肃8楼2025-07-31 09:15
              收起回复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7-31 14:5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