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自己这事儿,别想太复杂,就从能落地的小事儿开始,一天天攒着,慢慢就不一样了。给你整个接地气的计划,照着做就行:
一、先把身体搞利索——身体是底子,没这玩意儿啥都白搭
1.每天动一动,不用猛练
- 早上起来别赖床,穿好鞋先出去走10分钟(晒晒太阳还能提神),或者在家做5分钟拉伸(扩胸、弯腰摸脚尖都行)。
- 晚上睡前别躺着刷手机,做20个深蹲(膝盖别超过脚尖)、10个俯卧撑(撑不起来就跪姿),累了就歇,重点是“每天都碰一下”。
- 周末抽1小时出门溜达,公园散步、骑共享单车都行,别窝家里一整天。
2.吃和睡上别糊弄
- 别顿顿外卖/泡面,早上哪怕煮个鸡蛋、热杯牛奶,比空肚子强;中午晚上加个青菜(炒或煮都行,别太油)。
- 尽量11点半前睡,睡前半小时别碰手机(看手机容易越看越精神),可以翻两页书(随便啥书,哪怕漫画)。
二、改俩破习惯——别让小事儿拖垮你
1.治治拖延症:别等“完美时刻”
- 要做的事儿(比如写报告、收拾房间),别想“等我有空了再说”,而是“现在就干5分钟”。比如收拾房间,先捡5件垃圾扔了,往往干着干着就全收拾了。
- 用“番茄法”干活:学/工作25分钟,歇5分钟(歇的时候别刷短视频,站起来喝口水、远眺一下),4个番茄钟后歇20分钟。
2.少被手机绑架
- 把手机里“一刷就停不下来”的APP(比如短视频、游戏),放在手机第二页(别放桌面),减少点开的冲动。
- 定个“无手机时间”:比如吃饭时、陪家人说话时,手机放一边(可以设成“专注模式”)。
三、攒点有用的本事——不用多,练精一个就够
1.选个“能当饭吃”或“能省事儿”的技能
- 比如学Excel(职场里算账、做表常用,网上搜“Excel零基础教程”,每天学1个小技巧,比如“快速求和”“筛选数据”,3个月就能超过不少人)。
- 比如练口才:每天对着镜子说3分钟话(说说今天干了啥、看了个啥新闻),尽量别卡顿;或者跟朋友聊天时,试着把事儿说清楚(别东一句西一句)。
- 别贪多,选1个,每天学20分钟,比啥都学、啥都学不精强。
2.多琢磨“怎么把事儿做好”
- 比如上班/上学,别光“完成任务”,多想想“怎么能做得快点/好点”。比如写作业,先把容易的题做完,难的题最后集中问;上班做报表,试试能不能用个公式少算一遍。
- 遇到不懂的别装懂,当场记下来(记手机备忘录里),晚上花10分钟搜搜答案(比如“为什么打印机总卡纸”“这个词啥意思”)。
四、心态别拧巴——别跟自己过不去
1.每天记点“小成就”
- 拿个小本子(或手机备忘录),晚上花1分钟写下来:今天干成啥了?哪怕是“按时起床了”“吃了两顿带青菜的饭”“没跟人吵架”都行。攒多了会发现,自己其实没那么差。
2.接受“不完美”
- 计划没完成?没事,明天补上就行,别骂自己“没用”。比如今天没运动,明天多走10分钟;今天刷手机超时了,明天睡前提前10分钟放下。
- 别人比你强?正常,人家可能练了好几年了。你跟自己比就行,今天比昨天强一点,就值了。
3.少想“没用的焦虑”
- 别老琢磨“以后怎么办”“我要是不行咋办”,先把眼前的事儿做好。比如担心“学不会Excel”,不如现在打开电脑练10分钟;担心“身体差”,现在就站起来喝杯水、走两步。
最后说个大原则:别求快,求“能一直做”
比如运动,别一上来就跑5公里(容易受伤放弃),先每天走10分钟,坚持1个月,再慢慢加量;学技能,别想着3天速成,每天20分钟,3个月后你会惊觉“哎,我好像真会了”。
重点是:别把自己逼太狠,累了就歇一天;做错了别自责,改了就行;多夸夸自己,哪怕进步只有一点点。
就这么着,一天天过,半年后回头看,你肯定比现在强不少。
一、先把身体搞利索——身体是底子,没这玩意儿啥都白搭
1.每天动一动,不用猛练
- 早上起来别赖床,穿好鞋先出去走10分钟(晒晒太阳还能提神),或者在家做5分钟拉伸(扩胸、弯腰摸脚尖都行)。
- 晚上睡前别躺着刷手机,做20个深蹲(膝盖别超过脚尖)、10个俯卧撑(撑不起来就跪姿),累了就歇,重点是“每天都碰一下”。
- 周末抽1小时出门溜达,公园散步、骑共享单车都行,别窝家里一整天。
2.吃和睡上别糊弄
- 别顿顿外卖/泡面,早上哪怕煮个鸡蛋、热杯牛奶,比空肚子强;中午晚上加个青菜(炒或煮都行,别太油)。
- 尽量11点半前睡,睡前半小时别碰手机(看手机容易越看越精神),可以翻两页书(随便啥书,哪怕漫画)。
二、改俩破习惯——别让小事儿拖垮你
1.治治拖延症:别等“完美时刻”
- 要做的事儿(比如写报告、收拾房间),别想“等我有空了再说”,而是“现在就干5分钟”。比如收拾房间,先捡5件垃圾扔了,往往干着干着就全收拾了。
- 用“番茄法”干活:学/工作25分钟,歇5分钟(歇的时候别刷短视频,站起来喝口水、远眺一下),4个番茄钟后歇20分钟。
2.少被手机绑架
- 把手机里“一刷就停不下来”的APP(比如短视频、游戏),放在手机第二页(别放桌面),减少点开的冲动。
- 定个“无手机时间”:比如吃饭时、陪家人说话时,手机放一边(可以设成“专注模式”)。
三、攒点有用的本事——不用多,练精一个就够
1.选个“能当饭吃”或“能省事儿”的技能
- 比如学Excel(职场里算账、做表常用,网上搜“Excel零基础教程”,每天学1个小技巧,比如“快速求和”“筛选数据”,3个月就能超过不少人)。
- 比如练口才:每天对着镜子说3分钟话(说说今天干了啥、看了个啥新闻),尽量别卡顿;或者跟朋友聊天时,试着把事儿说清楚(别东一句西一句)。
- 别贪多,选1个,每天学20分钟,比啥都学、啥都学不精强。
2.多琢磨“怎么把事儿做好”
- 比如上班/上学,别光“完成任务”,多想想“怎么能做得快点/好点”。比如写作业,先把容易的题做完,难的题最后集中问;上班做报表,试试能不能用个公式少算一遍。
- 遇到不懂的别装懂,当场记下来(记手机备忘录里),晚上花10分钟搜搜答案(比如“为什么打印机总卡纸”“这个词啥意思”)。
四、心态别拧巴——别跟自己过不去
1.每天记点“小成就”
- 拿个小本子(或手机备忘录),晚上花1分钟写下来:今天干成啥了?哪怕是“按时起床了”“吃了两顿带青菜的饭”“没跟人吵架”都行。攒多了会发现,自己其实没那么差。
2.接受“不完美”
- 计划没完成?没事,明天补上就行,别骂自己“没用”。比如今天没运动,明天多走10分钟;今天刷手机超时了,明天睡前提前10分钟放下。
- 别人比你强?正常,人家可能练了好几年了。你跟自己比就行,今天比昨天强一点,就值了。
3.少想“没用的焦虑”
- 别老琢磨“以后怎么办”“我要是不行咋办”,先把眼前的事儿做好。比如担心“学不会Excel”,不如现在打开电脑练10分钟;担心“身体差”,现在就站起来喝杯水、走两步。
最后说个大原则:别求快,求“能一直做”
比如运动,别一上来就跑5公里(容易受伤放弃),先每天走10分钟,坚持1个月,再慢慢加量;学技能,别想着3天速成,每天20分钟,3个月后你会惊觉“哎,我好像真会了”。
重点是:别把自己逼太狠,累了就歇一天;做错了别自责,改了就行;多夸夸自己,哪怕进步只有一点点。
就这么着,一天天过,半年后回头看,你肯定比现在强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