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小多吧 关注:59贴子:4,928
  • 3回复贴,共1

乾隆年间有哪些官员活到80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乾隆时期有不少官员活过了八十岁,以下是部分人物介绍:1. 张廷玉:安徽桐城人,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封三等勤宣伯,加太保。乾隆二十年卒,享年84岁,谥文和,配享太庙。
2. 史贻直:江苏溧阳人,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傅。乾隆二十八年卒于任上,年82岁,赠太保,谥文靖。
3. 钱陈群:浙江嘉兴人,官至刑部侍郎,以患病致仕,累加刑部尚书衔、太子太傅。乾隆三十九年卒,年89岁,赠太傅,谥文端。
4. 蔡新:福建漳浦人,官至文华殿大学士,以年老致仕,加太子太师。嘉庆四年卒,年93岁,赠太傅,谥文恭。
5. 嵇璜:江苏无锡人,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乾隆五十九年卒于任上,年84岁,赠太子太师,谥文恭。6. 纪昀:直隶献县人,历官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嘉庆十年病逝,终年82岁,谥文达。
7. 刘墉:山东诸城人,刘统勋之子,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嘉庆九年十二月病逝,时年85岁,谥文清。此外,还有乾隆后期任直隶总督的梁肯堂,嘉庆三年已82岁时还被任命为漕运总督。
乾隆二十四年授闽浙总督的杨廷璋,于乾隆三十七年去世,享年84岁。103岁时还被乾隆钦定为“香山九老”之一的王世芳,96岁以岁贡出身授任遂昌县训导,为朝廷命官。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7-19 15:04回复
    蔡新(1707年-1799年),字次明,号葛山,别号缉斋,福建漳浦人,是清代一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政治家、学者和文化名臣。以下是对他的详细介绍:
    政治生涯
    初入仕途:乾隆元年(1736年),蔡新考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散馆后授编修。此后,他在翰林院历任侍讲、侍读学士等职,还曾担任日讲起居注官,负责记录皇帝的言行和宫廷中的重要事件。
    担任学政:乾隆十二年(1747年),蔡新出任河南学政,后又先后担任江苏学政、内阁学士等职。在学政任上,他致力于选拔人才,推动当地的教育和文化发展。
    步入中枢: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蔡新被任命为工部侍郎,开始进入中枢机构。此后,他历任刑部、兵部、礼部、吏部侍郎等职,在多个部门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蔡新升任左都御史,成为朝廷中的重要官员。
    官至大学士: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蔡新被授予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成为内阁首辅,位极人臣。在任期间,他协助乾隆皇帝处理政务,参与决策国家大事,为维护清朝的统治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术成就
    精通经学:蔡新自幼对儒家经典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擅长《周易》《尚书》《春秋》等经典的研究。他的学术著作《缉斋诗文集》《读史随笔》等,对经史子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传承理学:蔡新深受其族叔蔡世远的影响,对程朱理学有着深入的研究和传承。他将理学思想融入到自己的为官之道和学术研究中,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主张以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
    主要贡献
    文化贡献:蔡新在文化方面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主持编纂《四库全书》上。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他担任《四库全书》馆正总裁,负责全书的编纂工作。在他的领导下,众多学者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部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的编纂,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教育贡献:蔡新一生重视教育,无论是在学政任上还是在中央为官期间,都积极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他主张培养人才要注重品德修养和学问素养的全面发展,提倡因材施教,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政治贡献:蔡新在政治上以稳健著称,他为官清廉,处事公正,善于协调各方利益,在朝廷中享有较高的威望。他在任期间,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改革和治理,为乾隆时期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晚年生活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蔡新以年老体弱为由,请求退休。乾隆皇帝批准了他的请求,并赐诗送行,对他的一生功绩给予了高度评价。蔡新退休后回到家乡福建漳浦,过着悠闲的晚年生活。他在家乡修建了“辑斋”,专心从事学术研究和著述,同时还关心家乡的教育和公益事业,为家乡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嘉庆四年(1799年),蔡新在家中去世,享年93岁。嘉庆皇帝追赠他为太傅,谥号“文端”,并赐祭葬。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7-19 15:08
    回复
      2025-08-01 21:22: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钱陈群(1686年-1774年),字主敬,号香树,又号柘南居士,浙江嘉兴人,是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重要官员和学者。以下是对他的详细介绍:
      政治生涯
      初入仕途:康熙六十年(1721年),钱陈群考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散馆后授编修。雍正元年(1723年),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后提督云南学政。
      雍正朝任职:雍正四年(1726年),钱陈群因事被革职,后被召回京,在武英殿修书。雍正十年(1732年),复任编修,次年提督顺天学政。
      乾隆朝升迁:乾隆元年(1736年),钱陈群被擢升为右通政使,仍督顺天学政。此后,他历任内阁学士、刑部侍郎、左都御史、刑部尚书等职。乾隆十七年(1752年),因母丧辞官归里。
      晚年荣宠: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帝南巡,钱陈群迎驾,被加太子太保衔。此后,乾隆帝多次南巡,钱陈群均迎驾扈从,并多次得到乾隆帝的赏赐和褒奖。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钱陈群去世,享年89岁,乾隆帝赐祭葬,谥文端,祀贤良祠。
      学术成就
      文学创作:钱陈群工诗善文,其诗歌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风格清新自然,与沈德潜并称“东南二老”。他的诗作多为应制、唱和、纪游、赠答之作,也有一些反映民生疾苦和社会现实的作品。
      学术著作:钱陈群著有《香树斋诗集》《香树斋文集》《读经记疑》《补注朱子读诗记》等多部著作,对经学、史学、文学等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
      主要贡献
      文化贡献:钱陈群在文化方面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文化遗产的整理和传承上。他曾参与编纂《大清会典》《续文献通考》等重要典籍,为保存和传播中国古代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教育贡献:钱陈群一生重视教育,他在担任学政期间,积极整顿学务,选拔人才,推动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他还在家乡创办了多处书院,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政治贡献:钱陈群在政治上以清正廉洁、刚正不阿著称。他在任期间,积极建言献策,为朝廷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还多次弹劾贪官污吏,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7-19 15:10
      回复
        嵇璜(1711年-1794年),字尚佐,又字黼庭,晚号拙修,是清朝乾隆年间的重要官员和水利专家,以下是对他的详细介绍:
        政治生涯
        初入仕途:嵇璜是江南河道总督嵇曾筠之子,雍正八年(1730年)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散馆后授编修。
        乾隆朝任职:乾隆年间,嵇璜历任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读学士、通政司副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吏部右侍郎、礼部尚书等职。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被任命为《四库全书》正总裁,后因办理《四库全书》有功,加太子太保衔。
        水利贡献
        治理黄河:嵇璜继承父业,对黄河治理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入的研究。他提出了“引黄济运”的策略,通过疏浚河道、加固堤坝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黄河水患问题,保障了运河的畅通,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治理淮河:针对淮河水系的特点,嵇璜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如修建水库、疏浚河道、加固堤防等,提高了淮河的防洪能力,减轻了水患对沿岸地区的影响。
        文化成就
        主编《四库全书》 :作为《四库全书》正总裁之一,嵇璜组织了众多学者对古代文献进行整理、编纂,历时十余年,完成了这部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著书立说:嵇璜著有《治河年谱》《河防奏疏》《锡庆堂诗集》等著作,其中《治河年谱》详细记录了他治理黄河、淮河等河流的经历和经验,对后世水利工程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历史评价
        清廉正直:嵇璜为官清廉,正直敢言,在乾隆朝的政治舞台上有着较高的声誉。他多次弹劾贪污腐败的官员,为整顿官场风气起到了积极作用。
        水利专家:嵇璜在水利方面的成就显著,他的治水理念和方法对后世水利工程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清代水利事业的杰出代表”。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7-19 15: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