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拓荒吧 关注:6,535贴子:35,357
  • 2回复贴,共1

浅浅总结一个线性全剧情3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剧透警告⚠️剧透警告⚠️剧透警告⚠️剧透警告⚠️剧透警告⚠️剧透警告⚠️剧透警告⚠️剧透警告⚠️剧透警告⚠️剧透警告⚠️
诚邀各位老僵尸品鉴
首批跃迁核心被用于方便物资运输,在这个过程中,挪麦人惊奇地发现,跃迁的物体抵达时间比出发时间还早了那么一点点。为了避免意外与仪器故障,他们在余烬双星背阴城的高能实验室里,利用整座背阴城的电力进行了一次实验,用肉眼见证了黑洞到白洞的跃迁过程中,抵达时间的确是早于出发时间的。且能有多早取决于跃迁过程充能的大小。
这一决定性的发现让本来看不到希望的挪麦人再次有了找到宇宙之眼的希望。他们决定使用最原始的的方法:穷举法。
首先,他们建造一个物理的探测器,让其向任意方向发射并探测,得到探测信息。显然,这几乎不可能撞上宇宙之眼,于是,这个发射方向的坐标被记录,并被使用跃迁技术跃迁至发射前的一刻,然后改变探测器的发射方向,重新发射,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探测器正好碰巧撞上宇宙之眼,那就找到宇宙之眼的坐标了。
这个具有完全可行性的计划让挪麦人看见了希望。他们开始行动起来。首先,要让探测器能够探测足够的距离以确认是否能撞上可能存在的宇宙之眼,经过计算,需要至少22分钟。
也就是说,他们需要足够的能量来跃迁,制造一个长达22分钟的时间穿越。大量计算表明,只有一颗超新星爆炸的能量才能达到这样的能量水平。于是,他们打算引爆太阳。
首先,他们在灰烬双星的表面建立了围绕赤道一圈的一系列高塔,这些高塔是跃迁站点,外表与对应的行星一致,分别有沙漏双星高塔、木炉星高塔、碎空星高塔与深巨星高塔,后来还修建了太阳站高塔,这个之后再讲。
跃迁过程就是当塔顶大致对齐对应目标天体时,站上跃迁中心即可跃迁,且在目的地还能进行一次无需对齐踏上即可的返程跃迁。这些跃迁高塔极大地方便了物资的运输。
然后,挪麦人决定将那个能将信息跃迁回22分钟前的高级跃迁核心设置在灰烬双星内部,在外部设置能量接收器,用于接收超新星爆炸的能量。
这被称作灰烬双星计划(the Ash Twin Project,以下简称ATP)。
值得一提的是,前面提到的沙漏双星高塔有两个跃迁点,当对齐双星的轨道中心时,站在余烬双星的跃迁核心上会跃迁到余烬双星上的对应位置,而站在灰烬双星的跃迁核心上时则会跃迁到ATP内部。
要使得ATP能够成功,需要短时间内不会被超新星爆炸摧毁的防护。挪麦人在空心灯的火山上设置了矿石强度测定实验室,最终在木炉星间歇泉山里地下的矿石达到了强度要求,被用于修建ATP的外壳防护。
同时,位于深巨星的轨道探测炮开始修建。挪麦人决定在其中一座岛屿上修建建造厂生产轨道探测炮部件,并利用深巨星的龙卷风方便地将这些部件送入深巨星轨道进行组装。但偶然一次,轨道探测炮的一个走廊部件没有被送入轨道,反而被送入了深巨星核心,穿过了那湍急的洋流。挪麦人证明了这洋流之强大几乎不可能人力突破,如果轨道探测炮的关键部件要是掉进去那完蛋了,于是他们委托碎空星的南部天文台来研究这件事。
南部天文台的工作者最终得出结论,绝大部分的顺时针旋转的龙卷风具有向上的推力,将物体送入轨道,而少部分逆时针旋转的龙卷风则具有下沉的力量能将物体送入核心。只要能区分这两种龙卷风即可。这个结论被保存在南部天文台。
一小部分最具有疯狂的奇思妙想的挪麦人负责修建太阳站,一座紧贴在太阳表面,用于引爆太阳的挪麦空间站。修建太阳站的过程极其危险,后续为了安全起见,在灰烬双星表面的高塔里又增加了一座太阳站高塔,以便直接跃迁到太阳站。
为了ATP计划顺利进行,保险起见,另一部分挪麦人在深巨星的另一座岛上修建了雕塑车间,制作了八副挪麦面具,当这些面具被激活时会自动与身边最近的智慧生命绑定,并将ATP传输的来自22分钟后的记忆传输给该智慧生命,用以更正计划可能出现的问题。
当一切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时,却传来了两大噩耗:第一,太阳站根本不起作用,完全引爆不了太阳,太阳连一点反应都欠奉;第二,轨道探测炮的功率不够,虽然可以通过过载发射的方式达成足够的功率,但那样轨道探测炮就成了一次性的烟花。
不甘心的轨道探测炮设计员还是悄悄设定了当ATP启动时轨道探测炮会过载发射。
挪麦人族群陷入群体性低落时,彗星“闯入者”进入了太阳系。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7-18 20:51回复
    为啥你不发到一个帖子里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7-19 08:1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