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拓荒吧 关注:6,536贴子:35,543
  • 0回复贴,共1

浅浅总结一个线性全剧情2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剧透警告⚠️剧透警告⚠️剧透警告⚠️剧透警告⚠️剧透警告⚠️剧透警告⚠️剧透警告⚠️剧透警告⚠️剧透警告⚠️剧透警告⚠️
同时,位于碎空星上的挪麦人由于地面被空心灯狂轰滥炸,也先在地下建立了旧定居点,但环境依旧不稳定。由于碎空星的独特环境,挪麦人从碎空星的矿产里制造出了重力水晶,一种能够在任意表面制造出垂直于该表面的重力场的水晶(也就是说可以在墙壁和天花板上制造出可供行走的重力场),之后他们便抛弃了旧定居点,在另一处地下建立了悬空城,在南极的地下打通至地面建造了南部天文台。他们还开发出了重力环技术,如同缆车一般只是没有任何实物,温和地运送任何物体,该技术被称为挪麦电梯。利用这种技术,挪麦人在碎空星地下建立了交通,赤道中央下方为十字路口,十字路口上方是重力水晶车间,北边是悬空城,南边是南部天文台,西边是量子知识之塔,东边是重力大炮。
在两颗星球上的挪麦人们航天技术再次都达到行星际水平时,他们会合了,并决定继续追寻宇宙之眼的信号。
他们首先在余烬双星的北极建立了一个天体定位器,它可以准确定位太阳系内任意一个天体的位置,但一旦将目标锁定在宇宙之眼时,仪器就开始乱转,毫无结果。经历了一些时间的探索后,挪麦人并无实质进展。
在这段时间内,有两件大事吸引了挪麦人的注意力,分别是一些宏观量子现象,和跃迁时间差。
首先讲宏观量子现象。在碎空星的地表存在一些奇怪的彩色偏黑的岩石块儿,后来被称为量子碎片。这些量子碎片具有宏观量子特性,在被观察时坍缩为固定态,一旦不被观察就会在几个可能的位置来回穿梭,直到再次被观察。在余烬双星的北半球的一些洞穴里,也存在一些量子碎片。其中某位挪麦人研究这些量子碎片时不小心站在了上面且碰巧处于黑暗状态,这让他与量子碎片一同进入了量子态,并在灯光再次亮起后与咱量子碎片一同出现在了别的封闭的洞穴里。总结出规律后,该挪麦人逃出生天并总结出量子第二定律:当有意识体被量子碎片承载时有意不观测自身,将使得自身短暂地与量子碎片一同进入量子碎片从而进行移动,并在开始观测后重新坍缩。该规律在该挪麦人被困的山洞内有所记载。
在对量子碎片进行大量研究后,挪麦人总结出了最简单的量子第一定律:观察一个量子物体,与观察一个量子物体的图片,起到同样的作用,都能使该量子物体坍缩到确定态。
与此同时,挪麦人还注意到,天空中偶尔会出现一颗奇怪的灰白色幻影卫星,一旦你移开视线其就会消失不见。这种极其难以置信的超大宏观量子现象引起了挪麦人的兴趣,他们将其命名为量子卫星。量子卫星表面的灰白色雾气具有屏蔽观测的特性,必须运用量子第一定律观测其图片才能进入,否则会因失去观测导致量子卫星消失。非常神奇的是,所有进入量子卫星的人只会降落在南极。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挪麦人认为量子卫星可以出现在太阳系内所有行星的卫星轨道上,且在哪个行星的卫星轨道上时就会表现出那个行星的特征(例如在木炉星卫星轨道上时量子卫星表面就有间歇泉与森林草地),他们认为,量子卫星及太阳系内所有宏观量子现象都来自于宇宙之眼,且宇宙之眼即是太阳系的第六个行星,所以当量子卫星到达第六个位置时,量子卫星便是在围绕宇宙之眼运转。
挪麦人花费了非常多的精力在量子卫星上,在其表面修建了一座具有量子特性的量子祭坛,可以在其内部使用量子第二定律安全地使量子卫星在不同的行星卫星轨道上切换。通过其量子特性使量子祭坛切换至量子卫星的北极时,就能通过量子第二定律到达第六个位置。可惜的是这里虽然能看见宇宙之眼的投影模样,但却无法抵达宇宙之眼,离开量子卫星表面穿过那观测屏蔽云雾时就会因失去观测回到太阳系内。
虽然通过量子卫星抵达宇宙之眼的计划最终失败了,但挪麦人认为对量子特性的探索非常有意义,并将抵达第六个位置作为了挪麦人的成年礼,被称为量子朝圣之旅。
为此,他们在深巨星北极的超级龙卷风风眼里的岛屿上修建了量子试验之塔,该塔教授量子第一定律并提供实用练习;在碎空星地下的量子知识之塔,记录了量子卫星与宇宙之眼的关系,并明确说明了第六个位置法则,即只有当量子祭坛位于量子卫星的北极时才能到达第六个位置;量子第二定律则保留在了余烬双星的地下洞穴里。然后是跃迁时间差。
当两拨挪麦人会合时,他们其中部分人迫切希望修复飞船跃迁技术并离开这里。他们试图利用黑洞的力量制造高级跃迁核心,用于驱动飞船。为此,他们在悬空城内制造了黑洞熔炉,一处依托于悬空城能在碎空星内部垂直起降的设施。与此同时,依托于重力水晶研发的重力石板产出,使得挪麦人可以在天花板、墙壁上行走,以此使得黑洞熔炉可以顺利工作。黑洞熔炉首先下降到黑洞表面汲取黑洞物质,然后上升到天花板上,进行后期工作。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7-18 20:4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