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婴吧 关注:2贴子:256
  • 0回复贴,共1
求助

秦朝公子婴即位后,还有谁可以用?有名字的忠心于秦朝的人还有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秦王子婴即位时,秦朝已濒临崩溃,赵高长期专权导致朝廷内部忠诚之士凋零殆尽。根据史料记载,明确可用且有名字的忠心者仅有宦官韩谈一人,而其他可能的支持者或因史料缺失、或因局势混乱未被记载。以下是具体分析:
1. 唯一明确的忠臣:韩谈
韩谈是子婴的亲信宦官,也是诛杀赵高的直接执行者。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子婴与韩谈及其子密谋,利用赵高前来探病之机,由韩谈当场刺杀赵高,并夷其三族。这一行动显示韩谈对子婴的绝对忠诚,且具备关键时刻的决断力。在子婴仅有的46天统治中,韩谈始终站在子婴身边,甚至在子婴投降刘邦后,仍有记载称他“愿誓死保卫陛下”。他是秦朝末年极少数明确与子婴共进退的人物。
2. 潜在的支持者:子婴的儿子
《史记》提到子婴与“其子二人”共同策划诛杀赵高。虽然这两位儿子的名字未被记载,但作为子婴的直系亲属,他们在秦朝存亡之际必然与子婴利益绑定。子婴能与其子商议如此机密的行动,说明这两位年轻人是其核心信任圈成员。不过,随着子婴投降刘邦后被项羽杀害,他们的结局也未能幸免。
3. 地方官员与军队的困境
子婴在位期间,秦朝的地方统治已全面瓦解。章邯等主力将领早已投降项羽,而王离在巨鹿之战中被俘身亡。剩余的地方官员或因赵高清洗而噤若寒蝉,或见风使舵准备投降。例如,刘邦攻入关中时,峣关守将曾试图与刘邦讲和,最终被击败。这表明地方官员中已难寻坚定的支持者。
4. 宗室成员的幸存者
子婴的身世存在争议,可能是秦始皇的弟弟或侄子。由于胡亥在位时大规模屠杀宗室,子婴能存活已属侥幸。其他宗室成员或已被清洗,或隐姓埋名,难以形成势力。例如,子婴曾劝谏胡亥不要诛杀蒙氏兄弟,但未被采纳,这说明宗室内部在秦二世时期已缺乏话语权。
5. 历史记载的局限性
秦末战乱导致大量史料散失,许多忠诚之士的事迹可能未被记录。例如,《史记》仅提及韩谈一人,而小说《秦国风华录》中虚构了韩谈之外的“大秦遗民”,但这类文学创作不能作为信史依据。此外,子婴在位时间极短,可能尚未培养出稳定的支持者集团。
总结
子婴时期,秦朝的忠臣几乎凋零殆尽。唯一明确有名字记载的是宦官韩谈,他以果断行动帮助子婴铲除赵高,展现了对秦朝的忠诚。其他可能的支持者如子婴的儿子、部分地方官员或宗室成员,因缺乏具体记载或影响力有限,难以在历史上留下痕迹。这种局面既是赵高长期专权的恶果,也反映了秦朝在失去核心统治集团后迅速崩塌的必然性。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7-17 19:4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