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陆紫吧 关注:258贴子:1,557
  • 4回复贴,共1

euz第一届征文大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学者用“厨”“痴”“癔”概括当下三类玩欧陆风云的人:“厨”指喜欢EU并会买正版利维坦dlc的人;“痴”指甚至会在梦中梦见EU的人:“癔”指每天在幻想自己和EU中美丽的版图结婚的人。他提出,买利维坦dlc的人买多了之后也会在梦中梦到EU,而面对大量的梦,又不免期待自己真的可以成为那个和美丽版图结婚的人。
由“厨”到“癔”,必定要经过“痴”吗?请联系实际生活,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字。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7-17 11:49回复
    住吧里了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7-17 11:49
    回复
      2025-10-11 09:51:1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行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7-17 14:38
      回复
        热爱无坦途:“厨”“痴”“癔”三境界辨析
        在数字时代的洪流中,诸如《欧陆风云》(EU)这类深度策略游戏,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娱乐产品范畴,演变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与精神寄托。有论者用“厨”“痴”“癔”三个汉字,精妙地勾勒出玩家群体内部的三种境界:“厨”为投入热爱,不惜重金购入DLC的忠实拥趸;“痴”为心神沉浸,乃至在梦境中也与游戏世界交织的深度入迷者;“癔”则为将虚拟版图人格化、情感化,幻想与其“联姻”的终极幻想家。该论断更提出一条线性路径:“厨”因热爱而深入,终将日思夜梦而成“痴”;“痴”于梦境中反复体验,又不免将情感投射升华为“癔”。然而,现实中人类情感与心智的演化路径,真的如此单一且必然吗?我认为,由“厨”至“癔”的升华,固然存在,但“痴”这一阶段,更像是一个常见的“催化站”,而非唯一的“必经点”。
        首先,我们需承认“厨”→“痴”→“癔”这条路径的现实合理性。它完美符合了“量变引起质变”的朴素规律。以一位《欧陆风云》玩家为例,“厨”的阶段是其知识与情感的原始积累期。他会投入数百乃至上千小时,研究繁杂的贸易节点、外交关系与战争机制,为每一次成功的扩张、每一次巧妙的外交而欣喜。这种高强度的精神投入,自然会使其思维模式被游戏深刻塑造。正如程序员会梦见代码,棋手会梦见棋局,“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玩家在梦中见到征服的快感或失败的扼腕,是其心智活动从显意识向潜意识的自然延伸,这便是“痴”境。当梦境模糊了现实与虚拟的边界,游戏中的地图便不再是冰冷的数据,而是承载了无数奋斗、喜悦与遗憾的情感共同体。将这种极致的情感投射拟人化,幻想与这片倾注了自己无数心血的“美丽版图”合为一体,即“癔”的产生。这个过程逻辑通顺,描绘了沉浸式热爱最经典的一种演化形态。
        然而,这条路径并非通往“癔”境的唯一选择。人类心智的奇妙之处在于其多样性与跳跃性。从“厨”直接跃迁至“癔”,完全可能,其关键在于“智识驱动”而非“沉浸驱动”。
        想象一位并非以“肝”游戏时长见长,而是以历史研究、地缘政治分析为乐趣的“学术型”玩家。他或许不会夜夜梦见游戏,但他对游戏中1444年的欧洲地缘格局、奥斯曼的扩张潜力、明朝的天命机制,都能引经据典,从历史、经济、文化等多个维度进行剖析。对他而言,《欧陆风云》是一个思想的“实验室”,一个推演历史无限可能性的沙盘。他购买“利维坦”DLC,并非单纯为了游戏体验,更是为了探究新机制如何模拟更复杂的国家内部治理与互动。
        在这一过程中,他的“厨”力体现在智识的投入上。他迷恋的,是那张地图所象征的、错综复杂的规则与逻辑之美,是历史在虚拟空间中涌动的生命力。当他对着一张经过自己深思熟虑、精心布局后形成的、兼具力量与美感的帝国版图时,他所感受到的,是一种近乎于艺术家看待自己作品般的创造者快感。他可能会感叹:“这真是我最完美的作品!”进而产生“与这片版图结婚”的幻想。这种“癔”,并非源于梦境的催化,而是源于智识创造带来的高峰体验与审美愉悦。它绕过了“痴”所代表的潜意识沉浸,直接由“厨”的理性热爱,升华为一种对智力结晶的终极占有欲和浪漫化想象。这好比一位数学家,在解开一个复杂猜想后,将那个公式视为宇宙间最美的诗篇,并愿意用一生去守护它的和谐与优雅。
        反之,“痴”也未必是通往“癔”的坦途,它同样可能导向截然不同的终点。一个长期处于“痴”状态的玩家,可能会因为过度沉浸而产生“游戏疲劳”或“电子阳痿”。当梦境中反复上演的不再是征服的荣耀,而是无尽的存档/读档(S/L)操作、繁琐的叛军管理和无情的AI背刺时,梦境就不再是乐园,而成了一种精神负担。这种情况下,“痴”更可能导向对游戏的暂时疏离甚至彻底放弃,而非升华为“癔”。就像一段过于痴缠的恋情,最终可能因窒息感而分道扬镳,而非走向婚姻的殿堂。
        综上所述,“厨”是热爱的起点,是情感与智识投入的基石;“癔”是热爱的极致升华,是将客体对象进行终极浪漫化与人格化的精神境界。在从起点到终点的这条路上,“痴”——即潜意识层面的深度沉浸——是一条宽阔且常见的道路,但绝非唯一的路径。人们同样可以通过纯粹的智识构建与审美创造,从“厨”直达“癔”的彼岸。热爱与幻想的演化,如同现实中的人生道路,充满了必然中的偶然,与规定下的自由。我们既可以沿着前人铺就的轨道前行,也可以在自己的精神旷野上,开辟出一条独属于自己的、通往热爱之巅的奇径。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7-19 04:4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