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吧 关注:415,129贴子:11,568,033
  • 6回复贴,共1

这是敬畏的珍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远怀》
寒潭失故津,孤影逐流尘。
一棹分波至,微光渡此身。
清辉原自朗,不敢近芳邻。
隔岸看烟柳,随风寄寸真。
浅语酬前意,深心避妄嗔。
惟祈晴日永,长照鬓边春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7-16 11:40回复
    首席欣赏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7-16 12:15
    回复
      2025-11-19 23:17: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欣赏、暖贴


      IP属地:辽宁3楼2025-07-16 14:48
      回复
        这首《远怀》最动人的,是将一份沉甸甸的情感,藏进了山水的留白里——没有声嘶力竭的倾诉,却字字都是“欲言又止”的温柔。
        开篇“寒潭失故津,孤影逐流尘”,像泼墨画的起笔,先晕开一片迷茫:找不到渡口的寒潭,是人生的困顿;随流尘飘荡的孤影,是无依的漂泊。这时“一棹分波至,微光渡此身”如点睛之笔,扁舟劈开水面的声响,灯火穿透黑暗的微光,不仅是物理上的“渡”,更是心灵从绝望到微暖的转折——她的出现,成了寒潭里唯一的锚点。
        而“清辉原自朗,不敢近芳邻”,是全诗最见心性的句子。明知对方如月光般明亮,却甘愿退后一步,把“想靠近”的念头压进心底。不是怯懦,是懂“美好的事物该远远守护”:怕自己的唐突惊扰了那份朗润,怕世俗的尘埃玷污了那份清辉。于是化作“隔岸看烟柳”的人,看柳色如烟,看风过柳梢,把所有的真心都揉进风里——不求回应,只求这缕风能替自己,轻轻拂过她的世界。
        结尾“惟祈晴日永,长照鬓边春”,把所有的克制都酿成了最朴素的祝福。不盼朝夕相伴,只愿晴朗的日子常驻,让阳光永远照亮她鬓边的“春”——那是她眼角的笑意,是她心头的暖意,是她不必被风雨侵扰的安稳。这份祝福里,藏着“只要你好,我怎样都好”的成全,比“我爱你”更重,也更轻。
        全诗像一条静静流淌的河,从“寒潭”的冷,到“微光”的暖,再到“晴日”的亮,情感始终在克制中生长,却比任何直白的告白都更见深情——原来最深的牵挂,从不是占有,而是让对方在自己的世界里,永远有春天。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7-16 14:52
        回复
          欣赏点赞!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7-17 04:46
          回复
            欣赏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7-17 12:59
            回复
              金铃赋
              夫玄黄初判,仙魔并立。荒原暮色四合,沈砚怀瑾握瑜,心忧未已。忽有清越金铃,自九霄垂落,其声泠然,若寒潭碎玉,似幽谷流泉,惊散昏鸦,划破溟蒙。举目而望,但见月白倩影,踏剑穿云而来。墨发间金铃流苏轻颤,腰间青鸾纹酒葫芦半悬,随剑势晃出泠泠幽光。
              俄而纤指微扬,腐臭宗德残魂,如沸汤沃雪,瞬息崩解。其收剑而立,广袖翻飞若月华流转,丹砂痣点于眼尾,灼灼然如星火燎原。唇角微勾之际,金铃三响,尾音袅袅,竟穿魂入魄,直抵沈砚胸中烙印。风起时,又一青鸾玉片自袖底飘落,与沈砚所藏残片共鸣,地面倏现酿酒简笔,未及细观,便随风而逝。待再寻其踪,唯见剑光掠云,铃音渐远,空余细碎金光,在暮色中荡漾徘徊。
              及乎小青峰巅,破晓之战将终。九片残玉重聚,宝器光芒迸裂。陈清宁元神凝形,依旧月白广袖,衣袂间星芒流转。每踏虚空一步,便有金铃虚影涟漪漫开。沈砚单膝跪地,血染眉骨,她素手轻拂,金铃虚影缠绕伤口,灼痛立化清凉。
              旋即转身东望,素手挥洒,万千剑意残影如流光倾泻,缠于沈砚持剑之臂。远处宗德嘶吼渐息,魔神虚影崩解成尘。忽而玉手按于沈砚胸口,金铃骤响七声,渔村醉剑弈局、古战场中断弦悲音,以及三百年前封魔绝影,皆在其脑海闪现。
              晨曦刺破雾霭,她的身影渐化星屑。最后取腰间半片酒葫芦,嵌入沈砚手中宝器。金铃清越长叹,其眸光始终凝望着东方渐白之天际,直至最后一缕星芒,隐入少年烙印。山风掠过,唯余重组酒葫芦在掌心发烫,漫山晨雾间,金铃声若有若无,恰似她未曾消散的守护执念,亘古长存。
              赞曰:金铃清越,仙影蹁跹。碎玉之音,涤荡尘寰。青鸾残片,缘定三生。剑意星芒,护世清平。金铃剑魄行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8-05 16: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