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大同搞国际知名文化旅游城市的一些方案,口号挺响亮,“中国古都、天下大同”,“文化古都、清凉夏都、美食之都”,听着就高大上。还要打造国际影响力的节庆,对标西班牙西红柿节这种世界级的,心气不小。大同文旅数据也挺唬人,今年已经接待游客1575万人次,比去年翻倍增长。云冈石窟游客破400万,恒山景区破300万,都创历史新高。大同还组了一支300多人的“文旅星推官”队伍,今年就做了3258条短视频,播放量5.6亿次。大同是有些故事的地方。原来有个市长耿彦波,故事就很多,大致是五年时间,沿河为界,一边修古城,一边建新城,为人刚正不阿,作风雷厉风行,挽救了一个岌岌可危的煤都,2013年去太原上任的时候,市民在大街上拉条幅挽留。而现在最热的是寻找儿童手表事件,大致经过是深圳卢女士一家三口从太原去大同旅游,孩子的一块儿童手表落火车上了。卢女士通过12345热线求助,这时通过定位系统确定手表已经运往垃圾焚烧厂待处理,于是大同市旅发、城管等部门紧急部署,两个环卫工人在39℃高温下历经4个小时翻找了8吨垃圾,终于找到了这块手表,交还失主。大同方面把《寻表记》这事作为正能量宣传报道了出去,却激起网上一片质疑,顺带人肉卢女士。从大同方面的动机看,不排除是一种主动的城市营销,或是常规的“以游客为中心”理念的实操,也可能是对申办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这种国际会议支撑系统的一次自启检验,或者本就是大同城市本底的淳朴善意的民风。近年旅游市场升温,但内卷也很严重,很多“网红”城市火一阵就沉寂了。大同现在靠着《黑神话:悟空》游戏取景地火了一把,但能不能“长红”还得看真本事。不少城市纷纷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增加区域性性价比,应对大众化旅游时代或穷游时代的到来;二是优化旅游环境,宠客概念应运而生;三是开发文旅融合项目,文化打底、科技赋能,有的达到对整座城市基因重组。从这个角度看,大同注重从“神经末梢”改善服务,整出这么一场几近不可完成的活生生城市爆剧,也不是不可能。大同文旅官方文件里,有不少“对标米其林餐厅、引进安缦酒店、申办国际铁人三项赛”之类的“高端人设”,仿佛下一秒就要把古城墙镶上LVlogo。而谁在真正充值城市口碑?当游客孩子丢了块平价手表,文旅部门即时启动“扫地僧式服务”,调动监控、联络快递、全网寻物、落到点位、压实责任——这波操作比任何“国际高端度假酒店”的镀金水龙头更能拧开游客的好感度。毕竟,游客可能记不住恒山是5A级景区,但绝对记得住“这座城市连一块手表都当文物找”,比起大同提升服务国际化程度,搞外语标识、支付便利化,游客最需要的可能更是这种丢了东西能找回来的踏实感,就像大同市民高峰期主动让景让路,这种自发行为比多少宣传口号都管用。大同也是个深谙流量密码的城市,今年推出3258条文旅短视频,内容从云冈石窟到文创雪糕一应俱全。但城市出圈,也许只需要一个“人间真实”的人物脚本,就像过去的耿市长虽然不一定带红了太原,但一定带红了大同。理都知道这个理,但抓住这种机遇需要运气、智慧和激情,需要应急式策划。大同的《寻表记》没有无人机航拍,没有滤镜慢镜头,只有“儿童手表定位最后消失在鼓楼东街”的土味悬疑。当“文旅星推官”们还在排练“微笑大同”标准露齿笑时,两位环卫工人连续四个小时掀动垃圾寻表的汗颜劳作,城管局副局长回答网民质疑时的信誓旦旦,包括卢女士没有任何背景,我们以前也这么帮助任何一位有需要的游客等等,不管你信不信,此类“野生宣传片”早已刷屏。但任何事情过则不及。大同《寻表记》的痛点也许就在于其按传统套路想往“傻白甜”的人设走但没有人相信世间还有“傻白甜”,世事本就不简单,人心已经太复杂,无人相信“傻白甜”或许是时代的悲哀,但也许,真的就没有什么“傻白甜”,人生如演戏,一切看演技,种种城市秀,又何尝不是呢?从这个角度,大同文旅实际已经站立悬崖,也许能看到最美的风景,也许就此人设崩塌。明天继续。感谢您在看和关注微信公众号“披沙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