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吧 关注:26,849贴子:212,317
  • 3回复贴,共1

啃《资本论》第一卷:笔记与思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一句话总结:“商品的双重性结构不仅是理解《资本论》的理论出发点,也构成资本逻辑运作的根基。通过对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区分,我们得以进入现代社会交换体系的底层逻辑,而这也预示着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矛盾将如何展开。”
📘 基础概念:商品、使用价值、价值(价值实体与价值量)
商品(commodity):商品是用来交换的、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它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基本特征:使用价值(能满足某种人类需要);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构成的可交换性)。
使用价值(Use-Value):使用价值是物品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属性,体现的是物的质,不取决于商品能否交换。
价值(Value):(1)价值的实质 / 价值实体(Substance of Value)价值是商品作为社会劳动结晶所体现的交换性,它的实体是抽象的人类劳动。(2)价值量(Magnitude of Value)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即在现有社会平均生产条件下,生产这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 概念一:商品(Commodity)
定义:商品是用来交换的、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它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基本特征:使用价值(能满足某种人类需要);
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构成的可交换性)。
关键点:
商品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商品不等于有用物 —— 只有在交换关系中才能成为“商品”;
所有商品都具有双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
引用:“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 概念二:使用价值(Use-Value)
定义:使用价值是物品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属性,体现的是物的质,不取决于商品能否交换。
关键点:
使用价值属于物的自然属性(如水能解渴,锤子能敲打);
使用价值只能通过消费实现,不能等于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与生产目的无关,它可能是自用,也可能是商品;
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不能成为商品。
例子:面包可以充饥、雨伞能遮雨 → 是它们的使用价值;空气、阳光虽有使用价值,但因不能交换,不是商品。
📙 概念三:价值(Value)
(1)价值的实质 / 价值实体(Substance of Value)
定义:价值是商品作为社会劳动结晶所体现的交换性,它的实体是抽象的人类劳动。
关键点:
不同具体劳动(如木工、纺织工)在交换中被“抽象”为同一种社会劳动;
价值不是“劳动越苦越有价值”,而是劳动的社会性、平均性决定价值;
价值是商品之间能相互交换的根本依据。
(2)价值量(Magnitude of Value)
定义: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即在现有社会平均生产条件下,生产这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关键点:
“社会必要” ≠ 个人付出的绝对劳动时间;
劳动越熟练、效率越高 → 单件商品价值量越低;
劳动生产率上升 → 商品价值量下降。
例子:如果 1 小时能生产 1 把椅子 → 每把椅子的价值量 = 1 小时;若技术进步为 0.5 小时生产一把椅子 → 椅子价值量减半。
📑 写在后面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不仅仅是满足人类需要的物品,它同时承担着一种社会关系的功能。正如马克思指出,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那么,商品的价值从哪里来?为什么使用价值不能解释商品的交换性?第一小节试图揭示商品的双重性结构,以及由此引申的价值概念。


IP属地:新西兰1楼2025-07-15 13:29回复
    没抓住重点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7-15 16:17
    回复
      2025-09-03 16:23:5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为什么商品使用价值不能解释其交换价值?这个问题问得好。圆满回答了这个问题,也就把效用价值论打翻在地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7-17 08:11
      回复
        价值属性不是恒常的。要问它什么情况下强,什么情况下弱。稳定的生产体系下,产品价格稳定,价值属性就强,反之,产品价格不稳定,价值属性就弱。这就和货币一样,如果币值不稳定,那这个货币就缺少认可。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7-18 16: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