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霖之助先生,怎么回事?那个方形的平底锅」
「这个吗?这好像是叫『玉子烧锅』,专门用来做玉子烧的锅子呢」
「嘿,这不是会让寿司店高兴的工具吗」
「实在很难想象板前师傅握着这玩意儿的样子……至少原本的主人大概对料理──不,对玉子烧本身就不怎么感兴趣吧」
流落到无缘冢的道具大体都是二手货,几乎找不到堪称新品的东西。
而在这种情况下入手的这只『玉子烧锅』,被发现时却保持着连油污或焦痕都完全不存在的洁净姿态。
这种用途受限的『便利道具』常有这种情况。
所谓专用,也就意味着要牺牲泛用性。
在现代社会中,为了一道充其量只是配菜之一的玉子烧,特地去取出专用工具,那才叫不方便吧。
于是活跃的舞台被限制,最终被驱赶到遗忘的彼方,漂流至这幻想乡。
对陈列在香霖堂的诸多物品而言,这履历倒也不稀奇。
话虽如此,还真是亮晶晶的新品啊。
亮到能映出人脸了,干脆当成新潮的手镜来卖也不错……
正想着这种无聊事时,更无聊的疑问突然浮上心头。
「面包(pan)是面包,但不能吃的面包的答案却是『平底锅(furaipan)』,你们不觉得奇怪吗?」
「没啊,还好吧?」
「唔嗯,还好啦……」
在营业中的店内享受午后茶点的非客人两名,对这问题的回答竟是异口同声的否定。
我虽自知这疑问无关紧要,但被这么干脆地拒绝还是……
把方形的不能吃的面包放在商品架上,不气馁地继续说着。
「怎么啦,以前你们还会给出彼得潘或肖邦这种刁钻答案呢」
「咦?这话题还要继续吗?」
「现在想想,是人类的话也不是完全不能吃吧──」
嘛,我也不是真心想讨论,不过是打发时间的嘀咕罢了。
但被如此冷淡对待,反而让人赌气想拓展话题。
「我想说的是,这个被当作谜语代表的问题,本身或许才是最不适合作为谜语的吧」
试着抛出强势话语并跳跃至结论。
结果如何呢?
「不不你说得太过啦,代表地位也好不适合也罢」
「『结尾会成为开头的东西是什么?』这种格调更高吧」
「不,这种哲学味的谜语还是头回听说……」
「哎呀,莫非魔理沙不知道答案?寺子屋的孩子们可是全都会答哦?」
「当、当然知道啦这种程度!呃──,呃──……结尾是开头……奥米茄是阿尔法……?」
「……是『接龙』对吧?」
「正~解。魔理沙该去寺子屋重修了」
「啊~真是的!都怪我的词汇量太丰富才要花时间筛选答案啦!」
果然这种文字游戏很合她们性子。
面对强势语气时不服输地反击的好战姿态,在平时也毫无改变。
虽然叽叽喳喳闹腾的模样简直像两个小鬼头……
「诚如魔理沙所言,或许也可说谜语是年纪越大、知识量越多反而越难解的东西。追根究柢,谜语的正解本就是以幼童的知识量为解答范畴来设定的」
「既然明白这点,霖之助先生到底对平底锅有什么不满?难不成觉醒成和食至上主义者了?」
「倒也不是讨厌平底锅……我之所以想对前述谜语提出异议,是针对『这问题并非为平底锅量身打造』这点」
两人呆愣的表情上,仿佛浮现着「这家伙在说什么啊?」的文字。
也就是说,她们已准备好聆听我这无聊疑问了。
「所谓谜题,本应是透过模糊答案物体的线索信息,并运用逻辑或事实进行跳跃式曲解表达来强行构成问题文。也就是说,答案为主、问题为从才是原则吧」
那么,该谜题又如何呢?
「假设要以平底锅为题来创作谜语。若按理论制作,理应刻意采用『拆解式读法』来分割单字,从而模糊答案物体的信息。这次的情况,就能分割成『煎炸』与『锅』两个单字吧」
若按字面解读平底锅,即是「用于煎炸的锅子」。实际上这种分割形式才是本来面貌,但多数人大概都将平底锅视为一个专有名词。
「在现代,『锅』字代表食物的概念已彻底普及。因此需要进一步模糊化的焦点应是前一个单字『煎炸』部分。若要将这个表示 『飞越』或『油煎』之意的单字与『锅』结合并进行曲解表达……你们会怎么做?」
「咦?别突然丢问题过来啊……『面包是面包,但会飞的锅是什么?』这样?」
「『炸过头变成焦黑的锅是什么?』之类的吧」
「唔嗯,灵梦的句子更能感受到文字巧思呢。还融入了平底锅本体的视觉意象」
灵梦得意地哼着鼻子,以挑衅态度明显俯视魔理沙。
魔理沙也不服输地瞪回去,两人视线交错间迸出好战火花清晰可见。
「那么现在重新分析『面包是面包,但不能吃的锅』这个谜题文吧。究竟要从这篇文章的哪里,才能推导出『平底锅』这个物体名称呢?」
差不多该让两人理解我的意思了。
「简而言之,是指能作为答案成立的选项太多了?不过只要无法立刻联想到平底锅以外的非食物类『○○锅』,应该就没问题吧?」
「是不满这种忽视谜语机制,仅凭『这问题本就如此』的认知普及开来的现象吗?」
「没错,基本如魔理沙所言。我刚才说过吧?谜语的原则是『答案为主,问题为从』。但这问题完全颠倒关系了。简直像是为了『不能吃的锅』这道难题,才便宜行事地选定『平底锅』当答案。若能注明『铁板』或『活字版』等别解也算正确倒还说得通,但多数谜语书籍一概断定此题正解为『平底锅』。若必须基于『不能吃的锅的正解是平底锅』这种前提认知才能作答,那岂非已丧失谜语应有的形式?这种只有具备『说到不能吃的锅就是平底锅』认知者才能回答的问题,打从一开始就不该出题。这点实在令我难以信服啊」

「这个吗?这好像是叫『玉子烧锅』,专门用来做玉子烧的锅子呢」
「嘿,这不是会让寿司店高兴的工具吗」
「实在很难想象板前师傅握着这玩意儿的样子……至少原本的主人大概对料理──不,对玉子烧本身就不怎么感兴趣吧」
流落到无缘冢的道具大体都是二手货,几乎找不到堪称新品的东西。
而在这种情况下入手的这只『玉子烧锅』,被发现时却保持着连油污或焦痕都完全不存在的洁净姿态。
这种用途受限的『便利道具』常有这种情况。
所谓专用,也就意味着要牺牲泛用性。
在现代社会中,为了一道充其量只是配菜之一的玉子烧,特地去取出专用工具,那才叫不方便吧。
于是活跃的舞台被限制,最终被驱赶到遗忘的彼方,漂流至这幻想乡。
对陈列在香霖堂的诸多物品而言,这履历倒也不稀奇。
话虽如此,还真是亮晶晶的新品啊。
亮到能映出人脸了,干脆当成新潮的手镜来卖也不错……
正想着这种无聊事时,更无聊的疑问突然浮上心头。
「面包(pan)是面包,但不能吃的面包的答案却是『平底锅(furaipan)』,你们不觉得奇怪吗?」
「没啊,还好吧?」
「唔嗯,还好啦……」
在营业中的店内享受午后茶点的非客人两名,对这问题的回答竟是异口同声的否定。
我虽自知这疑问无关紧要,但被这么干脆地拒绝还是……
把方形的不能吃的面包放在商品架上,不气馁地继续说着。
「怎么啦,以前你们还会给出彼得潘或肖邦这种刁钻答案呢」
「咦?这话题还要继续吗?」
「现在想想,是人类的话也不是完全不能吃吧──」
嘛,我也不是真心想讨论,不过是打发时间的嘀咕罢了。
但被如此冷淡对待,反而让人赌气想拓展话题。
「我想说的是,这个被当作谜语代表的问题,本身或许才是最不适合作为谜语的吧」
试着抛出强势话语并跳跃至结论。
结果如何呢?
「不不你说得太过啦,代表地位也好不适合也罢」
「『结尾会成为开头的东西是什么?』这种格调更高吧」
「不,这种哲学味的谜语还是头回听说……」
「哎呀,莫非魔理沙不知道答案?寺子屋的孩子们可是全都会答哦?」
「当、当然知道啦这种程度!呃──,呃──……结尾是开头……奥米茄是阿尔法……?」
「……是『接龙』对吧?」
「正~解。魔理沙该去寺子屋重修了」
「啊~真是的!都怪我的词汇量太丰富才要花时间筛选答案啦!」
果然这种文字游戏很合她们性子。
面对强势语气时不服输地反击的好战姿态,在平时也毫无改变。
虽然叽叽喳喳闹腾的模样简直像两个小鬼头……
「诚如魔理沙所言,或许也可说谜语是年纪越大、知识量越多反而越难解的东西。追根究柢,谜语的正解本就是以幼童的知识量为解答范畴来设定的」
「既然明白这点,霖之助先生到底对平底锅有什么不满?难不成觉醒成和食至上主义者了?」
「倒也不是讨厌平底锅……我之所以想对前述谜语提出异议,是针对『这问题并非为平底锅量身打造』这点」
两人呆愣的表情上,仿佛浮现着「这家伙在说什么啊?」的文字。
也就是说,她们已准备好聆听我这无聊疑问了。
「所谓谜题,本应是透过模糊答案物体的线索信息,并运用逻辑或事实进行跳跃式曲解表达来强行构成问题文。也就是说,答案为主、问题为从才是原则吧」
那么,该谜题又如何呢?
「假设要以平底锅为题来创作谜语。若按理论制作,理应刻意采用『拆解式读法』来分割单字,从而模糊答案物体的信息。这次的情况,就能分割成『煎炸』与『锅』两个单字吧」
若按字面解读平底锅,即是「用于煎炸的锅子」。实际上这种分割形式才是本来面貌,但多数人大概都将平底锅视为一个专有名词。
「在现代,『锅』字代表食物的概念已彻底普及。因此需要进一步模糊化的焦点应是前一个单字『煎炸』部分。若要将这个表示 『飞越』或『油煎』之意的单字与『锅』结合并进行曲解表达……你们会怎么做?」
「咦?别突然丢问题过来啊……『面包是面包,但会飞的锅是什么?』这样?」
「『炸过头变成焦黑的锅是什么?』之类的吧」
「唔嗯,灵梦的句子更能感受到文字巧思呢。还融入了平底锅本体的视觉意象」
灵梦得意地哼着鼻子,以挑衅态度明显俯视魔理沙。
魔理沙也不服输地瞪回去,两人视线交错间迸出好战火花清晰可见。
「那么现在重新分析『面包是面包,但不能吃的锅』这个谜题文吧。究竟要从这篇文章的哪里,才能推导出『平底锅』这个物体名称呢?」
差不多该让两人理解我的意思了。
「简而言之,是指能作为答案成立的选项太多了?不过只要无法立刻联想到平底锅以外的非食物类『○○锅』,应该就没问题吧?」
「是不满这种忽视谜语机制,仅凭『这问题本就如此』的认知普及开来的现象吗?」
「没错,基本如魔理沙所言。我刚才说过吧?谜语的原则是『答案为主,问题为从』。但这问题完全颠倒关系了。简直像是为了『不能吃的锅』这道难题,才便宜行事地选定『平底锅』当答案。若能注明『铁板』或『活字版』等别解也算正确倒还说得通,但多数谜语书籍一概断定此题正解为『平底锅』。若必须基于『不能吃的锅的正解是平底锅』这种前提认知才能作答,那岂非已丧失谜语应有的形式?这种只有具备『说到不能吃的锅就是平底锅』认知者才能回答的问题,打从一开始就不该出题。这点实在令我难以信服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