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各位~这里是奶盖的爬爬屋,如您所见,这是我第一次开通发布内容,希望我以蓝舌繁育者和科普者的浅薄经验,向您分享个人的经验与心得,希望对您饲养或繁殖蓝舌有些许帮助
前言:蓝舌作为爬宠进入我们视野至今,性别一直是个绕不开的话题:蓝舌不仅不能靠肉眼确定公母,且没有通过温度来控制孵化公母的依据,更没有类似鞭毛、体色等明显的性征,导致蓝舌在爬宠界长期处于性别盲盒阶段,买蓝舌需要靠抽奖性别,测性别需要去专业的医院打造影剂拍片。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能够通过DNA检测口腔样本准确检测性别的技术已经成熟运用,作为饲主,对蓝舌公母的区别和饲养方法是需要有分开侧重点的,但是至今还没有对蓝舌公母系统性的科普,于是便有了这片文章,那么我们直接进入正题,来为大家介绍蓝舌石龙子公母有何区别
——外观特征从外观来判断公母是最常见的方法,大部分蓝舌都可以依照成体的外观来分辨公母,但并不一定完全准确。公蓝舌头部更宽更大或者更修长,身体不胖不瘦;母蓝舌则头部偏短小,身体偏胖且更宽
公蓝舌的尾巴一般要更长,并且往往伴随成体后不规则弯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闪电尾”,目前暂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是何种原因造成,但是有两点可以确定,无法预防和终身不可逆,也就是说公蓝舌一旦出现闪电尾就是终身伴随
有个流传较广的说法是蓝舌闪电尾=强公,其实并不一定,因为母蓝舌也有概率闪电尾,只是相对公来说概率小得多,另外据个人观察,有些交配很强受精率很高的公尾巴也是笔直的,所以个人觉得是否闪电和强不强并不直接划等号
还有一个细节,有些蓝舌外表看起来没有闪电尾,但是在医院拍片能发现尾巴内部已经弯曲,只不过尾巴胖加上闪电幅度小
接下来是蓝舌的体型上限,母蓝舌的成体一般要比公要大且体重更重,北部、昆北公两岁以上成体一般在500~800克之间,而母则一般稳定在800克以上,昆东则是公母均可到达1000克左右,母昆东比公的略大一些,上限取决于饲养环境,昆东/北部/昆北母最大甚至可以到达1300~1500克。虽然比较胖引人喜爱,但是请饲主不要盲目追求体重及肥胖,科学饲养才有利于蓝舌的健康
——如何区分公母?蓝舌目前区分公母有很多方法,23年我在B站发布过更详细的区分公母干货教学,感兴趣的也可以查看,但是在DNA检测技术成熟并且价格低到近两位数的今天,除了肉眼观察外似乎没有比这更安全便捷的方法了,所以在此就不赘述了,直接采样测试即可
——饲养以及要点虽然公母体型上有差异,但是尽量都给够足够大的饲养空间,北部/昆东/昆北推荐饲养箱尺寸120/60以上的空间,有条件用悬吊灯罩+圈地饲养的方式可以自行规划饲养空间,同时高通风也会极大的降低生病的风险
以上是我个人饲养期间做的自制爬箱和造景,不过在没有足够通风的情况下尽量不要用颗粒类垫材,除非饲养空间大于2米并勤打开饲养箱通风
公的蓝舌会在每年春天有一段时间进入发情期,一般是1~4个月不等,不管冬不冬化公蓝舌每年都会发情。发情期的公蓝舌会出现明显的食欲降低、拒食、钻垫材、磨破鼻子等行为,并且会伴随体重下降,体格消瘦等。发情并不会导致蓝舌饿死,但是会影响饲养体验,还有一点需要注意是公蓝舌如果长期没有排精行为,可能是精栓堵塞,需要人为帮助拔出凝固的精栓,公蓝舌发情目前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解决,等它发情结束恢复食欲即可
母蓝舌在单养情况下则不会主动发情,如果和公放在一块没有交配行为也可能会诱发母蓝舌发情并产生卵泡,经过3~4个月会生产“蜜蜡”,也就是未受精的卵。单养一只母且环境没有公的情况下一般不会主动发情,全年都可以正常喂食,但是个人建议健康个体冬天空腹30~45天降低代谢并适度降温至20~24摄氏度有利于它的健康,尤其不要成体后不加节制的喂食避免患上脂肪肝等疾病
手感方面公蓝舌偏硬,摸上去比较结实,尤其是5岁以上,身体柔韧度低,鳞片厚实饱满。母蓝舌手感偏软,柔韧度很高,一般鳞片手感更细腻一些,从科学的角度解释这样有利于交配时公蓝舌咬住母蓝舌的皮,但也有个别母手感和公类似,这类母往往比较难交配上所以在自然界会被逐渐淘汰
——公母价格差异蓝舌石龙子公母价格和大部分爬宠一样,母的比公的要贵,也是因为蓝舌公能够配多母导致繁殖者会对母有更多的需求,而高端基因和复合基因往往是公的价格偏高一些。对于养蓝舌作为宠物的饲主,在预算充足的情况下,建议优先考虑母蓝舌为第一选择,当然二者各有优点,随着繁殖数量的增长,入门的公蓝舌价格会越来越低,更适合作为预算低的入门品种

前言:蓝舌作为爬宠进入我们视野至今,性别一直是个绕不开的话题:蓝舌不仅不能靠肉眼确定公母,且没有通过温度来控制孵化公母的依据,更没有类似鞭毛、体色等明显的性征,导致蓝舌在爬宠界长期处于性别盲盒阶段,买蓝舌需要靠抽奖性别,测性别需要去专业的医院打造影剂拍片。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能够通过DNA检测口腔样本准确检测性别的技术已经成熟运用,作为饲主,对蓝舌公母的区别和饲养方法是需要有分开侧重点的,但是至今还没有对蓝舌公母系统性的科普,于是便有了这片文章,那么我们直接进入正题,来为大家介绍蓝舌石龙子公母有何区别
——外观特征从外观来判断公母是最常见的方法,大部分蓝舌都可以依照成体的外观来分辨公母,但并不一定完全准确。公蓝舌头部更宽更大或者更修长,身体不胖不瘦;母蓝舌则头部偏短小,身体偏胖且更宽
公蓝舌的尾巴一般要更长,并且往往伴随成体后不规则弯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闪电尾”,目前暂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是何种原因造成,但是有两点可以确定,无法预防和终身不可逆,也就是说公蓝舌一旦出现闪电尾就是终身伴随
有个流传较广的说法是蓝舌闪电尾=强公,其实并不一定,因为母蓝舌也有概率闪电尾,只是相对公来说概率小得多,另外据个人观察,有些交配很强受精率很高的公尾巴也是笔直的,所以个人觉得是否闪电和强不强并不直接划等号
还有一个细节,有些蓝舌外表看起来没有闪电尾,但是在医院拍片能发现尾巴内部已经弯曲,只不过尾巴胖加上闪电幅度小
接下来是蓝舌的体型上限,母蓝舌的成体一般要比公要大且体重更重,北部、昆北公两岁以上成体一般在500~800克之间,而母则一般稳定在800克以上,昆东则是公母均可到达1000克左右,母昆东比公的略大一些,上限取决于饲养环境,昆东/北部/昆北母最大甚至可以到达1300~1500克。虽然比较胖引人喜爱,但是请饲主不要盲目追求体重及肥胖,科学饲养才有利于蓝舌的健康
——如何区分公母?蓝舌目前区分公母有很多方法,23年我在B站发布过更详细的区分公母干货教学,感兴趣的也可以查看,但是在DNA检测技术成熟并且价格低到近两位数的今天,除了肉眼观察外似乎没有比这更安全便捷的方法了,所以在此就不赘述了,直接采样测试即可
——饲养以及要点虽然公母体型上有差异,但是尽量都给够足够大的饲养空间,北部/昆东/昆北推荐饲养箱尺寸120/60以上的空间,有条件用悬吊灯罩+圈地饲养的方式可以自行规划饲养空间,同时高通风也会极大的降低生病的风险
以上是我个人饲养期间做的自制爬箱和造景,不过在没有足够通风的情况下尽量不要用颗粒类垫材,除非饲养空间大于2米并勤打开饲养箱通风
公的蓝舌会在每年春天有一段时间进入发情期,一般是1~4个月不等,不管冬不冬化公蓝舌每年都会发情。发情期的公蓝舌会出现明显的食欲降低、拒食、钻垫材、磨破鼻子等行为,并且会伴随体重下降,体格消瘦等。发情并不会导致蓝舌饿死,但是会影响饲养体验,还有一点需要注意是公蓝舌如果长期没有排精行为,可能是精栓堵塞,需要人为帮助拔出凝固的精栓,公蓝舌发情目前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解决,等它发情结束恢复食欲即可
母蓝舌在单养情况下则不会主动发情,如果和公放在一块没有交配行为也可能会诱发母蓝舌发情并产生卵泡,经过3~4个月会生产“蜜蜡”,也就是未受精的卵。单养一只母且环境没有公的情况下一般不会主动发情,全年都可以正常喂食,但是个人建议健康个体冬天空腹30~45天降低代谢并适度降温至20~24摄氏度有利于它的健康,尤其不要成体后不加节制的喂食避免患上脂肪肝等疾病
手感方面公蓝舌偏硬,摸上去比较结实,尤其是5岁以上,身体柔韧度低,鳞片厚实饱满。母蓝舌手感偏软,柔韧度很高,一般鳞片手感更细腻一些,从科学的角度解释这样有利于交配时公蓝舌咬住母蓝舌的皮,但也有个别母手感和公类似,这类母往往比较难交配上所以在自然界会被逐渐淘汰
——公母价格差异蓝舌石龙子公母价格和大部分爬宠一样,母的比公的要贵,也是因为蓝舌公能够配多母导致繁殖者会对母有更多的需求,而高端基因和复合基因往往是公的价格偏高一些。对于养蓝舌作为宠物的饲主,在预算充足的情况下,建议优先考虑母蓝舌为第一选择,当然二者各有优点,随着繁殖数量的增长,入门的公蓝舌价格会越来越低,更适合作为预算低的入门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