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权吧 关注:3,255贴子:59,519
  • 5回复贴,共1

生育婚姻问题具有典型的阶级差异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生育婚姻问题是典型的阶级差异化,不同阶级的人对此有完全不同的态度和需求。
一个经典笑话就是,A问一个中等收入的高知支持不婚不育的人:“如果大家都不生育该怎么养老呢?”
B:“都有退休金和保险呀,大不了老了请保姆,保姆比孩子还用心”
A:“那请问这个保姆老了该怎么办?”
B:“保姆老了就换一个呀”
A:“保姆也是一个人也是女性,她们也有养老需求!她们老了可请不起保姆也没钱去养老院。”
B:“那还是靠她儿子养她吧。”
中国月收入低于3000元的人口约为11.7亿人,这也是为什么对于占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中低收入人口而言,生育是某种意义上的“刚需”,是直接跟养老挂钩的。不同阶级对生育有不同水平的需求, 问题是无论男女您是前百分之二十吗?
这是残酷的现实,刀架在脖子上没得选…
我知道很多年轻人会说:“我到六十以后自我了断,或者我根本活不到六十以后”但这其实是自欺欺人,就如同疫情时期一个老人(实地采访)说“我感染了新冠也别给我治让我自己死就行了,现在必须要放开!”,但同一个老人在真的感染新冠的时候求生欲比谁都强,医院里吃药可不愿意死了…人是很容易反悔的动物。
有些人会说未来靠“机器人”“政府包办养老”首先我们不能把未来的可能性拿来解决现在的社会问题。在生独生子女的时候,就说过“政府来养老”这件事儿,但看看现在呢?我是蹲实验室的,我也不敢保证这些前沿技术会一直如我们所愿的发展。这本身就是一厢情愿,没人会未卜先知,未来的社会发展是向上还是向下?八十年代的苏联人大多都认为自己老了会有机器人或社会集体养老…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7-14 15:38回复
    放着不管,自然有哈基米无形的大手来调控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7-14 16:54
    回复
      2025-10-13 06:53: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宏观的事情让宏观调控,以后的事情以后再受苦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7-15 04:10
      回复
        低收入生不起别说未来现在就不好过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7-15 11:38
        回复
          生育对于个体有哪些好坏影响?坏处是养育孩子有巨大压力,金钱,时间,机会成本,女性有更大的生育成本和风险,男性有更大的经济压力。以及婚姻成本与压力(正负皆有),这些现代压力令人望而却步。
          好处例如“养孩防老”这是最明显的,无孩养老难(养老金和保险明显有阶级差异,从统计层面超过37%的社会中下层资金准备不足以独立维持老年生活水平,需要亲友经济支持或购买服务),没有孩子,他们的确会生活水平相对下降或压根无法生存…
          情感和心理影响的正与负暂且不计,因为有好有坏,有的家人其乐融融,有的众叛亲离还不如没有,相当主观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中国平均寿命现在是男性平均预期寿命为75.37岁,女性则更长一些,为80.88岁。我们以60岁开始有养老照料需求算,(男性很大可能得推迟到63岁,女性推迟到55-58岁,15年完成,因为退休后总体劳动时长在统计学上稍长,因为那时才退休,每天得去工位有月薪算不上养老,计入退休后仍然有劳动的群体。),男女先天就有养老需求时长的差异。老光棍和老年单身妇女的收入和储蓄率也有显著的差异,在步入老年的时候的储备也是截然不同的。
          (现代2024数据)男性需要准备12年到15年生活所需的养老资金以及照料,女性退休早活得长需要准备30年到25年左右的养老资金,20年左右的照料需求。(照料来源可以是孩子或保姆或养老院,得用钱买)
          很明显女性对于养老的资金需求和照料需求几乎是男性的2.1倍,而中国薪资水平和不同年龄段男女储蓄率数据人尽皆知,人对孩子的需求程度并不完全是主观因素“我觉得我不需要孩子”,是有客观的经济学需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8-18 09:12
          回复
            没事啦,哈基人的反应是人的七倍,没有人的话它会自己生的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8-19 15: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