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很多遍惠特尼美术馆新馆的开幕展,印象最深的是初夏某天碰到一群站在李·克拉斯纳作品《四季》前的私校女中学生。
当时她们正一字排开听美术馆讲解员解析这幅作品的创作背景,讲解员大概说的是:李·克拉斯纳是杰克逊·波洛克的妻子,也是非常出色的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只是在丈夫的盛名之下,她就没有那么有名。波洛克去世之前,克拉斯纳从未创作过这样大尺幅的作品,她只能在丈夫工作室的阁楼里画画,把更大的空间留给丈夫。
早在1949年,波洛克大尺幅的作品就走红,登上了《生活》杂志这样的主流媒体。1956年8月,波洛克因车祸去世了,1957年,四十九岁的克拉斯纳从悲痛中走出来,画了这幅画。在这幅画中,人们可以看到她旺盛的生命力,也可以看到她终于有空间去创作大尺幅作品。
失去丈夫是一件悲伤的事,但讽刺的是,只有丈夫的离去,克拉斯纳才真正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创作自由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