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北京的铁路资源是上海不能比的
早在大清那会,北京市区里就已经有了京张(现京包),京广,京奉(京津+津山+沈山,京津段现归京沪线),建国后直到本世纪前又陆续修了京九,京秦(京哈),京通,丰沙这些线路,还有不少的枢纽内连接线,既有线和车站的资源非常多,想要腾笼换鸟在离市中心不远的地方修普速站非常容易。
上海就不一样了,从历史上到现在,真正进市区的只有京沪(沪宁)线和沪杭(沪昆)线两条既有线。如果我们把上海南线算作沪杭通道的“正线”,那么整个上海市区只有三条走廊:沪宁,沪杭及其连接线(即沪杭铁路封浜-李家塘段)在此之后,所有新线都是沿着这三条廊道引入市区。比如京沪高沿着沪宁线和沪宁-沪杭连接线进入虹桥,沪苏湖在上海市区内也是沿着沪杭通道和沪宁-沪杭连接线进入虹桥,南沿江则在黄渡接上沪宁通道,北沿江截断到宝山不进市区,而沪通则一直在上海边缘兜圈子直到四团,也不进市区。缺乏既有线资源是上海普速外迁过远的原因之一
实际上,如果把北京丰台站去掉,那么北京的普速可能也只能外迁到黄村,良乡或者通州等地,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上海没有自己的“丰台”?答案其实是有的——上海虹桥站
上海虹桥的问题在于,高速场站台太过剩了,考虑到上海站和上海南站也能分别承接京沪和沪昆高的列车,19个台面实在太多了。实际上当初设计时,完全可以匀10-12个台面给普速列车,留一个8台面左右的高速场办理少量高速列车终到和京沪高-沪昆高列车通过作业即可


早在大清那会,北京市区里就已经有了京张(现京包),京广,京奉(京津+津山+沈山,京津段现归京沪线),建国后直到本世纪前又陆续修了京九,京秦(京哈),京通,丰沙这些线路,还有不少的枢纽内连接线,既有线和车站的资源非常多,想要腾笼换鸟在离市中心不远的地方修普速站非常容易。
上海就不一样了,从历史上到现在,真正进市区的只有京沪(沪宁)线和沪杭(沪昆)线两条既有线。如果我们把上海南线算作沪杭通道的“正线”,那么整个上海市区只有三条走廊:沪宁,沪杭及其连接线(即沪杭铁路封浜-李家塘段)在此之后,所有新线都是沿着这三条廊道引入市区。比如京沪高沿着沪宁线和沪宁-沪杭连接线进入虹桥,沪苏湖在上海市区内也是沿着沪杭通道和沪宁-沪杭连接线进入虹桥,南沿江则在黄渡接上沪宁通道,北沿江截断到宝山不进市区,而沪通则一直在上海边缘兜圈子直到四团,也不进市区。缺乏既有线资源是上海普速外迁过远的原因之一
实际上,如果把北京丰台站去掉,那么北京的普速可能也只能外迁到黄村,良乡或者通州等地,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上海没有自己的“丰台”?答案其实是有的——上海虹桥站
上海虹桥的问题在于,高速场站台太过剩了,考虑到上海站和上海南站也能分别承接京沪和沪昆高的列车,19个台面实在太多了。实际上当初设计时,完全可以匀10-12个台面给普速列车,留一个8台面左右的高速场办理少量高速列车终到和京沪高-沪昆高列车通过作业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