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近些年关注的少,所以对于机载雷达技术具体发展到了哪种地步不甚了解。
想问一下:以现在技术,有没有可能实现(或已经实现)合成孔径机载对空雷达,实现火控锁定引导功能?
最近在想如何破解“隐身机发现锁定距离”难题。据说预警机(可能是国内某型)发现隐身机的距离,最远也才180公里,平均只有80-90公里。这已经远远的落入PL15E,甚至是AIM120g攻击距离内。
也就是说预警机面对隐身机,是极其危险的,无法建立发现距离优势,对隐身机形成A射B导。
而合成孔径雷达,可以破解机载雷达口径不足问题,通过数字加持,可以实现“超大口径探测”,极大扩展探测距离和探测精度。只是过去(大概十几年以前或更早)合成孔径雷达只能对地成像,或者探测低速目标。
想问一下:以现在技术,有没有可能实现(或已经实现)合成孔径对空雷达,并且具备锁定引导能力?
想问一下:以现在技术,有没有可能实现(或已经实现)合成孔径机载对空雷达,实现火控锁定引导功能?
最近在想如何破解“隐身机发现锁定距离”难题。据说预警机(可能是国内某型)发现隐身机的距离,最远也才180公里,平均只有80-90公里。这已经远远的落入PL15E,甚至是AIM120g攻击距离内。
也就是说预警机面对隐身机,是极其危险的,无法建立发现距离优势,对隐身机形成A射B导。
而合成孔径雷达,可以破解机载雷达口径不足问题,通过数字加持,可以实现“超大口径探测”,极大扩展探测距离和探测精度。只是过去(大概十几年以前或更早)合成孔径雷达只能对地成像,或者探测低速目标。
想问一下:以现在技术,有没有可能实现(或已经实现)合成孔径对空雷达,并且具备锁定引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