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战斗机吧 关注:14,029贴子:27,198
  • 8回复贴,共1

开个讨论:机载合成孔径对空雷达可行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因为近些年关注的少,所以对于机载雷达技术具体发展到了哪种地步不甚了解。
想问一下:以现在技术,有没有可能实现(或已经实现)合成孔径机载对空雷达,实现火控锁定引导功能?
最近在想如何破解“隐身机发现锁定距离”难题。据说预警机(可能是国内某型)发现隐身机的距离,最远也才180公里,平均只有80-90公里。这已经远远的落入PL15E,甚至是AIM120g攻击距离内。
也就是说预警机面对隐身机,是极其危险的,无法建立发现距离优势,对隐身机形成A射B导。
而合成孔径雷达,可以破解机载雷达口径不足问题,通过数字加持,可以实现“超大口径探测”,极大扩展探测距离和探测精度。只是过去(大概十几年以前或更早)合成孔径雷达只能对地成像,或者探测低速目标。
想问一下:以现在技术,有没有可能实现(或已经实现)合成孔径对空雷达,并且具备锁定引导能力?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7-09 19:26回复
    隐形目标探测困难本质是低信噪比和动态对抗问题。SAR探测隐身目标理论上可以行,通过高频段精细成像捕捉隐身设计的局部破绽,也可通过低频段压制隐身效果。但实时性和动态跟踪存在大问题,SAR成像需秒级甚至分钟级积分时间,难以满足火控级跟踪需求(尤其应对高速隐身目标),高机动性会导致SAR成像所需的匀速直线运动假设失效,要动态调整算法(如自聚焦ISAR),会有海量计算。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7-09 21:40
    收起回复
      2025-07-30 14:39:2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拿F22的APG77举例,也是最早实现SAR的那一批,不过早期SAR因为扫描速度的问题,对空其实不怎么样,AESA算法是不断进步的,现在F22RACR批次配备的APG77V2就移植了APG81的解算能力和分辨率,对高机动目标能做到持续跟踪,这点现在大部分四代机的AESA都做得到,最具代表性的是LKF601和APG83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7-09 22:08
      回复
        这类文章要么公开可查,要么属于保密项目,别瞎打听了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5-07-10 00:49
        回复
          俺个人所了解合成孔径雷达,主要应用于地形地貌的测绘与分析,俺们单位的测绘所就有这种设备。


          IP属地:北京5楼2025-07-10 16:4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