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外行,大伙轻喷。
起因是楼主昨天傍晚时分(天刚黑),经长沙的潇湘南路去鹅洲,右手边出现了一座像山一样有棱角的建筑物,在“山上”的立体灯火映衬下,这座建筑物我的脑海中勾勒出一个巨大的山体建筑物印象,当时就把我给震住了。上一次有这种人如沧海一粟的感觉还是骑行在怒江大峡谷的时候。
所以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的建筑物没有特别大的,能不能建成特别大的,像山体一样的城市,整个城市的人都居住在这个建筑里。
然后我问了豆包,豆包告诉我已建成的最大的单体建筑可能是三峡大坝。。
听起来有点疯狂,但我觉得山体建筑有他的潜在优势。未来人类实现了核聚变,城市可能围绕核聚变能源装置修建,人类不再需要土地去生产获取工农业原料,所有原料实现了循环利用,山体建筑里的交通不再需要修建马路,而是各种轨道。同时由于人类地球上过度使用能源释放能量,地球表层将不再适合人类居住,人的一生将在便捷舒适的山体建筑里度过。
起因是楼主昨天傍晚时分(天刚黑),经长沙的潇湘南路去鹅洲,右手边出现了一座像山一样有棱角的建筑物,在“山上”的立体灯火映衬下,这座建筑物我的脑海中勾勒出一个巨大的山体建筑物印象,当时就把我给震住了。上一次有这种人如沧海一粟的感觉还是骑行在怒江大峡谷的时候。
所以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的建筑物没有特别大的,能不能建成特别大的,像山体一样的城市,整个城市的人都居住在这个建筑里。
然后我问了豆包,豆包告诉我已建成的最大的单体建筑可能是三峡大坝。。
听起来有点疯狂,但我觉得山体建筑有他的潜在优势。未来人类实现了核聚变,城市可能围绕核聚变能源装置修建,人类不再需要土地去生产获取工农业原料,所有原料实现了循环利用,山体建筑里的交通不再需要修建马路,而是各种轨道。同时由于人类地球上过度使用能源释放能量,地球表层将不再适合人类居住,人的一生将在便捷舒适的山体建筑里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