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很多吧友讨论后梁第一名将是谁,其中争论目标最激烈的两个人物是葛从周和杨师厚,个人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我个人觉得杨师厚更强。葛从周的传记看起来风光,军功数量也多,但大多数军功都是处于【微功】的段位,只有后期的两三场战功比较耀眼,就好比一次次产品研发任务,有很多人都参与了,葛从周只是担任其中的某区间产品操作经理,牛存节也是这类,所以你会发现葛、牛俩人官职升迁速度非常慢。而杨师厚就真的是技术研发师,决定了产品生产线的整体运转,前中期都是【显功】叠加,平均每场胜仗的含金量都明显比葛从周高,所以官职升迁速度非常快。
此外,葛从周的胜仗大多数对敌人只是牵制作用,对整体局面的影响不大,相比较来说,杨师厚的胜仗对敌军的摧毁力度更强,直接打破对方城池,吞并对方部队,重度摧毁对方的有生力量。从攻城的角度来看,杨师厚比葛从周亮眼多了。杨师厚独立用兵,灭了两大藩镇,极大拓展了后梁的实控版图。而葛从周仅仅是对敌军产生较大的钳制、掣肘而已,其表现可能还不如朱珍,只可惜朱珍死的太早了。
我对葛从周的定位是【大将】,对杨师厚的定位是【大帅】,葛从周虽然军功数量多,但前期、中期大多是水功,对敌我格局影响较小,对战争整体局面的撬动力较弱。
以上只是我的一家之见,不能代表历史界普遍观点。如有异议,希望大家求同存异。
我个人觉得杨师厚更强。葛从周的传记看起来风光,军功数量也多,但大多数军功都是处于【微功】的段位,只有后期的两三场战功比较耀眼,就好比一次次产品研发任务,有很多人都参与了,葛从周只是担任其中的某区间产品操作经理,牛存节也是这类,所以你会发现葛、牛俩人官职升迁速度非常慢。而杨师厚就真的是技术研发师,决定了产品生产线的整体运转,前中期都是【显功】叠加,平均每场胜仗的含金量都明显比葛从周高,所以官职升迁速度非常快。
此外,葛从周的胜仗大多数对敌人只是牵制作用,对整体局面的影响不大,相比较来说,杨师厚的胜仗对敌军的摧毁力度更强,直接打破对方城池,吞并对方部队,重度摧毁对方的有生力量。从攻城的角度来看,杨师厚比葛从周亮眼多了。杨师厚独立用兵,灭了两大藩镇,极大拓展了后梁的实控版图。而葛从周仅仅是对敌军产生较大的钳制、掣肘而已,其表现可能还不如朱珍,只可惜朱珍死的太早了。
我对葛从周的定位是【大将】,对杨师厚的定位是【大帅】,葛从周虽然军功数量多,但前期、中期大多是水功,对敌我格局影响较小,对战争整体局面的撬动力较弱。
以上只是我的一家之见,不能代表历史界普遍观点。如有异议,希望大家求同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