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虐性媚药
拒否神 同担
这张卡初次登场在TCG1206,当时的英语版卡名与效果文本译文如下
Denial Deity Dotan
战士族/融合/效果 光/10星 3000/2800
光属性怪兽+场上·墓地以外的怪兽×2
融合召唤的这张卡不会被战斗破坏。只要自己场上·墓地没有原本卡名和对方场上·墓地的怪兽相同的怪兽存在,自己场上的怪兽不会被效果破坏。可以从自己的手卡·卡组·额外卡组把原本卡名和对方场上·墓地的怪兽相同的1只怪兽送去墓地,以对方场上·墓地1只怪兽为对象;那只怪兽除外。
在MD提前登录后,正式的日语版卡名与效果文本译文如下:
拒神ドゥータン
战士族/融合/效果 光/10星 3000/2800
光属性怪兽+场上·墓地以外的怪兽×2
①:融合召唤的这张卡不会被效果破坏。
②:原本卡名和对方场上·墓地的怪兽相同的怪兽在自己场上·墓地均不存在的场合,自己场上的怪兽不会被效果破坏。
③:从手卡·卡组·额外卡组把原本卡名和对方场上·墓地的怪兽相同的1只怪兽送去墓地,以对方场上·墓地1只怪兽为对象才能发动。那只怪兽除外。
英语版卡名中的Denial Deity可以直译为“拒绝之神”,最后一个词Dotan没有什么相关的拉丁文字词语,光看卡名可能有些令人挠头,但在看了效果文本之后,对同人文化有一些了解的人应该很容易就会联想到一个日语词汇,“同担拒否”。而同担的日语平假名写作どうたん,转写为罗马音是Doutan,与Dotan几乎一致,基本可以确认这一卡名就是在neta“同担拒否”这一概念,那么,就需要先解释一下何为“同担拒否”。
根据维基百科的记述,“同担拒否”是指,对于和自身应援同一偶像或声优(后文简称为“自推”)的其他粉丝,抱持着拒绝交流的一种社交态度。不过,从实际存在的同担拒否者来看,他们中多数都不仅仅是拒绝和自推的其他粉丝交流,而是抱着“不愿意和其他粉丝分享自推”的心态,甚至可能会为此进行某些过激行为,包括但不限于骚扰排挤其他粉丝迫使他们退坑或转推、要求自推给自身特殊待遇等等。
不过,“同担”这个词是诞生在千禧年左右的古老词汇,“同担拒否”至少也是15年前产生的概念了,在越发肆意生长的网络社交环境中,“同担拒否”更多地变成了一种进行推活的粉丝们赋予自身的标签,而非一定存在上述行为。更多的普通粉丝会用“同担拒否”或是含义类似的标签彰显对自推的狂热,在这种自行不断强化的狂热之中,过激行为仍然存在,但在新闻报道之中,“同担拒否”这个词也变得像更古早的“御宅族”一词一样,像是对犯罪者的归因,这也是一种标签。“御宅族”一词也走过这一历程,它已经渐渐变得非常无害化了,几乎再没有主流媒体会以“宅”来进行批判性的报道,作为亚文化的ACG正在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被主流文化吸收、同化或是演变。“同担拒否”又会变成什么样呢?
在介绍了这一词汇之后,就可以来看看这张卡的效果了(我们以OCG日语版本的效果文本为准)。②效果在自己场上·墓地没有和对方场上·墓地的怪兽原本卡名相同的怪兽的情况下,赋予自己场上的全部怪兽效果破坏耐性,这是否象征者,在对方没有暴露出是自身的同担的情况下,“同担拒否者”们的防御型社交态度?相对不那么过激的“同担拒否者”往往会采取回避态度,又或者建立自己的微型社交圈,只与推相同组合的不同偶像的其他“同担拒否者”们交流,禁止信息的外传,保证小团体的纯洁性与特殊性,将自身与普通粉丝分割看来。而③效果则是在发现对方是自己的同担的情况下,主动地实施进攻性行为,除外那些不需要的同担们。值得一说的是,这一效果没有要求必须取和作为COST的怪兽相同卡名的怪兽为对象,并且没有1回合1次,这意味着,如果对方场上·墓地存在和自身手卡·卡组·额外卡组原本卡名相同的怪兽且同名卡都只有1张,那么这一效果可以将其全部除外,但如果同名卡超过1张,那么在进行1次除去后就会停火,这是否又象征着在受到相对大众的大量“同担欢迎者”的声讨时的销号、冷处理等手段?游戏王的卡片效果往往是缺失虚构层设计的,但少数单卡却拥有非常不错的虚构层设计,这张卡就是其中一例,不过,这张卡的①效果看起来是没有什么虚构层相关的。
话说回来,日语版的卡名ドゥータン与英语版的Dotan作为拉丁字母词汇的发音一致,并没有真的去写作ドウタン(同担=どうたん的片假名形式),这张卡的存在,本身意味着“同担拒否”这一概念已经在无害化解构的进程之中,但卡名也还是避开了直接将这一亚文化词汇点出,令人玩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