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开比例税制和文化多元之前,殖民地造一个厂,上交的国库收入远大于本土。
首先,本土的工资占比高,而人头税制的收入税只有10%,转化的国库收入很少。而殖民地工资低,毛利润的75%都转化成了国库收入。
其次,殖民地的种植园造价200锤,而本土一个工业厂要600锤,但前期两者的利润却差不多,所以造工厂很亏。更别说殖民地还有20%的吞吐量加成。
比如我在非洲种一个水果种植园,每周利润0.5k,全部交由国库,所以只需要200/52/0.5=8年就可以回本。而本土工厂则要20年起步。
用这一套方法,我用葡萄牙在1670年gdp只有50M的时候,国库总收入就已经达到了1M,远超除了带英外的所有国家
首先,本土的工资占比高,而人头税制的收入税只有10%,转化的国库收入很少。而殖民地工资低,毛利润的75%都转化成了国库收入。
其次,殖民地的种植园造价200锤,而本土一个工业厂要600锤,但前期两者的利润却差不多,所以造工厂很亏。更别说殖民地还有20%的吞吐量加成。
比如我在非洲种一个水果种植园,每周利润0.5k,全部交由国库,所以只需要200/52/0.5=8年就可以回本。而本土工厂则要20年起步。
用这一套方法,我用葡萄牙在1670年gdp只有50M的时候,国库总收入就已经达到了1M,远超除了带英外的所有国家




风信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