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吧 关注:1,196,479贴子:8,773,140
  • 13回复贴,共1

【活动】那些获奖作品为啥读起来都挺无聊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是现在的时代、社会、人心变了,还是为什么?
感觉那些作品之所以获奖,更多的是表达了一些东西,比如哲学、思想、人文、社会、叙事手法,故事反而是其次。
名著最难的是初期读进入,每次我读名著时,我一定要找一个没人打扰的,光线合适的时机,然后再做一番心理暗示,要不然我根本读不进去。
在初期或者说开头时,通常会很无聊。你不太理解这本书要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有一些书甚至在开头一直再写一些看起来意义不大的内容……可能是某段“回忆”“倒序”,或者是平淡的日常。
点名《雪国》。
强烈点名《人间失格》,这本书真挺无聊的。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7-05 05:23回复
    并非出于学术目的的情况下权威效应是应该忽视的,对于停留在该层面的大多数人而言读书本来就是内驱型的,觉得无聊换一本不就是了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7-05 06:09
    收起回复
      2025-07-31 14:29:1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人间失格是典型的日本战后的颓丧主义文学,里面表现得是虚无主义情绪,咱们现在的社会潮流就和这种情绪不符,你读着当然难受。而雪国和人间失格完全相反,它是新感觉派的典型代表,就是反对种虚无主义的,用象征主义来表现生动的情感,细读下去应该比人间失格舒服的多。你说这种弱化情节的情况在唯美主义里是很常见的,尤其是日本文学,从紫式部的源氏物语一脉相承,你也可以看看谷崎润一郎的书,也是这样。日本重情节的书近年来也有,比如典型的村上春树,是学的美国的卡佛,但是这种书因为和日本的传统不符,不容易得大奖。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7-05 09:35
      收起回复
        多数情况下读者对文学作品有趣与否的界定停留在故事性,以及浅显的含义探求。而拿下大奖的作品(正规文学奖项),其有趣的地方在于需要深度挖掘,思考,乃至查验联想的深层含义,就像寻宝。捡到表层的玉石,初开始一定让人欢欣,但隐藏在地下的矿藏则更有价值。一篇文章书写完成后,作者只拥有其百分之八十的全貌了解,剩下百分之十五归于当下的读者,百分之五属于未来的读者。这和解读电影类似,读懂镜头和画面,才能解读电影。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7-05 22:53
        回复
          是,毕竟时代不同,现在娱乐作品也发展出了娱乐作品专有的优秀模式,娱乐作品的优点就在于它独特模式带来的高吸引力。经典作品虽然经典但必然有落后于时代的地方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7-06 11:25
          回复
            强烈推荐狄更斯,我最爱的作家,直接让你爽看。他一般都是写圆满结局,但就像钉子钉入板子里面,无论是拔出来还是插进去,伤痕都不会消除,所以就会让你觉得即使圆满结局,但是心里空落落的。如果你想看离现在近一点的,加缪也可以,语言平淡,没有任何情感色彩,但是却非常具有戏剧性和思想性,点名《局外人》。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7-06 16:03
            收起回复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对个人来说,书的价值在于能从中读到什么,对作品来说,价值在于它的思想、对现实的反馈,对时代的推动作用。所以获奖作品不一定讨人喜欢,鸳鸯蝴蝶派的书卖得最好...
              如果仅从“有聊无聊”角度来谈,直接看通俗文学,或者那些炒得热闹的书...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7-10 19: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