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征集第六批北京市优秀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优才计划”)项目的通知各街镇:为落实《首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2023年-2025 年)》等文件要求,市委社会工作部将继续推进本市社会工作人才培养项目,加快培养高素质的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促进我市社区工作者专业化建设。现就征集我区第六批北京市社区优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以下简称“优才计划”)项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目标任务在全区未开展过“优才计划”的街镇遴选3家实施单位,每家4个名额,共选拔培养12名优秀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二、选拔培养 (一)人才选拔1.选拔范围:各街镇选拔4名社区社会工作者组成专业服务团队,确定1名负责人。具体包括: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中专职从事社区党建、社区管理和服务的社区工作者,在街道(镇)党群服务中心等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中从事社区服务的专职工作者。将高级社会工作师人才培养纳入“优才计划”,各街镇参加高级社会工作师考试笔试通过的社区工作者应纳入“优才计划”跟进培养。 2.选拔方式:采取街镇选拔,区级推荐,市级审核的方式确定。 3.选拔标准:一是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拥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二是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取得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或具有社会工作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 (二)人才培养 通过脱产训练、岗位实训、专业督导等方式开展系统培训,增强专业服务和专业督导能力,达到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解决问题,提升服务管理水平的目的。 1.脱产培训。开展市级优秀社区社会工作人才培训,设置理论学习、实例分析、模拟实训等课程,提高社区社会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实务技巧和专业能力。 2.岗位实训。一是开展专业社会服务。优才学员要立足本职岗位,结合重点服务领域开展专业服务。可重点针对新就业群体、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优抚安置对象、老年群体、儿童青少年等服务对象,运用个案、小组等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提供精神慰藉、资源链接、能力提升、关系调适、社会融入等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整合社区内外资源,培养社区骨干队伍,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引领志愿者开展服务。二是开展督导工作。优才学员要对服务年限较短、经验不足的其他社区工作者等开展个体督导或团体督导,通过定期和持续的监督、指导、传授专业服务的知识与技术,帮助其解决专业难题,提高职业能力。 3.专业督导。各街镇可委托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或专业督导老师,为优才培养团队和实训项目提供能力提升、资源链接、项目指导、绩效评估等专业服务。 (三)培养任务 1.团队任务:一是开展社区居民服务需求调查,制定社会工作实训服务项目实施方案;二是根据实训项目方案,团队组织成员开展个案、小组、社区工作等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三是根据服务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完成项目总结与反思报告;四是建立社区社会工作服务机制。进一步整合辖区社会工作服务资源,链接社区公益慈善资源,协调供给与需求精准对接;加强专业支持,发挥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引领作用,培养社区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提供专业督导和服务指导。 2.个人任务:一是按要求完成相关脱产培训;二是运用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完成不少于4个直接服务案例;三是从事社会工作专业督导时间不少于15小时;四是及时收集和整理服务案例、服务档案;五是根据服务实施情况,完成社会工作服务经验总结与反思报告。 三、政策与资金支持 (一)政策支持 1.培养合格的优才学员,市级部门将给予“优才计划”结业证书,可获得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学时证明(90学时); 2.培养合格的优才学员,纳入市级优秀社区社会工作人才库,参与后续“优才计划”培训和督导工作; 3.培养合格的优才学员,纳入本土督导人才库,参与督导培养培训; 4.培养合格的优才学员,优先推荐报考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MSW)(北京城市学院); 5.培养合格的优才学员,优先推荐参加高级社会工作师能力提升等相关培训; 6.优才学员所在的街镇、社区提供时间和工作保障; 7.鼓励支持实施单位制定人才培养相关配套鼓励措施。 (二)资金支持 市委社会工作部设立“优才计划”专项资金,对每个优才培养团队提供7万元的资金支持,用于优才培养团队的培训指导、日常管理、项目开展、督导服务等支出。 四、工作步骤 (一)推荐报名。请未开展过“优才计划”的街镇积极报名,按照每家街镇4个名额推荐优才培养对象,并于7月8日17点前报送人才推荐表、人才汇总表(见附件1、附件2)电子版至指定邮箱。市委社会工作部将根据推荐情况确定我区优才培养对象。 (二)组织实施。确定实施街镇后,各实施街镇要根据“优才计划”中人才培养团队任务要求,制定团队岗位实训项目策划书(附件3),于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