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cp是以角色为主体,把自己放在客体视角欣赏的女本位叙事;而邦多利的“bg”,说是bg但其实无法与客体角度的百合对应,99%都是把自己放在男性主体视角的ml,所以邦圈的百合和bg压根不是肤浅的性向矛盾,而是cp和ml、是对作品代入视角不同的矛盾,跟作品本身是不是真百、当不当真百看无关。
那如果一个人他真的是杂食党,真的能从百合(女本位客体)和bg(男本位主体)自由的切换视角,真的都能够从这两种题材得到情绪价值,那么他对情感需求应该相当灵活且丰富 ——即能共情角色之间的情感张力,又能意识到自己代入视角的局限性,他应当是个情商很高、共情能力极强的人,在二创外也同样能够理解和共情,别人为什么讨厌某类题材,某类创作。
但是很遗憾,我所能见到的所有杂食党,无一例外都没有搞明白河豚为什么讨厌“原创男主”,不是厌男打拳帽子就是辱骂腌男攻击取向,要不就是复读极端,明明本质是对“角色原创性”“性别叙事”的深层分歧而非“喜欢不喜欢”“厌不厌男”的表象选择。但他们在评价河豚时情商像被狗吃了一样,在看二创时他丰富的情感荡然无存,忽视了对具体内容的价值判断和他人的感受观察,他们光要别人理解他们为什么杂食,但是他们似乎从来都不理解我们为什么不杂食。
所以我不觉得这种无法理解别人雷区的人算什么杂食党,他在看作品或者二创时真的能够从欣赏女本位的客体视角和享受男本位的主体视角自由切换吗?我想至始至终就没有切换过,而是一直代入自己,从没把自己男性主体享受者的位置拿下来过,那么他们共情能力低下的表现确实情有可原。在看邦邦原作哪怕衍生出的无男主(包括cp向)的二创时,在他们眼里估计也只是自己还未加入的后宫和谐或是翅膀打结,那几个破吧依旧偷cp图给拱自己yy就是证明之一。
真正的杂食党,应当不把自己的偏见当成普世标准,比如什么正常人就是可以这样那样,把不接受这样那样的打成极端等等,而是接受别人的反感,不将别人的反感污名化。同理也是,与其说我平时反感杂食党,更多的是反感不懂何为边界感还自诩清醒正常拿杂食之名开脱的人。
那如果一个人他真的是杂食党,真的能从百合(女本位客体)和bg(男本位主体)自由的切换视角,真的都能够从这两种题材得到情绪价值,那么他对情感需求应该相当灵活且丰富 ——即能共情角色之间的情感张力,又能意识到自己代入视角的局限性,他应当是个情商很高、共情能力极强的人,在二创外也同样能够理解和共情,别人为什么讨厌某类题材,某类创作。
但是很遗憾,我所能见到的所有杂食党,无一例外都没有搞明白河豚为什么讨厌“原创男主”,不是厌男打拳帽子就是辱骂腌男攻击取向,要不就是复读极端,明明本质是对“角色原创性”“性别叙事”的深层分歧而非“喜欢不喜欢”“厌不厌男”的表象选择。但他们在评价河豚时情商像被狗吃了一样,在看二创时他丰富的情感荡然无存,忽视了对具体内容的价值判断和他人的感受观察,他们光要别人理解他们为什么杂食,但是他们似乎从来都不理解我们为什么不杂食。
所以我不觉得这种无法理解别人雷区的人算什么杂食党,他在看作品或者二创时真的能够从欣赏女本位的客体视角和享受男本位的主体视角自由切换吗?我想至始至终就没有切换过,而是一直代入自己,从没把自己男性主体享受者的位置拿下来过,那么他们共情能力低下的表现确实情有可原。在看邦邦原作哪怕衍生出的无男主(包括cp向)的二创时,在他们眼里估计也只是自己还未加入的后宫和谐或是翅膀打结,那几个破吧依旧偷cp图给拱自己yy就是证明之一。
真正的杂食党,应当不把自己的偏见当成普世标准,比如什么正常人就是可以这样那样,把不接受这样那样的打成极端等等,而是接受别人的反感,不将别人的反感污名化。同理也是,与其说我平时反感杂食党,更多的是反感不懂何为边界感还自诩清醒正常拿杂食之名开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