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钱币交流专用吧 关注:229,597贴子:35,279,935
  • 28回复贴,共1

【25-06-29纯欣赏贴】论明代以前的传世钱币(未完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对于传世钱币的判定,不应僵化。过去主流观点是“广义实质判定法”,即认为钱币在铸造后从未入土才是“传世钱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其实能够发现这种实质判定法存在巨大的缺陷,主要表现为收藏者仅靠钱币本身无法断定钱币是否入过土,而多数钱币亦不同于珍贵钱币般流传有序,这种超理性的判定法应当被摒弃。我觉得当下判定是否为传世钱币的方法应当从钱币本身的状态出发,这种标准在我看来是“形式判定法”。形式判定法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钱币磨损度,表现为字口字间、地章、边道、外轮、穿口的磨损情况;另一方面是熟润度,表现为包浆厚度、整体熟润度等。
传世钱币的判定本身便是一种极其主观的判断行为,过度主观的判定方法既不利于泉友交流、易引发纠纷矛盾,同时也不便于古钱币市场的交易。而“形式判定法”相较于“实质判定法”将传世钱币的判定理性化,实则将钱币状态转化为具有不同阈值的函数形态,这种变化能让传世钱币的判定更为简单,也符合当下传世钱币收藏趋势的变化。
当然,形式判定法并非机械理性,而是在理性框架内的主观判断。形式判定法和实质判定法本身也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实质判定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所谓广义,上文开篇便提及;而所谓的狭义,则是只要钱币在此刻及之前存在一段持续未入土的历史便可称为传世。狭义实质判定法相较于广义实质判定法放低了对传世钱币的判定门槛,但也导致了新的问题,即包浆不熟润、磨损不到位的熟坑模样的实质传世钱币究竟算不算传世。这个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在实际判断中,我们同样会面临和狭义实质判定法相同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我们无法完全判定这枚长的像熟坑钱的传世钱就是真的传世钱。不过值得认可的是,实质判定法本质上是对钱币目前衔接过去所附载的一段持续性的非入土历史的肯定性评价,这本身构成了形式判定法的基础;而形式判定法本质上则是通过传世钱币表现形式,即磨损和熟润度两方面的状态情况来间接性判定其是否符合狭义实质判定法,从而使经判定的传世钱币更符合多数收藏者的收藏观念,同时又能减少实质判定法带来的争议。
此外,形式判定法并非解决当下判断传世钱币的完美方法,而是相较于传统的实质判定法有较大合理性和进步性。这本质上是时代发展下收藏观念的变更。综上而言,在我看来合适的传世钱币判定方法应该是以狭义实质判定法为基础、为目的,同时以形式判定法为手段、方法的一种间接判定该钱币是否存在一段目前衔接过去的持续的未入土的历史的评价准则。
以下是利用形式判定法对传世钱币的具体判定方法中应当注意的情况:
首先,形式判定法具体表现为钱币磨损度和钱币熟润度,这两方面又可分为多个方面,不同的方面并非割裂,而是有机统一的。磨损度不达标不一定表明钱币不符合形式判定法下的钱币,字口磨损不达标也不一定影响对整体磨损度的判定。
其次,磨损度和熟润度这两方面虽然有机统一,但是在判定时却是次序不一。我们在判定时要将钱币熟润度放在评价的第一位次,倾入较高比重,而在熟润度中,钱币的包浆情况则是决定钱币是否为传世的重要因素。这主要是因为钱币在传世过程中,其不一定会被所有者盘完从而受到磨损,但是其一定会暴露在空气中,收到存放环境等影响而形成较熟润包浆,这主要体现为钱币的包浆厚度,同时也体现为钱币的润度。当然,也存在钱币因把玩而包浆变薄的情况,这时候钱币又恰恰因把玩而磨损较大,那么我们也同样可轻松判定钱币为传世——这实际又再次说明形式判定法的两方面相互佐证,相互协作。
再次,形式判定法具体应用时不可僵化,对于不同类型的传世钱币,我们对其不同部位的包浆磨损情况的判定比重应当根据该钱币类型而定。如传世柜子钱,我们对于该钱币贴近柜子面的部分的包浆及磨损的判定可以不必达到传世钱标准,只需接触空气面即可,因为柜子钱贴柜面的一面因其难以接触空气、难以受到磨损而熟润磨损度较差;对于房梁钱,尤其是整个钱体难以接触空气的情况,我们应当对钱币整体的磨损熟润度放低门槛;对于包袱钱,我们应当提高钱币的穿口处的磨损及熟润度标准。
最后,形式判定法不要过于较真,否则就会重蹈广义实质判定法的覆辙。而这也提醒我们在收藏明代之前的传世钱币的过程中尽量收藏原状态的钱币,所谓传世原状态,即保留着从一线收来时的字口间的传世积土或积尘的状态,而非经过上油或再次把玩后的干净状况。传世钱币越是原状态,越无争议,越易判定。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6-29 22:53回复
    知识贴,支持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6-29 23:04
    收起回复
      2025-08-06 07:36:4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5-06-29 23:21
      回复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6-30 01:18
        回复
          dd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6-30 09:21
          回复
            dd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6-30 09:21
            回复
              其实玩传世和玩美锈性质是一样的,都是追求一个皮壳,传世追求熟润的,美锈追求艳丽的。
              只是市面上很多人喜欢以次充好,类似于针对美锈的染色加刀,和针对传世的没锈加油盘就是传世一样。因为传世的稀少和天然很多字口比较糊导致了,很多币商或者玩家就想快速制作一批来迎合市场需求。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6-30 10:07
              收起回复
                所谓传世钱不要太死板,一定要本朝铸造后一次也没入过土才算传世?姑且就算这样才算传世吧,试问一枚正经传世的钱:熟润无比但是难免会字口磨损的糊一些,一枚老生坑(清代民国出土后盘熟)熟润度差一些但是字口好很多,你会选哪一种?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5-06-30 14:30
                回复
                  2025-08-06 07:30:4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的观点是:不必追求一次也没入过土,只要是没有铜锈,字口好,有美感就可以,反而正儿八经传世磨损大的没啥意思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5-06-30 14:31
                  收起回复
                    有些水坑的钱,盘一盘也很温润,比所谓正经传世的好多了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5-06-30 14:32
                    收起回复
                      如果一次也没入过土,正经传世的,字口又好,有熟润无比,那肯定是最好的了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5-06-30 14:33
                      收起回复
                        我选择自己盘一盘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6-30 15:17
                        收起回复


                          IP属地:黑龙江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3楼2025-06-30 15: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