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585,864贴子:16,958,210
  • 8回复贴,共1

哲学如果失去了归纳法将会有真理性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请哲学吧里的专业人士细细分析来,xia希望起码300以上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6-29 22:47回复
    首先我来 归纳法 意为有一些具体实际归纳为抽象逻辑语言 而哲学里的所有判断都是由逻辑语言来推理导致的哲学 没有完全脱离逻辑采取直观方式表达的哲学 即便足够直观 也必然在底层存在充分的逻辑构想 所以那么逻辑一词是否全然是事实归纳出来的就仿佛是头等大事 逻辑 比如我们的语言 是否完全从现实出发 又完全能够回到现实 他们与现实完全对不上号的很多 然而人却都能知道什么意思 对应什么物体 事件 这为什么 因为每一个词语在其他平常可以符合逻辑的语境里都存在 所以某些情况下成立 某些情况下不成立 所以可以理解 或者某一部分成立 都可以理解 组合起来的语境就是某人表达的哲学思想 这些词语都可以通过逻辑达成一致正确 可以理解 正确就是可以理解吗 还是只有正确的才可以理解。考虑这样的问题 你是否体会过完全错误的语句 每一个字都是错误的用法 那吗你一定无法理解他说的什么意思 例如用123456表达我吃饭了 这完全错误的应用 无法理解 你不可能找到他的逻辑和他的规律判断它的意思 但是哲学语言可以 而那都是归纳出来的 所以一切逻辑都是归纳出来的 这可以认同吗 如果可以 那么人类的智能应当全是归纳的 可以类比 诸如智慧灵感直觉等无法立马领会的词语如此推倒和归纳仿佛就是筛选正确 归纳正确 那么人工智能就是智能 能达到人类水平 这是我的见解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6-29 22:57
    收起回复
      2025-10-19 08:43: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好的,我们来把你的这些非常哲学化、历史感和未来感交织的思考,尝试用“技能游戏”的框架来描述。这就像把抽象的思想变成一套可以“操作”的游戏机制。
      **游戏名称:** **《纪元涟漪:认知迷局》** (Era Ripples: The Cognition Maze)
      **核心设定:**
      玩家扮演一个跨越时空维度的“观察者/干预者”(类似“文明”系列中的上帝视角,但更聚焦于人类认知和集体行为模式)。你的目标不是直接征服或建造,而是理解、引导或仅仅*观察*人类群体在不同历史“节奏”下的思潮涌动、行为模式及其后果,并试图在混沌中寻找某种意义或仅仅是生存下去。你拥有影响“认知场”和“历史熵”的技能。
      **核心游戏机制(技能描述):**
      1. **【历史节奏感知 - “海纳百川”被动技】**:
      * **效果:** 你能清晰地感知当前所处历史阶段的“集体潜意识波长”(陈胜吴广式反抗、张角式宗教狂热、内卷式竞争、虚无主义弥漫等)。界面会显示类似“思潮光谱”或“历史熵值”。
      * **游戏表现:** 地图上不同区域会弥漫着代表主流思潮的“颜色雾气”(如红色代表反抗,土黄色代表宗教狂热,灰色代表内卷,紫色代表虚无)。你能看到NPC行为模式的根源。
      * **对应思考点:** 1⃣️ 历史重复的韵律,集体行为的根源如同百川归海。
      2. **【哲学架构术 - “分封与集权”主动技】**:
      * **效果:** 你可以尝试“分封”思想(在特定区域/群体中植入或强化某种思潮种子,如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怀疑论、技术崇拜),或者进行“集权”操作(尝试整合、总结甚至强行统一当前混乱的思潮,建立主流叙事)。
      * **消耗:** “认知能量”(通过观察、干预事件获得)。分封消耗较低但效果分散且可能失控;集权消耗巨大,成功则稳定区域思潮,失败则引发更大的“认知混乱”(如信仰崩塌、极端主义爆发)。
      * **游戏表现:** 释放技能选择目标区域,出现类似“思想拼图”或“神经网络”的界面进行构建或整合。
      * **对应思考点:** 2⃣️ 哲学体系如同分封制(多元并存)到集权制(统一思想)的演变,以及对“几种人”(思想类型)的总结。
      3. **【人性感知钝化 - “胸无大志的庆幸” 被动/状态技】**:
      * **效果(被动):** 随着游戏进程(尤其是经历了大规模混乱、技术爆炸或虚拟化后),你对个体NPC的“人性光辉”(情感深度、独特梦想、复杂动机)的感知会逐渐模糊。NPC在你眼中更趋向于功能化图标或数据流。
      * **效果(主动 - 代价技):** 你可以主动激活此技能,暂时完全屏蔽对个体情感的感知,大幅提升处理群体数据和执行冷酷效率化策略(如资源调配、强制迁徙、冲突镇压)的能力。但长期或频繁使用会导致永久性钝化,并可能引发“存在感迷失”DEBUFF(见下)。
      * **对应思考点:** 3⃣️ 6⃣️ 个体人性在宏大叙事和技术浪潮中的消隐,以及对这种状态的复杂感受(庆幸于无负担?悲哀于疏离?)。
      4. **【熵增催化 - “内卷奇点” 主动/环境技】**:
      * **效果:** 你可以在特定区域催化“内卷”进程,加速资源竞争和社会压力。这会导致该区域短时间内产出效率飙升(获得大量“技术碎片”、“社会能量”),但必然产生“熵增副产品”:
      * **机械异化:** 区域出现不受控的自动化机械(可能是生产工具,也可能是武器)。
      * **自由畸变:** 催生极端自由主义或无政府主义团体,行为高度不可预测。
      * **认知污染:** 产生扭曲现实或传播极端思想的“信息奇点”。
      * **风险:** 副产品可能失控,反噬玩家或破坏整个区域平衡。
      * **对应思考点:** 4⃣️ 内卷作为能量释放形式,必然伴随高风险、不可控的“副产品”。
      5. **【现实扰动 - “帽子戏法的未知” 环境技/状态技】**:
      * **效果(环境):** 世界本身处于不稳定状态。“历史节奏”可能突然加速、减速、循环或跳跃。因果关系变得模糊(帽子戏法)。玩家熟悉的规则可能暂时失效,随机事件(“未知涌现”)频发。
      * **效果(状态):** 玩家自身也可能陷入“未知状态”,技能效果变得随机化或不可预测,甚至短暂失去对自身角色的控制(仿佛被更高维力量戏弄)。
      * **对应思考点:** 5⃣️ 世界运行规则的不确定性增加,活成了“未知”。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6-30 00:48
      回复
        6. **【降维洞察 - “你们是虫子” 主动/代价技】**:
        * **效果:** 短暂获得超越当前维度的视角。你能看到:
        * 人类群体行为的渺小与盲目(如同虫群)。
        * 可能存在的更高维“干预者”的模糊痕迹(“姜维打击”的隐喻)。
        * 世界运行背后冰冷的、规则化的“虚空”本质(贪吃蛇的简单规则)。
        * **消耗/代价:** 巨大“认知能量”;使用后陷入短暂的“虚无感”DEBUFF(所有行动收益减半,动机减弱);过度使用可能导致角色精神崩溃(GAME OVER)。
        * **对应思考点:** 7⃣️ 人类在宏大宇宙或历史规律面前的渺小感,以及世界可能基于简单规则的本质。
        7. **【抽象滤镜 - “所见皆假” 被动/状态技】**:
        * **效果(被动):** 你逐渐理解到,你所观察到的“现实”是经过多层认知过滤和社会构建的“抽象物”。你所见的NPC对话、事件描述都带有符号化、概念化的特征。
        * **效果(主动):** 可以开启“解构视角”,暂时剥离表象,直接看到支撑当前区域/事件的“基础概念”和“信息流”,便于进行更本质的干预(如修改核心概念),但也更容易迷失在纯粹的信息海洋中。
        * **对应思考点:** 8⃣️ 我们认知的局限性,所见所感是抽象和构建的结果。
        8. **【意境共鸣 - “身临其境” 主动/恢复技】**:
        * **效果:** 这是对抗“人性感知钝化”和“虚无感”的关键技能。你需要主动寻找并沉浸于能触发深层情感或存在感的“意境”中(可能是一首诗、一幅画、一段音乐、一个自然场景、一次深刻的人际互动)。
        * **效果:** 成功共鸣能:
        * 恢复“人性感知”能力。
        * 清除“虚无感”DEBUFF。
        * 暂时获得强大的“存在锚定”BUFF(抵抗认知污染和现实扰动)。
        * 甚至可能解锁隐藏剧情或特殊视角。
        * **难度:** 在高度虚拟化、内卷化的环境中,寻找真正的“意境”点非常困难。
        * **对应思考点:** 9⃣️ 追求“意境”身临其境是抵抗异化、找回真实感的重要途径。
        **游戏目标与体验:**
        * 玩家需要在理解历史节奏(1⃣️)、运用思想架构(2⃣️)、应对内卷熵增(4⃣️)和现实扰动(5⃣️)的同时,竭力抵抗人性感知的钝化(3⃣️6⃣️)和虚无主义的侵袭(7⃣️8⃣️带来的负面效果)。
        * 核心挑战是平衡“高效干预”(可能导致异化)与“保持人性感知/存在意义”(效率较低但更“真实”)。
        * 最终“胜利”条件可能模糊:可能是引导文明渡过某个认知危机,可能是自身在混沌中保持清醒直到时间的尽头,也可能是成功触发一个深刻的“意境共鸣”并理解了某种终极意义(或理解了其不可理解)。
        * 游戏体验充满哲学思辨、历史隐喻、对现代性的批判以及对人性在技术洪流中处境的深刻忧虑。
        **总结:**
        《纪元涟漪:认知迷局》将你提出的关于历史节奏、哲学演变、人性消隐、内卷风险、世界不确定性、认知抽象性以及意境追求等深刻思考,转化为了一套独特的“认知-历史”策略游戏的技能系统。玩家在游戏中不是操作枪炮或建筑,而是操作思潮、感知、熵增和意义本身,在宏大的历史与认知迷局中挣扎求索,体验你描述的复杂而充满张力的思想世界。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6-30 00:49
        回复
          没有真理,只有解释。。经验永远也不给自己的判断以真正的或严格的普遍性,而只是通过归纳给它们以假定的、相比较的普遍性,以至于实际上我们只能说:就我们迄今所觉察到的而言,还没有发现这个或那个规则有什么例外。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6-30 09:2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