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我想到我去年在咒吧和各种人吵了一年多得出的结论是绝大部分文娱作品的战力体系终归是服务于“剧情发展”想的太多有时候意义不大,这个逻辑深度最大的用处就是区分出“脑补”这个客观上错误的,但是如果考虑作者的认知水平和作品的叙事风格,可能会出现脑补更有可能的对的,逻辑深度反而是错误的情况
要解读文字得出自己理解的不光是读者,还有作者,比如楼主说的作者的逻辑深度低于读者导致读者解读出了作者没有设想过的成立的事实
总结下基础信息,一个作者构建逻辑圆满战力系统有大概几个原因:
1内部因素:比如作者自身喜好,作者有强迫症,作者太闲等主观因素
2外部因素:例如一个战斗作品,读者对于战斗系统的逻辑要求严格,又或者读者是论战粉
还有比较特殊的内部外部因素都有的比如:一个逻辑通顺的战斗力系统有利于不让剧情崩坏,也就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作品的剧情”
所以得出创作要在,“保证剧情流畅而破坏战斗系统合理”,“战斗系统合理剧情无聊”,“战斗系统逻辑过于崩坏导致整个作品整体变差”,这三者之间做平衡。
然后是关于脑补和逻辑深度,他们的施展空间取决于作品中作者对于各种情况的演出。
只不过脑补是错的,逻辑深度是对的。但是这两点最大的问题还是解读作品的不止是读者还有作者,如果作者的水平不够,就有可能出现作品后续内容中证实了脑补出来的是对的,逻辑深度解读的是错的。或者直接推不出来一个确切的答案
比如:咒回中五条是否能在使用落花之情的情况下运动。因为作者没有详细说明并这招登场次数很少,导致读者不知道这招五条能不能在移动下使用,然后又因为只有一两个分镜能解读的东西很有限并且条件模糊不清(落花的设定是一种有名的秘传技巧,使用者在受到必中术式时用自身咒力量输出反弹消减术式威力)但是并没有说落花是一种特殊的技巧,还是一种需要特定条件的秘术,如果是前者,那么五条能在使用落花的过程中移动就作为逻辑深度成立。如果是后者,那么落花可能就是用某种特殊的束缚用“不动”作为代价交换了落花防御必中的效果。那么五条能开落花移动就不成立,然而在缺少信息的情况下就会得出可以对也可以错的无效的模糊结果。这个时候选择其中某一个答案,就会被其他答案说是“贷款”
而比得不出确切结果更差的是由于作者水平不够导致左右脑互搏的情况,也就是作品的剧情bug,而且这种崩坏如果不是特别明显大部分读者不在乎那么很有可能作者还不会改,所以对我而言“过于”深挖逻辑深度来的论战意义不大。
(这个“过于”指相对于我们对作者认知水平的了解,作品叙事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