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吧 关注:4,419贴子:142,383
  • 0回复贴,共1

纵横南北守疆土,智勇双全护宋庭——张煦的传奇军旅生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 从府牙到皇差:初露锋芒入仕途
张煦字辅暘,出身开封,开宝末年补任府中牙职。雍熙二年,他自陈曾在太宗任京城府尹时侍奉左右,获授殿前承旨,后升任殿直、歙州监军,由此开启仕途进阶之路。
2. 秉公断狱显才干:速审冤案获擢升
歙州凶徒黄行达诬陷州将故意判其弟死罪,朝廷命宣州通判姚铉与张煦共同审讯。张煦迅速查明真相,当日结案。因断案果决公正,他被提拔为供奉官、阁门祗候,面圣谢恩时,又改任内殿崇班,同时兼任镇定、邢、赵等多地巡检使,职权范围大幅拓展。
3. 戍边御敌展武略:斩敌驱寇受嘉奖
任职巡检使期间,面对契丹骑兵侵扰边境,张煦率部迎敌,斩杀数十人,成功将其击退。其军事才能获葛霸、周莹、李继宣等将领举荐,朝廷下诏褒奖。回朝后,他被授予供备库副使,暂代环州知州,数月后又调任岢岚军使、保安军知军,持续在地方治理与边防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
4. 平乱蜀地建奇功:焚城破敌显骁勇
咸平年间,王均在蜀地叛乱,张煦临危受命担任绵、汉、剑门路都巡检使。他与雷有终合兵进攻成都,亲自镇守东寨,下令焚毁成都外城及城上矮墙,迫使王均弃城突围。此役后,张煦因功升任本司正职,调任益州都监,与知州宋太初共同掌管本路军事事务,成为蜀地稳定的关键人物。
5. 治军严明保太平:当机立断除隐患
驻守益州期间,部分战舰士兵密谋发动叛乱,张煦察觉后立即将首恶斩杀。他以雷霆手段迅速平息潜在危机,展现出卓越的治军能力与果断决策力,有效维护了地方秩序,保障了蜀地战后的安稳局面。
6. 转战西北御夏寇:深入敌境屡建功
面对西夏侵扰边境,张煦先后调任泾原仪渭都钤辖、邠宁环庆路钤辖兼巡检安抚都监。任职期间,他多次率军深入敌境,出其不意痛击夏军,斩获众多,因赫赫战功获朝廷下诏褒奖。
7. 灵武驰援变归途:审时度势保军力
朝廷派遣王超、张凝、秦翰援救灵武,命张煦担任西路行营都监。大军行至镇戎时,获悉灵武已陷落,他当机立断,率部撤回原驻地,避免了不必要的军事损耗,保存实力以应对后续边患。
8. 奇袭白豹破敌阵:识破诈降显智谋
张煦与张凝深入西夏境内,途经白豹镇至柔远川时,遭遇七百余名夏军拦截。他与庆州监军张纶密切配合,一举击溃敌军。此后,清远故城有西夏酋长声称率三万甲骑归降,张煦与张凝识破其诈降之计,迅速整军防备,成功化解危机。
9. 千里驰援救同僚:夜袭破围斩敌将
张凝回师环州途中遭敌军截击,张煦闻讯后,亲率精锐骑兵从庆州星夜驰援,仅用一夜便与张凝会合。战斗中,他一箭射杀敌军大将,最终与张凝合力突围,胜利班师,尽显救危扶难的胆略与战力。
10. 再镇西北,荣膺刺史重职
景德元年,张煦加领贺州刺史,再次出任泾原仪渭镇戎军钤辖,并二度担任环州知州。他在西北边疆的丰富经验与卓越战功,使其成为北宋抵御外敌的重要军事力量。
11. 南征平叛,会师象州定乱局
景德四年,宜州戍卒陈进发动叛乱,张煦受命担任曹利用的副手,任广东西路安抚使。叛军拥立宜州判官卢均,僭称“南平王”,并围困象州。张煦率军与曹利用会合,一举击溃叛军,斩杀叛首,迅速平定岭南之乱。
12. 赏罚存疑,战后功过引评议
平叛之初,张煦与曹利用备好百枚功赏文书,预备嘉奖立功将士。但战斗结束后,曹利用所率前军未获赏赐,而张煦在后军却发出过半奖赏。此举引发真宗质疑,认为其赏赐失当。叛乱平定后,张煦改任如京使,调任怀州知州,开启新的仕途阶段。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6-23 20:1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