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吧 关注:241,468贴子:1,370,539
  • 18回复贴,共1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争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好坏,经济学界已经给定性了,就是市场经济是好的,计划经济是不好的。原因在于经济学家们做过数学论证,有帕累托最优的证明。至于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他们归结于市场经济的失灵,不认为是市场经济的本身。然而,经济学中所有的数学证明,一定遵守一个前提,就是供需均衡,如果供需均衡是不成立的,那么所有的数学证明也是不成立的。
问题就出现在这里,市场经济是否存在供需均衡?从历史上讲,肯定是不存在的。两大部类都是生产工业产品的,不管是两大部类之间,还是两大部类的内部,如果彼此的发展是不均衡的,那么说明市场经济就是供需不均衡的。当某个行业发展过快,它就一定会生产过剩,所以一定会在某个阶段停下来,等别人赶上来。表现就是该阶段有大量过剩的产品,这个就是经济危机。如果经济危机就是内生的,那么西方经济学的前提假设就是错误的,包括它的帕累托最优。
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是全球最后一次经济危机。这个是不是说西方经济学的供需平衡的前提是成立的呢?有限成立!我们今天的世界,只能在有限范围内建立市场经济。原则上,一个封闭的经济体系内,服务业总产值(指面向消费的服务业,下同)=农业+政府购买。这个公式是怎么来的,这里就不解释了。不相信这个等式的,可以去统计一下我国在21世纪中,每一年的实际数据,用左式除以右式,看看百分率。
市场经济体系下,其实是有两个均衡,一个是自由市场经济下的供需均衡,一个是政府参与的供需均衡。这个政府参与的供需均衡,就是服务业总产值=农业+政府购买。其中政府购买包括政府消费和政府投资两部分。这个服务业是怎么来的呢?工业生产效率后,或者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后,有大量的工人和农民下岗了,这些下岗的工人和农民就会进入到服务业。
1929年的经济危机和19世纪的经济危机的原因和影响范围截然不同,它就是服务业制造的经济危机,是服务业也创造价值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不足。要消灭这个经济危机,就是要不停的进行政府购买。你不进行政府购买,那个供需就不能平衡。政府购买算不算计划经济呢?也算吧,但是它只能算幼稚园阶段的计划经济。只要市场存在供大于求,政府就开始买买买!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但是它是真的有效。很多人喷某某国家的债务多,但是没有经济危机啊!
这么说来,似乎市场经济也是十分的好吗!非也!市场经济只能在自由市场经济的那部分实现帕累托最优,政府购买的那部分和帕累托最优没有一分钱的关系。这些都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市场经济会严重束缚工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体系下,轻重工业存在一种平衡关系,扣除农业和政府购买之后,轻重工业的总产值必须相等。也就是说,一份重工业,你只能带一份的轻工业。
是不是人家工业生产,就存在这个规律:生产机器的和使用机器的,人数大体应该相等呢?没有这么回事!生产设备的这个人,要生产多少的设备给别人使用,和这个设备的能力有关,怎么可能恰恰好,这台设备的能力就只能满足另外的一个人呢?很可能它可以满足10个人同时使用设备,但是市场经济体系,要求建立的供需平衡,它就不允许1个设备工人,同时给10个设备工人提供设备!
有人可能会问了,我市场经济要建立供需平衡,难道你计划经济就不需要建立供需平衡吗?需要!太需要了!供需平衡的背后,是生产的均衡,目的是让大家都有工作,而且这种工作必须有连续性。然而,是市场经济的供需平衡和计划经济的供需均衡,它们就不是一回事!
市场经济下的供需平衡,生产资料完全是私有化的,企业之间是交换的关系。计划经济些的供需平衡,企业之间不存在交换关系,只有个人之间才存在交换关系。在市场经济中,轻工业分配自己产品的比率,和重工业分配自己产品的比率,必须协调一致,否则就有经济危机!在计划经济中,轻重工业分配自己产品的比率,完全取决于国家计划,和企业没有一分钱的关系。
市场经济的必然结局,就是工业的份额越来越少,美国的服务业占gdp的80%以上,中国也在向这个方向发展。当然了,计划经济也有计划经济的问题,就是计划经济体系下,我们如何实现供需的平衡。历史上的计划经济国家,从来就没有一个国家能实现供需平衡,否则也就不会存在凭票供应制度了,这个也是计划经济面临的重大挑战。


IP属地:吉林1楼2025-06-18 08:30回复
    这样看来计划和市场殊途同归,背后的问题和目的其实一样,只是手段不同。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6-18 10:11
    回复
      2025-08-06 06:58:4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不懂就问 市场经济为啥不可以存在供需平衡?以销定产不行吗?比较典型的参照服务业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6-18 20:21
      收起回复
        回一下种花家,供需均衡,其实就是指这个世界上,产销是均衡的,为了应对产销均衡,生产厂家都是有库存的,比如说汽车业的平均库存是1个月,当年的销量是120万,每月的产量就是10万辆,所以库存就是10万辆,订单式生产是一种销售方式,它可以减少库存,但是并不是没有库存,表面上它是接一单,产一单,其实生产一直是持续进行的,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工厂,都是这种生产方式。绝对的定制化生产,也是有的,比如定制化的设备,造船厂,建筑公司,装潢公司,都是先接单,再生产,但是人家也是有生产计划的,比如装潢公司下面有很多工程队,设计师接单,公司会协调工程队,尽可能的让大家满负荷的工作。打散工的,就没有办法了,好几天才能接一单,有的人可能三年不开单,开单吃三年。个人可以这么干,但是全社会不能这么干,生产均衡性是工业化社会的基本生存规则。经济危机,就是因为不能实现生产的均衡,因为大家奔跑的速度不一样,所以一定有一个跑快的人,在他奔跑的某个阶段要停下来,在他停下来的这个时间,这些工人没有工作,只能回家等待,这个就是经济危机。你要论证这个市场经济效率最大化,但是这个世界的产能只能开70%,就不算效率最大化,要是不仅产能开70%,还只有70%的工人有工作,就更不算效率最大化了。为什么不能大家都跑一样快呢?两大部类的内部其实是可以做到的,这个就是马克思提出来的平均利润率规律,有人说,西方经济学讲究供需均衡,马克思主义这里,也是讲究供需均衡的,平均利润率规律就是用来调节供需均衡的。两大部类之间,就不行了,因为两大部类之间,没有一个平均利润率。为什么没有呢?因为两大部类之间的剩余价值率是不一致的。我就举个例子吧。我是生产设备的,我生产出来的10台设备,我只留1台,给你9台,这样你的规模就是我的规模的9倍。要算剩余价值率就是1:9,你生产鞋子的,你生产10双鞋,你自己留9双,给我一双,这样咱们两个的剩余价值率就是完全相等的了。现在,你要求我为你生产更简单的设备,过去1台,就相等于现在的2台,我的设备没有变化,所以剩余价值率不变,你的设备价值没有变化,但是数量变化了,用人就更多了,这样你再生产10双鞋子,就不能给我1双了,而是18双给我一双,这样剩余价值率就是1:18。因为剩余价值率不同,平均利润率也不同,这样发展就不均衡了,经济危机就来了。经济危机就是对供需均衡的否定。


        IP属地:吉林4楼2025-06-18 22:15
        收起回复
          叶兄真是勤劳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6-18 23:58
          收起回复
            自由市场经济,更准确的说,就是利润导向,整个社会的供需,是通过价格进行调整的,而价格的调整,涉及剩余价值的转移,如果一个企业转移来的剩余价值,不足以支持它的平均利润率,这个投资就不会被实现,所以自由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通过以利润导向的社会资源分配方式。例如,这个社会就两类人,两者之间生产的是不同性质的产品,第一种产品要求按资分配,第二种产品要求按劳分配,所以当这两类人交易的时候,就出现了矛盾,就是你交易的时候,你能不能让你的交易原则,最终满足各自的分配原则,也就是按资分配和按劳分配的原则是统一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两大部类的人均资本相等,这个做不到,就不能做到供需的均衡,为了实现供需的均衡,资本主义在原有的两大部类之外,新建立了均衡条件,就是我说的,服务业(消费)=农业+政府购买。因为你生产效率的提高,不断的破坏这个均衡条件,所以我们不断的用服务业和政府购买,去调整这个平衡,结果就是工业的比例越来越低。美国的发展,其实就是这个问题,别看它技术水平很高,但是制造业空心化。美国的衰落,也为中国提供了发展机遇,但是现在,我们中国也开始遇到了美国遇到的问题,现在印度又开始成为一个新兴工业国家。这个东西,是个市场经济的死结,就是每一个发达国家,最终都要面临工业的衰落。这种衰落是结构内生的,在市场经济中无解。


            IP属地:吉林7楼2025-06-19 07:30
            收起回复
              没有什么争议的,该争议的都结束了,大家都朝前,钱看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6-19 15:29
              收起回复
                用数学解释经济就是笑话,一个理性人假设就不成立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6-21 20: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