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取了tennis abstract网站的进攻指数这个指标,分析塞莱斯每一场大满贯决赛的进攻指数
加权进攻指数是用每一场的单场进攻指数x单场总分数相加,再除以所有场次总分数之和得到。
PS:进攻指数指的是球员的战术偏向攻或者磨,括号内是生涯进攻指数接近这个数字的球员,不代表这场比赛中塞莱斯的击球风格与这名球员相似(例如92年法网塞莱斯基本是大力磨长多拍,有机会再下手的策略,跟托莫的软磨不可同日而语,而且90年代初因为球拍科技原因,在没有发上球员参与比赛的情况下,回合数普遍要比现在长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达文波特的生涯进攻指数为44,与39也比较接近,而且塞莱斯98年之后没有进到大满贯决赛,而塞莱斯最后几年由于移动越来越差,打法也越来越“投胎”,进攻指数还进一步变高。这个分析基本印证了我之前的论断,塞莱斯遇刺前后打法大相径庭,从卡普里亚蒂式变为了达文波特式,基本上是强化版的卡普里亚蒂变成了弱化版的达文波特。
高达107的进攻指数差是什么概念,把郑钦文减掉107直接都变成沃兹尼亚奇了,这差距够不够直观?考虑到现役球员的进攻指数普遍高于塞莱斯那个时期的球员,把塞莱斯的数据加上30后再对标现役球员的话,相当于纳瓦罗爆改成了莱巴
加权进攻指数是用每一场的单场进攻指数x单场总分数相加,再除以所有场次总分数之和得到。
PS:进攻指数指的是球员的战术偏向攻或者磨,括号内是生涯进攻指数接近这个数字的球员,不代表这场比赛中塞莱斯的击球风格与这名球员相似(例如92年法网塞莱斯基本是大力磨长多拍,有机会再下手的策略,跟托莫的软磨不可同日而语,而且90年代初因为球拍科技原因,在没有发上球员参与比赛的情况下,回合数普遍要比现在长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达文波特的生涯进攻指数为44,与39也比较接近,而且塞莱斯98年之后没有进到大满贯决赛,而塞莱斯最后几年由于移动越来越差,打法也越来越“投胎”,进攻指数还进一步变高。这个分析基本印证了我之前的论断,塞莱斯遇刺前后打法大相径庭,从卡普里亚蒂式变为了达文波特式,基本上是强化版的卡普里亚蒂变成了弱化版的达文波特。
高达107的进攻指数差是什么概念,把郑钦文减掉107直接都变成沃兹尼亚奇了,这差距够不够直观?考虑到现役球员的进攻指数普遍高于塞莱斯那个时期的球员,把塞莱斯的数据加上30后再对标现役球员的话,相当于纳瓦罗爆改成了莱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