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
明明出在如此优越的环境里却诞生这样扭曲的心理,这难道不是才华自己想太多、想太纠结的自作自受吗?“才华差劲的性格所致”我想这是很多玩家对其的态度,但这里我想补充的是,才华的教育环境绝不是想的那么简单。
上面我提到,才华最开始的憧憬是针对“父母”双方的,但为什么到后面才华的模仿和憧憬基本都冲向了露娜呢?玩过游戏的都知道,就是因为“不锁门”事件,这件事一共带来了两个重大影响,对“设计”方面的我打算后面连同设计方面的心结一同解释,这里先带过,先讲讲对“认知”的影响——那就是“无法在父亲身上寻求父性”。

而无法在游星身上寻找的父性,转移向了“朝露娜寻找父性”。

对母亲寻求父性就算了,难道要对父亲寻求母性?并不是,反而是诞生了对父亲叛逆的对抗心。

对母亲是接近崇拜的憧憬,对父亲是不想依赖的反抗,从此刻开始隐藏的问题就开始浮现了——不仅寻求父性的对象是扭曲的,最该辅助孩子成长的母性都直接失位了(即便后面对瑠美姐的依赖和撒娇稍许缓解了母性的缺失,但是瑠美姐因身份限制了来访的次数,再加上更多是以姐姐的身份,究其根本是不可能完全解决的)。
亲情方面的缺失本就是一大问题了,但从春心线来看,才华的友情无疑也是重灾区


因身体的原因,不能在外面的世界正常玩耍,因头发的原因没有收获属于真正自己的朋友,在妹妹和仆人面前又必须要扮演“樱小路才华”而压抑自己的天性,这种处境与游星那种被物理压力囚禁的童年不同,更多的是“内心的孤独”。
最后再到教育,在露娜ASAS里两人是这么决定的:

现在站在二代的角度回看这段话简直了,不仅继承了露娜的性格,还要接受可以说悲剧级别的来自露娜的教育,而被托以人格品行方面的游星又被才华的叛逆心所拒绝,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啊。
那你这不是忽略那些来自周围的纯粹善意了吗?那当然不是,但是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长者方面看来无伤大雅、符合好意的事对孩子们就一定是有益的吗?这里我举两个个例子:“游星带才华参加过数次樱小路本家的赏樱会”和“亚十礼与红叶间的问答”。
游星带才华参加赏樱会的目的单纯大义而且正论——家人还是在能见面的时候见一见才好,晚了就会成遗憾。但是别忘了才华是导致露娜与本家破裂的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才华本来就对导致这样的原因的身份而自我厌恶,把他再带到一个,有大概率听到见到“对自己憧憬的母亲”或者,更进一步的说,“对那个导致如此的孩子”的中伤和诽谤,连身位外人的朔莉都感到如坐针灸的环境中真的会是一件好事吗?就明着写的这一次的结果来说,游星的好意却加剧了才华对人格的自我否认和自卑感。


亚十礼与红叶之间的对话就更不用说了,不经意的、毫无恶意的话语最终却演变成了一个孩子的枷锁。


楼主用这两件事来举例主要是想证明,哪怕是来自周边的纯粹好意也可能在客观层面上对孩子产生大相径庭的影响,就像游星特意不告诉才华自己特殊的出身,反而拉远了两人的距离,造成了才华的误解(认为父母的性格是生来具有早已定性,故而产生了遥不可及的羡慕憧憬,其实实际上两人的坚强反而是在特殊的环境下催生出来的)。
所以简单地认为“优渥的环境不可能诞生出这样扭曲的孩子”或是“接受众多好意的孩子却长歪了是孩子天生的性格使然”这种观点我认为并不可取的。一个人的人格与性格是个体与环境两方互相作用影响而形成的,不可以傲慢地归结为单独一方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