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月少女的礼仪吧 关注:67,022贴子:733,570

【剧情解析】近月2内核分析——“成人”的故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趁着补票近月2 steam官中版之际,楼主重温了一下这部对自己有特殊意义的启蒙作其中为了体验的铺垫与对比翻译,官中版发售前便顺便补票了了steam版的一代与理论(全线)和民汉版的二代(瑠美音线和亚十礼线),发售后到现在也是在官中版把包括以前完全没碰过的春心线在内全部线路体验完毕(然后再接上民汉版的2.1和2.2),感觉也算是能比较全面地看待这部作品了。
相比重温前对二代角色自8年前入坑时至今仍未消退的纯粹喜爱,在知识和理解能力大幅提升的现在,可以说对这部作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处在新的感动尚存余温的时期,却深感社区对近月系列的剧情解读和角色分析内容甚少(个人感觉大多存在于相关视频下分享灵感乍现的评论)遂作此贴,希望对二代(主要针对2本体,2.1和2.2作补充)做一个相对细致完善的总结与分析,分享分享自己的拙见。为尽量保证不过度解读的客观性,我会在附上解读对应游戏文本(民汉版和官方版综合采用)的图片,不会随便提出没有文本支持的设定。
欧豆豆才华君镇楼,欢迎各位吧u来一起讨论分享讨论心得


IP属地:广西1楼2025-06-17 15:58回复
    谈论起二代,社区一直以来的评价应该是“颇受争议”,诚然相较于外部矛盾突出的一代和理论来说,在情节的冲突设置上来说二代是远不如一代激烈的。
    造成这区别的根本原因,我个人认为,绕不开近月系列的主题——也就是贯穿近月012以及理论的那句写于一代开头的让所说的话:


    通完整个系列就会对这句话产生自然的共鸣,可以说“自己的意志”一直是近月系列探讨的大命题之一。一代里游星用爱融化了露娜的心防,用服装设计的梦想,改变了衣远的看法,改变了周遭的世界;理论里游星的意志和温柔感染了妹妹,感染了衣远,直到整个家族都受其影响进而改变。而体现意志的实物在近月里是用“衣服”这个意象表达的,所以近月里各个涉及服装展的线路的高潮情节都可以用“世界因一件衣服而改变”这句话概况。
    可以说,近月系列的内核都是对这句话的印证。但是,对这句话着重点的不同则会诞生故事情节设置的差异化。


    IP属地:广西2楼2025-06-17 16:00
    回复
      2025-08-02 01:00:3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的理解是:一代的内核重点就在于这句话的最后部分“梦想改变世界”,所以一代故事里,你可以很看到关于游星和露娜性格形成的过程都被迅速定好了(游星是序章里“为他人派上用场是幸福”,露娜用一章回忆写明“走上独立的决意”),两个人的人格早已在相见前就被各自所处的特殊环境里催化成熟了,故事的重点在于二人意志交汇产生的巨大化学反应,主线是“随之改变的世界”。
      而二代的内核重点则是这句话没被提及的前提部分——“意志的诞生”,可以说二代所探讨的重点就在于“自我意志”的诞生。可以说,故事的大部分时候,才华的人格和性格都是不成熟、未定型的,也因而故事的矛盾冲突由明显的外部压力转移到人物内心内部的纠结变化,而且这不仅仅是针对“才华的自我意志”,而其实是囊括二代大部分主角的(est、瑠美音、贾斯汀、梅宫等)。
      绝大部分的故事情节设置也是围绕此进行设计的,所以二代里的主线就是“才华心结的解决”,也花了大量篇幅来讲述“意志的诞生过程”,每条线都是近乎后1/3部分才开始展示“意志产生后所改变的世界”(所以才有后续加上2.1和2.2补充的骚操作吧)。
      作者明显想让观众感受体验的就是这种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变化,所以这也导致了我上面想说的一二代情节观感的差别。这也是为什么玩家会在二代里感觉游戏性上比一代更有攻略感、才华比游星更主动的原因,因为你不仅选择的是女主,更是选择了才华该如何成长的道路。
      众所周知,对人物心里那种细腻而纠结的描写(经典迷茫的青春感)也算是日本文学的经典领域了但一旦涉及到这种晦涩别扭的人物心理,再加上混杂着各种隐喻的哲学探讨,故事的直观“烈度”就会下降(所以这种描写通常出现在校园青春题材里,利用恋爱关系的复杂化来维持一定的观感),同样也众所周知地咱们这块的观众大多偏向大场面的宏伟叙事,对这种“格局小”的作品向来嗤之以鼻,所以社区现在对二代是这样褒贬不一的态度也是挺正常的(叠甲,没有评价是对错是错的意思)。
      总之我想点明的是二代与一代的不同的内核重点,所以不能简单用对一代眼光来品味这作,不然大多数的感觉都是徒增华崽又在哪方面不如他爸他妈了的失望。不过就我个人来说,没有延续一代和理论已有的大方向,东之助一转笔锋去写回这种更根本的方向来完善主题,我还是觉得挺新鲜与佩服的,就是Navel有点太想吃热饭了,方向是定了但内容方面还欠缺不少打磨


      IP属地:广西3楼2025-06-17 16:02
      回复
        关于作品的内核解释好了,对这作的视角和态度方面也算是陈述完了,铺垫结束后现在是进入本帖的正题,也就是“二代到底讲了啥”。
        前面我也提到了二代里的主线就是“才华心结的解决”,不同的线路也就对应了不同解决方法。当然谈到这个肯定绕不开“才华的心结到底是什么”和“才华的心结到底怎么来的(明明环境这么好)”,这俩个问题也是困扰了我很久,把全线都通了之后都快5、6刷的现在我才差不多算是理清楚了。
        首先我这里要给才华的心结定性:才华一共有两个方面的结——对“身份”的和对“设计能力”的,前者是才华内心的主要矛盾,所表达的主题都围绕此展开,而后者是前者的表面象征,前者解决了会带动后者的解决,后者的解开反映了前者的释怀——也就是设计的进步是内心成长意志成熟的象征。


        IP属地:广西4楼2025-06-17 16:02
        回复
          “身份”之笼
          如果我们从才华的身份入手,第一反应都是“那两位的儿子樱小路才华”,游星和露娜的优秀一代我们都已见证,在背景里也是反复提及他们的辉煌成就从学生时代延续至今。从客观来说,这个身份无疑是顶格的,樱小路家的“才”能和大藏家的“华”丽,由此结合诞生的结晶,任谁不羡慕?可是在作为被祝福降生的孩子背后也隐藏着与这份身份相伴的责任——与父母作比较(这点真是游戏内游戏外都有体现呢),被抱有超越父母的期望。
          这份期待本是人情世故、情理之事,可是在一件事后,这个身份逐渐转化为了对才华的枷锁——也就是才华幼时因白发而受孤立的事件。




          幼时才华的性格毫无疑问是软弱的,放弃自己认为为美的事物,用母亲的头发换来融进人群中的资格。但这样的行为无疑是对母亲的否定,因此而产生的愧疚,才华的思维开始走向“至少在其他地方做个孝顺儿子”,进而压抑自己作为孩童的天性


          而才华所指的孝顺则是,不愧对父母所赐的才能与天赋,要做不让父母蒙羞的、能超越父母的长子。也是从这里开始,“樱小路才华”这个身份还是成为才华自我束缚的枷锁,才华所做的事,都是为了将自己嵌合进这幅身份里,从日常的口癖、服装制作、学习游星的技能到为了超越母亲而参加菲利展,都是为了将自己嵌合进这幅身份里,要做像父母那样那“给予爱的一方”。


          同时掩饰自己的软弱,为了对抗因此而生的自卑感,为了不再体验那种被孤立的恐慌,才华创造并戴上了一个理想的“那两人的儿子”的形象的面具,游戏中时不时可以看到才华用这个完美无缺身份来对自己进行暗示,扮演这个不应存在任何的缺点的人格。在心理学上应该是说是情感表达障碍(Alexithymia)倾向,或适应性防御机制过度使用(如压抑、否认)。


          这种行为的目的是构建一个“理想的樱小路才华”人格面具来维持对自我的认同,隐藏那个真实脆弱的自己。
          但显然这是个不可能达成的、空想的完美形象。但一方面是对父母的愧疚,一方面是与自卑的对抗,两种心态相互作用之下,才华对优秀父母的憧憬逐渐演变成近乎偶像崇拜的模仿,“那对父母的儿子”这个身份也变成另一种求而不得的执念。
          而这种心态的最终阶段我们能在游戏中的另一位人物身上找到对应——“狂信徒”拉夫雷。


          IP属地:广西5楼2025-06-17 16:08
          回复
            “信徒的神”
            拉夫雷是没有才能吗?并非,对于拉夫雷才能衣远给出了如下的高度评价


            但这样的拉夫雷怀着对让的才能的尊敬,甘愿身居副职,但这个选择却也进一步完全地深陷进自己的信仰里.


            从近月0开始拉夫雷就已经在研究让平时的各种生活习惯了,到二代已经转变成了病态的模仿了,包括在开学典礼和日常对话中复述让的话,哪怕是意义不明的享乐也被当成具有深意的行为进行学习。


            拉夫雷因崇拜而把让的形象夸张成了如神一般,为了警示走在相似道路上的、把父母形象同样夸张化的才华,衣远特意做出了提醒。


            可以说,拉夫雷的形象就是才华如果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拒绝成长与自我人格的最终结果,虚伪的模仿无法诞生真货的魅力,假货终究是假的。


            IP属地:广西7楼2025-06-17 16:12
            回复
              “心结”
              才华或多或少是知道不成熟的自己可能走在这样的道路上的,但不成熟的他并没有真的走出这条路,在对他人的自述中,才华表露着自己有明显的个人意志和野心。



              注意这里我说的是“对他人的自述”,但正如前面我也提到过的,才华一直在带着面具压抑真实的自己,所以这里所说的话并不坦率,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装腔作势、虚张声势。
              才华真的是因为自己的意志、为了自己野心而执着于菲利展吗?这点全游钦定鉴识眼max的理想奈是这么说的。

              答案是肯定的,理想奈早已看出才华不是凭借自己的意志做出选择、做出行动的。才华一直是为了贯彻“不辜负樱小路才华这个身份”这一点而做,而并不是“我想那么做”而做。
              甚至从这一点上扩展解读的话,理想奈对才华的嫌恶除了延续对露娜游星复杂的感情以外,还有一点是在对方身上看到了当年自己的影子,那个同样软弱、同样被孤立、同样娇生惯养没有意志的自己,也就是理想奈经常说的“同类相斥”(连爱好是看到喜欢的人露出困扰表情这种扭曲都出奇一致呢)

              那才华对菲利展出演梦想的执着究竟为何?在est线里,被梅宫逼上绝路,退无可退的才华才真正坦率地直面自己的内心,道出真诚:


              对软弱的自己的否认,对成不了“樱小路才华”的愧疚与不甘,囿于身份的枷锁最终盖过了自我的意志,演化成了对模仿母亲出展、模仿母亲闪耀的执念。
              才华对露娜的复杂感情可以在与另一个天才梅丽尔相伴的角色身上窥得一二——凯特琳。

              就如飞蛾扑火一般,哪怕会自取灭亡也受那种闪耀所吸引,又同才华无法对付的太阳一般,只可在近处远观,却永远求而不得。这里的心态像哲学里尼采的“超人”论:“他本来应该成为但却成为不了的那个自己,而可恶的凡人和庸人却是他很不幸不得不成为的人”。
              最终“樱小路家的长子樱小路才华”的身份演化成了束缚的枷锁,这也就是我所说的第一个心结,对“身份”的心结,最终的表现形式就是“对菲利展出演的执着”,进而引出了游戏内的主线——“解开心结”,进而表达“诞生意志,收获成长”。
              如何解决这对菲利展的执念就是所有线路的共同目标,最终不同解决方法带来不同的心态变换(也就是自我意志)就对应着各个线路的真正的区别。
              才华的心理成长是一段从“压抑性人格”到“整合型人格”的旅程,他的故事不仅仅是恋爱剧本,更是一则关于个体如何在社会期待与真实内心之间寻求平衡的心理叙事,是一种从社会角色中挣脱,寻找真实自我的“心理解放”的隐喻。



              IP属地:广西8楼2025-06-17 16:18
              回复
                “环境”
                明明出在如此优越的环境里却诞生这样扭曲的心理,这难道不是才华自己想太多、想太纠结的自作自受吗?“才华差劲的性格所致”我想这是很多玩家对其的态度,但这里我想补充的是,才华的教育环境绝不是想的那么简单。
                上面我提到,才华最开始的憧憬是针对“父母”双方的,但为什么到后面才华的模仿和憧憬基本都冲向了露娜呢?玩过游戏的都知道,就是因为“不锁门”事件,这件事一共带来了两个重大影响,对“设计”方面的我打算后面连同设计方面的心结一同解释,这里先带过,先讲讲对“认知”的影响——那就是“无法在父亲身上寻求父性”。

                而无法在游星身上寻找的父性,转移向了“朝露娜寻找父性”。

                对母亲寻求父性就算了,难道要对父亲寻求母性?并不是,反而是诞生了对父亲叛逆的对抗心。

                对母亲是接近崇拜的憧憬,对父亲是不想依赖的反抗,从此刻开始隐藏的问题就开始浮现了——不仅寻求父性的对象是扭曲的,最该辅助孩子成长的母性都直接失位了(即便后面对瑠美姐的依赖和撒娇稍许缓解了母性的缺失,但是瑠美姐因身份限制了来访的次数,再加上更多是以姐姐的身份,究其根本是不可能完全解决的)。
                亲情方面的缺失本就是一大问题了,但从春心线来看,才华的友情无疑也是重灾区


                因身体的原因,不能在外面的世界正常玩耍,因头发的原因没有收获属于真正自己的朋友,在妹妹和仆人面前又必须要扮演“樱小路才华”而压抑自己的天性,这种处境与游星那种被物理压力囚禁的童年不同,更多的是“内心的孤独”。
                最后再到教育,在露娜ASAS里两人是这么决定的:

                现在站在二代的角度回看这段话简直了,不仅继承了露娜的性格,还要接受可以说悲剧级别的来自露娜的教育,而被托以人格品行方面的游星又被才华的叛逆心所拒绝,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啊。
                那你这不是忽略那些来自周围的纯粹善意了吗?那当然不是,但是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长者方面看来无伤大雅、符合好意的事对孩子们就一定是有益的吗?这里我举两个个例子:“游星带才华参加过数次樱小路本家的赏樱会”和“亚十礼与红叶间的问答”。
                游星带才华参加赏樱会的目的单纯大义而且正论——家人还是在能见面的时候见一见才好,晚了就会成遗憾。但是别忘了才华是导致露娜与本家破裂的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才华本来就对导致这样的原因的身份而自我厌恶,把他再带到一个,有大概率听到见到“对自己憧憬的母亲”或者,更进一步的说,“对那个导致如此的孩子”的中伤和诽谤,连身位外人的朔莉都感到如坐针灸的环境中真的会是一件好事吗?就明着写的这一次的结果来说,游星的好意却加剧了才华对人格的自我否认和自卑感。


                亚十礼与红叶之间的对话就更不用说了,不经意的、毫无恶意的话语最终却演变成了一个孩子的枷锁。


                楼主用这两件事来举例主要是想证明,哪怕是来自周边的纯粹好意也可能在客观层面上对孩子产生大相径庭的影响,就像游星特意不告诉才华自己特殊的出身,反而拉远了两人的距离,造成了才华的误解(认为父母的性格是生来具有早已定性,故而产生了遥不可及的羡慕憧憬,其实实际上两人的坚强反而是在特殊的环境下催生出来的)。
                所以简单地认为“优渥的环境不可能诞生出这样扭曲的孩子”或是“接受众多好意的孩子却长歪了是孩子天生的性格使然”这种观点我认为并不可取的。一个人的人格与性格是个体与环境两方互相作用影响而形成的,不可以傲慢地归结为单独一方的责任。


                IP属地:广西9楼2025-06-17 16:27
                收起回复
                  2025-08-02 00:54:3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一个心结讲的差不多了,第二个结这后面会陆续更
                  欢迎觉得本帖还算多少有点参考价值的各位吧u催更,也更欢迎各位也发出问题相互探讨完善


                  IP属地:广西10楼2025-06-17 16:28
                  回复
                    支持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6-17 16:55
                    回复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6-17 18:23
                      回复
                        这图乍一看我还以为是朝日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6-17 18:26
                        回复
                          cy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6-17 18:29
                          回复
                            大佬牛逼,顶一下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6-17 18:46
                            回复
                              2025-08-02 00:48:3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顶一下


                              IP属地:青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5-06-17 18: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