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度五颗星
风景四星半
危险四星半
推荐指数三星
体力一般的绝对不建议反穿,更不建议夜爬。
背着二十多斤的登山包一点四十五从海拔五七八出发(手表上的海拔高度起点可能与标准有偏差,但垂直高度不会错)一小时十分钟超过一点二十和十二点出发的几个驴团,两小时超过几批十点出发的,海拔约一千三百米,此时左脚抽筋。
一千四百零八米右脚也抽筋。三小时左右超过八九点出发的几个,碰巧的是在站台等动车和人聊天时,边上一个女的冷不防说她就是那个八点钟的。大约四个小时光景超过了一个六七点钟出发的。然后没多久就下了小雨大雨,一路泥泞寸步难行。脚与手交替着抽筋。海拔一千六百米以后基本就是无穷无尽的上坡下坡下坡上坡,两天都淋透了雨,裤子湿漉漉的黏在双腿上阻碍着抬腿,还不住的往下滑,走几步不时又要艰难的使劲拎拎裤子,因为有登山包和雨披碍着。防水裤厚了点,也觉得没必要,所以没穿过来。然后雨水就顺着裤子直接灌进鞋子里面去。防水鞋就成了容器,不防水还好,现在每一步都踩在水里,脱了又倒不出来。里面一摊水外面一层泥,每只鞋子起码重了半斤。然后多功能雨披不是被风吹的歪七倒八遮眼蒙脸,就是被自己踩脚,就这么费劲的前行。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把多功能雨衣扔了,功能越多越不好用。还是质量好点的一次性雨衣管用。对于那些没见过多少山峦没见过云海,高山草甸的人来说可能会抓狂,兴奋不已狂拍照片。对我来说就是寻常的东西,无非这草甸大了点,十万亩,看不到头。第一天看到还有兴趣拍照第二天什么都懒得看了,满山的雨雾绿色间一路的乱石,淤泥,杂草,黑水,悬崖。悬崖很隐蔽,不像别处光秃秃的显而易见。这里的更危险,绝大多数都悄悄的藏在草丛云雾下。又是无穷无尽的上坡下坡,泥泞。绝望坡果真名不虚传。让人进退两难。其实反穿是进退维谷,前面看不到尽头,来时的路又越来越远。最聪明的就是我在半小时多碰到那几个撤退的。那时就知难而退就像股票在最初下跌时果断止损,而不会越跌越低越套越深。人都需要量力而行。这个地方实在太疯狂,户外爱好者对它的热衷就像西藏那些信徒对佛教的痴迷膜拜。不少路段都是一串串的人,凌晨到深夜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有人在走!白天有人走天黑有人走,晚上七八点钟十来点钟十一二点钟还有人在走。我在帐篷里一夜没睡。听到零点四十分还有人走过,其中有女的,两点三还是有人走,有的就一个人。一直到天明,然后继续。二十四小时就这样循环。

风景四星半
危险四星半
推荐指数三星
体力一般的绝对不建议反穿,更不建议夜爬。
背着二十多斤的登山包一点四十五从海拔五七八出发(手表上的海拔高度起点可能与标准有偏差,但垂直高度不会错)一小时十分钟超过一点二十和十二点出发的几个驴团,两小时超过几批十点出发的,海拔约一千三百米,此时左脚抽筋。
一千四百零八米右脚也抽筋。三小时左右超过八九点出发的几个,碰巧的是在站台等动车和人聊天时,边上一个女的冷不防说她就是那个八点钟的。大约四个小时光景超过了一个六七点钟出发的。然后没多久就下了小雨大雨,一路泥泞寸步难行。脚与手交替着抽筋。海拔一千六百米以后基本就是无穷无尽的上坡下坡下坡上坡,两天都淋透了雨,裤子湿漉漉的黏在双腿上阻碍着抬腿,还不住的往下滑,走几步不时又要艰难的使劲拎拎裤子,因为有登山包和雨披碍着。防水裤厚了点,也觉得没必要,所以没穿过来。然后雨水就顺着裤子直接灌进鞋子里面去。防水鞋就成了容器,不防水还好,现在每一步都踩在水里,脱了又倒不出来。里面一摊水外面一层泥,每只鞋子起码重了半斤。然后多功能雨披不是被风吹的歪七倒八遮眼蒙脸,就是被自己踩脚,就这么费劲的前行。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把多功能雨衣扔了,功能越多越不好用。还是质量好点的一次性雨衣管用。对于那些没见过多少山峦没见过云海,高山草甸的人来说可能会抓狂,兴奋不已狂拍照片。对我来说就是寻常的东西,无非这草甸大了点,十万亩,看不到头。第一天看到还有兴趣拍照第二天什么都懒得看了,满山的雨雾绿色间一路的乱石,淤泥,杂草,黑水,悬崖。悬崖很隐蔽,不像别处光秃秃的显而易见。这里的更危险,绝大多数都悄悄的藏在草丛云雾下。又是无穷无尽的上坡下坡,泥泞。绝望坡果真名不虚传。让人进退两难。其实反穿是进退维谷,前面看不到尽头,来时的路又越来越远。最聪明的就是我在半小时多碰到那几个撤退的。那时就知难而退就像股票在最初下跌时果断止损,而不会越跌越低越套越深。人都需要量力而行。这个地方实在太疯狂,户外爱好者对它的热衷就像西藏那些信徒对佛教的痴迷膜拜。不少路段都是一串串的人,凌晨到深夜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有人在走!白天有人走天黑有人走,晚上七八点钟十来点钟十一二点钟还有人在走。我在帐篷里一夜没睡。听到零点四十分还有人走过,其中有女的,两点三还是有人走,有的就一个人。一直到天明,然后继续。二十四小时就这样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