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吧 关注:931,517贴子:12,288,258
  • 5回复贴,共1

三国战绩汇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主要列举史书上有记载的战斗,比较有说服力
那种类似逃亡途中被毛贼追杀啥的就不列举了,没什么说服力,三家手上任意一个猛将,都不可能真的打得过100个训练有素的普通战士,逃窜是必然的。


IP属地:云南1楼2025-06-16 10:49回复
    楼主会列出双方军力对比等直观因素,然后比较其均势胜率、劣势胜率、优势胜率
    一场大战役中,除非明确到将领级对比,不然不会列出大战役中的小战斗


    IP属地:云南2楼2025-06-16 10:52
    回复
      2025-11-14 21:27:4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曹操:
      起底为骑都尉,受过古代军事教育;
      1.颍川讨黄巾
      曹操(1000-2000人,精锐骑兵,无史料,按照骑都尉标准),黄巾(十万人,考虑黄巾主力败乱缺少历史依据,实际交战人数可能不足一万,农民军),对比衡量为均势战斗
      结局:曹操大胜,无重大人员斩获
      2.荥阳之战
      曹操(5000人,其中3000为卫兹步兵,2000为基础班底步兵),徐荣(约一万人,无记载,按照东汉中郎将标准,精锐骑兵),对比为劣势战斗
      结局:曹操惨败,部将卫兹战死
      3.青州黄巾
      曹操(初不到1000,后收拢鲍信残部及州郡兵,约一万人,无充足史料记载,步兵,此时不算精锐),黄巾(约30万战士,但是分散不集中,农民军),长期多次战斗,对比为劣势战斗
      结局,曹操获胜,收编大量黄巾
      4.徐州之战(陶谦)
      曹操(数万兵力(资治通鉴),精锐步兵),陶谦(四万(后汉书),一说十余万但实际控制兵力不足,臧霸等不听指挥,且分散并包含后勤人员,郡兵级,步兵);由于陶谦据城防守,对比为均势
      结局:曹操大胜,攻下彭城,且数次屠城
      PS:大概就是这次诸葛亮叔叔带他跑路的
      5.兖州之战(吕布)
      曹操(2万,残余守军不到一万——资治通鉴;收拢残余兵力、回援兵力万余——魏书;宗族支持人数不明,步兵,部分精锐);吕布(近3万——魏书,步兵+部分精锐骑兵),由于曹操遭遇背叛+被偷袭,对比为劣势
      结局:曹操大胜,击退吕布部
      6.迎接天子
      曹操(不足万人——魏书,精锐步兵+骑兵),杨奉等(十余万,战斗人员比例不明,且内部分裂极其严重,步兵+骑兵),对比为劣势
      结局:曹操大胜,成功迁都并控制天子
      7.宛城之战
      曹操、张绣均无史料记载兵力,根据三国志——贾诩传中的记录,张绣直接放弃正面作战,可见兵力上差曹操太多,令其放弃抵抗;当然后面反叛突袭,对比为大优胜势;
      结局:张绣降而复叛,曹操大败,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部将典韦战死。
      8.下邳之战(吕布)
      无史料记载双方兵力,仅记载了行为,根据三国志记载,曹操“堑围”了吕布月余,说明其军事力量、后勤力量均远超吕布,认定为大优胜势;
      结局:吕布部将反叛被杀,曹操大胜,获得新部将三人组+张辽等
      9.徐州之战(刘备)
      无史料记载双方兵力,根据魏书记载,曹操率骑兵突袭,“备大惊,弃众而走”,可见刘备实际掌控的兵力非常有限,完全不具备对抗能力,判定魏曹操大优胜势;
      结局:三人组损失2人,关羽叛后被俘,复降,曹操大胜。
      10.官渡之战
      袁绍(精锐步兵十万余,精锐骑兵一万余,见后汉书、资治通鉴,三国志则记载58000精锐步骑),曹操(阿瞒传记录兵不满万,被认定为机动力量,不包含多地守军,且三国志记载白马一战袁绍损失骑兵五千余;综合认定为3-4万精锐,含步骑),曹操大劣势
      结果:曹操大胜,袁绍损失八万部队(史料记载但普遍认为夸张),颜良文丑及守粮大将淳于琼等被杀,田丰被赐死,沮授被杀,获得高览、张郃、许攸。


      IP属地:云南3楼2025-06-16 12:43
      回复
        11.仓亭之战
        袁绍、曹操双方兵力无史料记载,考虑距离官渡之战仅一年且曹操主动出击,暂认定双方军力差异不大,为均势;
        结果:曹操大胜,袁绍随即病死,子孙陷入内乱。
        12.白狼山之战
        乌桓、曹操具体兵力无史料记载,《阿瞒传》记载“车重在后,被甲者少”,证明交战前期可能略有脱节;《后汉书》称乌桓联军“众甚盛”,判定为曹操劣势。
        结果:曹操大胜,收获降兵等二十多万。
        13.长坂坡追击战
        曹操(5000骑兵),刘备不详,考虑三国志记载其曾令张飞带二十骑断后,可见兵力过于薄弱,曹操为胜势。
        结果:曹操大胜,刘备败逃。
        14.赤壁之战
        曹操(约二十万,含荆州降兵),孙权三万,刘备二万;判断为曹操大胜优势;
        结果:曹操战败损失惨重,失去了有生之年一统天下的机会。
        15.江陵之战
        曹操(曹仁,约一万,且无援军),周瑜刘备联军约3万,判定为劣势
        结果:曹仁败退襄樊,荆州只剩一个襄樊在手。
        16.关中之战
        马超&韩遂(资治通鉴记十万),曹操(未记载,根据前期受挫情况及多次迂回失败,认定兵力少于马超联军),劣势。
        结果:曹操离间马超韩遂大胜,西凉势力瓦解。
        17.汉中之战(张鲁)
        张鲁(阳平关部队数万),曹操(兵力无记载,考虑张鲁政权在长期与刘璋对峙中表现有一定的侵略性,曹操兵力应当强于张鲁部才能令其固守),优势。
        结果:曹操奇迹般的获胜,获得汉中;其中发生了张郃入巴西败于张飞事件。
        18.汉中之战(刘备)
        刘备(未明确记载,按照人口规模兵力极限约10万);曹操(无明确记载,根据当地守军及援军情况,大概约10万),且刘备攻曹操守,算优势
        结果:曹操惨败,损失汉中全境,大将夏侯渊。
        19.襄樊之战
        刘备(关羽军约3万),曹操(约6.5万,其中于禁+曹仁四万人;后续徐晃约2.5万人),且刘攻曹守;
        结果:曹军战败,但由于支援及时,关羽不能取得更大战果;吴背盟偷袭关羽后,曹军利用叛徒手下了上庸郡。


        IP属地:云南4楼2025-06-20 15:01
        收起回复
          总结:
          曹操列出的战斗19场,其中胜势8场,胜4场;均势3场,胜3场;劣势8场,胜6场
          曹操在均势和劣势表现都非常良好,劣势失利的两次战斗其实都没有明显犯错行为,纯硬实力不足;但是我强敌弱的时候总是膨胀乱搞


          IP属地:云南5楼2025-06-20 15: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