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吧 关注:241,406贴子:1,370,393
  • 5回复贴,共1

汽车业完全被蓄意抹黑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汽车业这几年的成绩可以用辉煌来形容都不为过,但到现在还有人质疑新能源车产业的持续性。七八年前,美国同价位的车品质普遍优于国内的车,现在完全反过来,美国市场上卖的车放到国内根本卖不出去,各种配置简陋性能落后,国内十万的车卖到美国至少能卖二十万。
在这种成绩面前,什么账期,什么压榨员工这种问题都可以忽略不计了,而这其中大半都要归功于比亚迪。长城汽车那个狗屁董事长,他自己公司的车卖不出去,就大放厥词。这五年来,没有一个任何行业能有汽车业这样取得如此巨大的突破。比亚迪这样的公司再来十个,中国就是无可争议的世界老大。
说到这里,肯定有杠精说,美国人工资购买力还是比中国人强,那汽车毕竟是工业品,通常情况下全世界是统一价,如果美国人花在买车的钱占收入比例比中国还高,那美国可以解体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6-15 12:37回复
    转自平原公子
    看了一圈2025重庆汽车论坛上各路神仙的发言,感觉真的很离谱。
      一大帮人根本没有从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出发,也不是从中国汽车消费者的利益出发,而是从自家的一己私利出发,捍卫的是自己的利益和当前不公正的国际秩序。
      有人说“产能过剩”,简直是在配合美国对我们的无理指责,妈的,到底是谁产能过剩?2025年第一季度世界车企销量前三是丰田、大众、起亚,前十里面只有比亚迪和吉利是中国企业……日系、德系、美系霸占世界市场几十年,到现在还有极大的优势,为什么不说它们“产能过剩”?

      有人说“重复建设”,麻的,日本、德国、美国汽车“重复建设”了大几十年,各路不同的合资公司、厂子年复一年生产千篇一律的换皮车,完全没有技术进步,属于超低水平重复建设,浪费世界资源……怎么几十年来没有看到你们对外资和国外品牌呲个牙?
      还有人说“价格战”,麻的,你要不把眼睛挖了,用良心看一看到底是谁先发动价格战的?咱们自己国家科技进步、全产业链、规模化降低了成本,让车子变得便宜了,这不是什么狗屁价格战,这是一分钱一分货……随着国产新能源的崛起,日系、德系、美系哪个不在大降价?十几年来,BBA的主流车型价格都腰斩了,丰田本田的家用车价格也砍去了一大半,现在宝马五系26万起,路虎揽胜发现只要19.6万起……你给我翻译翻译,到底是谁TM的在打TM的价格战?
      还有人扯TM的什么“过度内卷”,麻的,好像没有国产自主品牌,合资车企给别人当韭菜地的时候就不内卷一样,大众、丰田、本田、宝马、奥迪哪个不是在国内到处建厂,大众还分南北大众,丰田也分南北丰田,出了一大堆乱七八糟换汤不换药的车子,收割了几十年的智商税,绝大多数利润都被这些国外车企的本国总部拿走了,既没有增加就业,也没有拉动产业链发展,连车屁股上的标都要从国外进口……巨大的利润只养肥了德国人、日本人和少量国内高管,咱们国家的汽车产业只能分点残羹冷炙,那时候给洋人当走狗都要挤破头……那个时候,你们TM的怎能不骂“过度内卷”?
      有人形容,这是“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
      TM的,六大门派是什么好东西吗?按照小说的设定,当时蒙古入侵中原,异族统治华夏,天下苍生水深火热……当时独立抗击蒙元、试图驱除鞑虏的是谁?正是明教以及旗下一干义军。
      六大门派号称名门正派,不去打击真正外来侵略者、残暴统治者,却联合起来,矛头指向真正抗击外敌的英雄,而且是趁着明教主力在外作战的时候,偷袭光明顶总部……这是什么行为?
      今天汽车圈也一样,不敢对真正的剥削者、垄断者宣战,却对自己不断崛起、挑战丰田大众旧秩序的同胞企业群起而攻之,上纲上线,甚至试图借舆论的力量,曲解政策,拉大旗做虎皮,试图将其彻底扼杀。
      为了内斗,甚至不惜牺牲国产汽车崛起以来的大好形势,干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依我看,这根本不是什么“六大派围攻光明顶”,而是汽车产业的“皖南事变”。


    IP属地:上海2楼2025-06-20 14:31
    回复
      2025-08-01 21:06:5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日本车,德国车技术先进,占领的是全球市场啊。
      而且哪怕占领的是全球这么大的市场,人家的车企还是针对不同的消费档次来合理瓜分市场的。
      德国汽车行业这么先进发达,也只有奔驰,宝马,奥迪,大众,四个知名车企。而且还是针对不同的消费档次。
      奔驰,宝马主打高端市场。奥迪主打中端市场。大众主打低端市场。所以远没有内卷。
      日本也是如此,日本的汽车行业也先进发达,但也只有丰田,本田,日产三个知名车企。并且也是针对的不同消费档次。
      中高端是丰田,本田。低端是日产。所以也没内卷。
      德国,日本这样的车企强国,才三四个龙头车企,而且还是面向的不同消费档次,更是占据的是全球市场,所以人家就压根没有内卷。
      哪怕是汽车行业不如德日的美国,人家的电动车企业也就特斯拉一家车企。所以也不可能内卷。
      但看中国品牌自主的车企,市场也就主要是国内市场,而且主要也都是面向中低端的品牌,但却有多少车企??这样能不内卷??


      IP属地:重庆3楼2025-06-20 20:25
      收起回复
        汽车行业没错,是国补政策把事情搞坏了。


        IP属地:浙江4楼2025-07-03 14: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