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4届的考生,高考小三科出现了太大的失误,高三小三科基本稳定在240到250之间,结果去年物理难度一上,没适应过来,化学和地理也比平常低几分,但也算误差范围内吧。主三科的分数算是和平常差不多,但还是有失误的地方。平常各种模拟考都能超特控线十几分,最差也只是刚好到特控线,没想到高考拉了坨大的 只有500分。
我高三很摆烂,高三算是我高中三年最摆的一年,晚自习开始前必须先玩半小时手机,当时想着做完作业就算了,但是当时基本不做数学,有点抗拒吧,想着高考考个90分差不多了,以至于浪费了不少刷题的时间。现在看来确实活该考这么差。而且当时网上还流行什么24届是最具松弛感的一届,我还真的信了。。
然后高考就炸了,平常四百多分的人考到五百多,不少比我差的统统比我高,内心的落差感一下就起伏起来了。想起当时填志愿时的场景,只想着说随便填吧,有个公办本科读就行,毕竟这个分数没有任何选择,只有被选择的份。。
总之上一年都处于懊悔和痛苦中,又不敢和父母提起复读,毕竟当时其实已经尝试去老家的学校复读了一周,但由于某些原因就没继续。现在上着一个省内垫底的公办,读着一个垃圾且不感兴趣的专业,转专业也没把握住,天天听着班主任给我们画大饼,只感觉未来毫无希望。上一年也处于一个懊悔与痛苦的状态,无数次想着退学去报26届的高考,但就是怕父母不同意,还有亲戚和同学的闲话,怕说我反复无常。
前几天我鼓起勇气和我爸说了这件事,没想到他也是非常后悔我去读这个本科,想着如果当初坚持让我复读,会不会结果不一样。
现在我有机会可以去复读了,但却发现复读的意愿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看着这高考题每年都变革,我怕适应不了。我怕隔了一年重新捡起知识很困难。我怕落后同龄人两年,如果我去复读,意味着我24岁才本科毕业。我怕亲戚对我的闲言碎语,毕竟我亲戚当时对我复读就不是很满意的。我怕再来一年,成绩就提了个二十几分。又或许是大学这一年已经把我的惰性给养起来了,才导致我复读的意愿松动。但是,我内心依旧十分不甘心。。
总之,我现在内心十分纠结,我想看看我复读的朋友提了多少分,我再决定要不要我复读。我朋友基础比我还差,如果提的多,那我就去读吧,同时,也想问一下8u的意见

我高三很摆烂,高三算是我高中三年最摆的一年,晚自习开始前必须先玩半小时手机,当时想着做完作业就算了,但是当时基本不做数学,有点抗拒吧,想着高考考个90分差不多了,以至于浪费了不少刷题的时间。现在看来确实活该考这么差。而且当时网上还流行什么24届是最具松弛感的一届,我还真的信了。。
然后高考就炸了,平常四百多分的人考到五百多,不少比我差的统统比我高,内心的落差感一下就起伏起来了。想起当时填志愿时的场景,只想着说随便填吧,有个公办本科读就行,毕竟这个分数没有任何选择,只有被选择的份。。
总之上一年都处于懊悔和痛苦中,又不敢和父母提起复读,毕竟当时其实已经尝试去老家的学校复读了一周,但由于某些原因就没继续。现在上着一个省内垫底的公办,读着一个垃圾且不感兴趣的专业,转专业也没把握住,天天听着班主任给我们画大饼,只感觉未来毫无希望。上一年也处于一个懊悔与痛苦的状态,无数次想着退学去报26届的高考,但就是怕父母不同意,还有亲戚和同学的闲话,怕说我反复无常。
前几天我鼓起勇气和我爸说了这件事,没想到他也是非常后悔我去读这个本科,想着如果当初坚持让我复读,会不会结果不一样。
现在我有机会可以去复读了,但却发现复读的意愿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看着这高考题每年都变革,我怕适应不了。我怕隔了一年重新捡起知识很困难。我怕落后同龄人两年,如果我去复读,意味着我24岁才本科毕业。我怕亲戚对我的闲言碎语,毕竟我亲戚当时对我复读就不是很满意的。我怕再来一年,成绩就提了个二十几分。又或许是大学这一年已经把我的惰性给养起来了,才导致我复读的意愿松动。但是,我内心依旧十分不甘心。。
总之,我现在内心十分纠结,我想看看我复读的朋友提了多少分,我再决定要不要我复读。我朋友基础比我还差,如果提的多,那我就去读吧,同时,也想问一下8u的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