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买了好几个月了,聊聊训练和比赛感受
感觉本a训练强,sa比赛强,我发现弹性强的球拍搭配外套的话,训练感觉都没那么强,sa偏向外置,训练的时候因为发力更小,打的更轻,旋转重要性本a体现比较明显,过去的球,比较下扎带一点拐,对面失误率感觉更高,比较容易接下网和出界,并且用本a这个失误率不管是对攻对拉之类的很低,训练的时候。
sa感觉训练的时候对攻对拉,感觉速度比较快,回合明显少很多,但是对手如果反应慢接的也不舒服,感觉容易被顶到,接飞,对手反应快,接的相对比本a更舒服,球更正一些好借力打回来。
对拉时候sa会有一种发空感觉,应该桐木大芯问题,本a感觉底劲强,但是实际上球质还是差很多的,sa球质明显高出很多,不是一点点。
但是比赛之后发现两个板子反过来了,本a如果不打落点,很容易被对手接回来,因为球拉过去旋转是很强下扎,但是线路短,但是对手反应时间也长,对手接上升后期晚点随便防,本a还有遇到问题就是,相持时候因为过去球慢,对手有的时候好做动作,就是更容易被对手反拉回来,要么感觉很轻松就碰了回来。
本sa打落点难度更大一点,但是在发抢,抢攻穿透力非常强,过去球很顶下扎和拐(后面两个相对本a没有那么明显),按照乒乓球话来说就是有杀板的球拍,就是只要抢攻,基本上很容易一板过,并且配合d05sa这个球拍在内置里面出球速度也很快,相持的时候很容易顶住对手对手不好做动作进行反拉,只能碰,就是我方的进攻机会更多,对手很容易被动贴防,然后我继续反撕一板。
搓球方面,本a更转,本sa更快更容易冒高,手感方面本a和纯木差不多,sa感觉像外置纤维,舒适度手感本a更高,正手贴防sa容错更高,因为弹性更大原因接轻球不容易出现托一板的情况本a很容易出现,拉球本a高,本a整提容错率更强,sa比赛感觉上限更高一点,我觉得核心原因是这个速度和质量比本a高了不少。
发球本a更转,本sa发球快
这两个拍子都有用,目前打sa多,本a休闲的时候用,打着感觉舒服,打比赛sa胜率更高不少,本a比赛问题感觉是正手太弱,不打落点容易被人反拉。
我觉得比赛打球通常来说比训练打的更重,并且发力也更大速度更快,才可以看出底板上限,比如说底板有没有杀板,这个非常重要,sa有一种情况就是遇到对手发特别特别软的球,优势可能是不如本a,但是这种球正常比赛特别少,因为速度太慢,基本都是上旋下旋,不转有点速度的,过来的球基本都有点重量,然后搓球,也有重量的,很好合上力去拉。
因为正常打对攻对拉很少练那种前三板需要多球,对攻和对拉其实看不出底板强度,越弹板子并且胶皮也弹,外套,通常来说训练更弱,前三板训练更能看出底板强度,比赛最能检验。
想起继科说过的话:底板对拉对攻不好试出来底板好坏,要比赛、气候、场地等才能试出来。
这个底板参考很多人建议2000去打,并且建议控制和发力好的去打,我的发力还不错,最早我打的是外置黄方碳桧木小板面很吃发力,练出来的,我个人感觉有张本体格就能打,或者打法和美和差不多也行。
配置方面本A是88g,salc91,都是d05,本a感觉太轻了不行,至少90g才好打,狂飙版本也打过朋友的,不是很建议,尤其是本a。
做个总结:本a底板主要是舒服容错率下限底板,正手不强,适合变线打落点近台打法反手好的人打,适合练球休闲打着舒适;本sa上限高适合比赛,有杀板,适合追求上限速度、暴力、兼顾一点旋转稳定性(蓝芳碳天生比黄稳定,黄更暴力一点更弹一点)近台打法。本a和salc因为大板面,圆的板面,相对于长板面(侧旋强),和小板面,优势就是容错率很高旋转更强球下扎,非常适合近台上升期搏杀正反手反撕和贴防,反手不弱,缺点就是出球更慢质量更低,d05或者涩套能弥补了这个劣势。


感觉本a训练强,sa比赛强,我发现弹性强的球拍搭配外套的话,训练感觉都没那么强,sa偏向外置,训练的时候因为发力更小,打的更轻,旋转重要性本a体现比较明显,过去的球,比较下扎带一点拐,对面失误率感觉更高,比较容易接下网和出界,并且用本a这个失误率不管是对攻对拉之类的很低,训练的时候。
sa感觉训练的时候对攻对拉,感觉速度比较快,回合明显少很多,但是对手如果反应慢接的也不舒服,感觉容易被顶到,接飞,对手反应快,接的相对比本a更舒服,球更正一些好借力打回来。
对拉时候sa会有一种发空感觉,应该桐木大芯问题,本a感觉底劲强,但是实际上球质还是差很多的,sa球质明显高出很多,不是一点点。
但是比赛之后发现两个板子反过来了,本a如果不打落点,很容易被对手接回来,因为球拉过去旋转是很强下扎,但是线路短,但是对手反应时间也长,对手接上升后期晚点随便防,本a还有遇到问题就是,相持时候因为过去球慢,对手有的时候好做动作,就是更容易被对手反拉回来,要么感觉很轻松就碰了回来。
本sa打落点难度更大一点,但是在发抢,抢攻穿透力非常强,过去球很顶下扎和拐(后面两个相对本a没有那么明显),按照乒乓球话来说就是有杀板的球拍,就是只要抢攻,基本上很容易一板过,并且配合d05sa这个球拍在内置里面出球速度也很快,相持的时候很容易顶住对手对手不好做动作进行反拉,只能碰,就是我方的进攻机会更多,对手很容易被动贴防,然后我继续反撕一板。
搓球方面,本a更转,本sa更快更容易冒高,手感方面本a和纯木差不多,sa感觉像外置纤维,舒适度手感本a更高,正手贴防sa容错更高,因为弹性更大原因接轻球不容易出现托一板的情况本a很容易出现,拉球本a高,本a整提容错率更强,sa比赛感觉上限更高一点,我觉得核心原因是这个速度和质量比本a高了不少。
发球本a更转,本sa发球快
这两个拍子都有用,目前打sa多,本a休闲的时候用,打着感觉舒服,打比赛sa胜率更高不少,本a比赛问题感觉是正手太弱,不打落点容易被人反拉。
我觉得比赛打球通常来说比训练打的更重,并且发力也更大速度更快,才可以看出底板上限,比如说底板有没有杀板,这个非常重要,sa有一种情况就是遇到对手发特别特别软的球,优势可能是不如本a,但是这种球正常比赛特别少,因为速度太慢,基本都是上旋下旋,不转有点速度的,过来的球基本都有点重量,然后搓球,也有重量的,很好合上力去拉。
因为正常打对攻对拉很少练那种前三板需要多球,对攻和对拉其实看不出底板强度,越弹板子并且胶皮也弹,外套,通常来说训练更弱,前三板训练更能看出底板强度,比赛最能检验。
想起继科说过的话:底板对拉对攻不好试出来底板好坏,要比赛、气候、场地等才能试出来。
这个底板参考很多人建议2000去打,并且建议控制和发力好的去打,我的发力还不错,最早我打的是外置黄方碳桧木小板面很吃发力,练出来的,我个人感觉有张本体格就能打,或者打法和美和差不多也行。
配置方面本A是88g,salc91,都是d05,本a感觉太轻了不行,至少90g才好打,狂飙版本也打过朋友的,不是很建议,尤其是本a。
做个总结:本a底板主要是舒服容错率下限底板,正手不强,适合变线打落点近台打法反手好的人打,适合练球休闲打着舒适;本sa上限高适合比赛,有杀板,适合追求上限速度、暴力、兼顾一点旋转稳定性(蓝芳碳天生比黄稳定,黄更暴力一点更弹一点)近台打法。本a和salc因为大板面,圆的板面,相对于长板面(侧旋强),和小板面,优势就是容错率很高旋转更强球下扎,非常适合近台上升期搏杀正反手反撕和贴防,反手不弱,缺点就是出球更慢质量更低,d05或者涩套能弥补了这个劣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