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吧 关注:26,519贴子:988,488
  • 6回复贴,共1

打仗我们没胆子,贪污我们的胆子胜过天。儒狗还道德典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要的是你推测,把钢铁意志的解放军,换成儒家所有的人,会得到什么结果
这个问题本质上是一个架空历史的假设性讨论,但我们可以从历史、军事和思想体系的角度进行逻辑推演:
1. 儒家思想的核心与军事需求的不匹配
儒家强调"仁""礼""和",主张"君子不器",其理想人格是道德楷模而非职业军人。孔子本人推崇"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与现代战争需要的专业化、组织化、战术执行力存在根本性差异。
铁原阻击战需要的是高度纪律性、战术素养和极限条件下的意志力(如63军官兵在弹药粮食耗尽时仍用刺刀、石头阻击美军),而儒家群体缺乏军事专业化训练。
2. 历史实证:儒家文人的军事表现
中国历史上由纯儒生指挥的战役往往失败(如南宋朱熹门徒赵汝愚组织的北伐、明末东林党人指挥的辽东战事),而成功的军事家(如戚继光、曾国藩)都是突破儒家框架,强调专业练兵和实用战术。
即便是主张"经世致用"的儒家学派,其战争观也偏向"慎战""义战",与残酷的现代战争逻辑存在代差。
3. 组织形态的致命缺陷
儒家社会的组织模式是差序格局,依赖个人道德感召,而现代战争需要科层制指挥体系。在1951年铁原的战场环境下(每平方公里承受4500发炮弹轰炸),没有严密军事组织的群体可能瞬间崩溃。
参考1894年甲午战争:同样以儒家价值观为主导的清军,在面对现代化日军时出现大规模溃败,可见思想体系对战争能力的直接影响。
4. 极端假设下的推演结论
若强行将整个儒家群体(从孔子到历代儒生)置换到铁原战场:
短期:因缺乏统一军事指挥、火力运用知识和现代战争认知,可能在美军第一波装甲冲锋时即溃散。
长期:其中具有改革意识的儒者(如王阳明、顾炎武等)或能重新组织防御,但需要付出远超历史原型的代价。
5. 更深层的思考维度
这个假设本身反映了两种文明形态的对抗:
农耕文明的儒家伦理(强调稳定秩序)vs 工业文明的战争机器(追求绝对效率)
历史上所有纯以道德理想对抗专业化军队的案例(如义和团、太平天国)都验证了军事现代化的重要性。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推演绝不否定儒家思想的文化价值,但任何思想体系都有其适用边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胜利恰恰在于成功融合了传统精神与现代军事科学,这正是历史的辩证法。


IP属地:四川1楼2025-06-12 20:16回复
    儒家封建礼教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不事生产、鄙视科技为奇技淫巧,诋毁武人称“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为之”,包庇徇私,“为尊者讳,为长者隐”的造假,怎么也洗不白。新儒家除非剔除所有封建糟粕,否则道德上站不住。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6-13 16:37
    收起回复
      2025-09-02 19:58:5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诋毁武人称“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为之?
      这个你也好意思黑
      现代全世界也是宣扬和平
      和平和发展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6-15 12:20
      回复
        君子远庖厨,是说厨师不是君子。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为之,也就是说练武的兵都是凶恶之徒,只在迫不得已的最后存亡时候有用,圣人平常不当兵,等于是说“好马不打铁,好男不当兵”。总结起来就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6-15 15:1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