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鱼“出山”,“热”水果入川。来自东南亚的榴莲正加速向四川聚集。5月6日,30多吨泰国榴莲搭乘中老铁路来到成都,完成换箱、中转作业后,通过冷链车队分别发往广东、浙江。至此,成都—广州、成都—嘉兴两条中老国际班列公铁联运进口榴莲分拨专线正式开通,推动全程多式联运降本增效,助力四川打造进口榴莲全国集散中心。
聚焦主通道,打造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长江班列”等多式联运精品线路;构建“1+N”TIR集结中心体系,打造跨境公路班车精品线路;结合重点产业需求,打造特色性专业化多式联运精品线路。分三年培育形成20条左右多式联运精品线路。
《推进方案》确立了“3+10+N”现代物流产业布局。其中,“3”指做优做强3个主要承载地,包括成都、泸州、达州,分别承担“极核”“主干”作用、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作用、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作用,立足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三地,发挥区域优势,带动区域物流产业发展。
“10”指提升10个协同发展地能级,绵阳、乐山、遂宁发挥科技、港口和区位优势,主动加强与成都市协作配套;宜宾、内江、自贡发挥铁路网络、低空经济等优势,深化与泸州市合作;南充、广元发挥寄递枢纽功能优势和北联陕甘区位优势,深化与达州市合作;鼓励攀枝花、凉山抱团出击,积极融入全省现代物流产业链。
“N”指上述13个市(州)外,主动申请“入圈”的市(州),包括广安、眉山、雅安等,鼓励其加强与所在经济区主要承载地、协同发展地合作。
下一步,四川还将新增开通长江中下游主要港口班轮航线,持续开行长江班列,打造一批铁水(海)联运、江海联运、公水联运精品路线,引导大宗货物到港“散改集”“小改大”,力争2025年水路货运量同比增长10%,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增长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