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护险定点机构吧 关注:4贴子:26
  • 0回复贴,共1

商业长护险能否取代传统商业养老保险,成为养老金融新支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者:养护院.中国 2025年6月北京海淀区,52岁的张女士面临艰难选择:父亲因中风丧失自理能力,每月8000元的专业护理费用几乎耗尽她的养老金储备。她10年前购买的商业养老保险每月提供3000元年金,在父亲失能前是舒适的补充收入,如今却连一半护理费都无法覆盖。这个困境正在数百万中国家庭中上演。随着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突破2.2亿(2024年数据),老年抚养比达22.6%,失能老人占比持续攀升。在北京,80岁以上失能老人占比达23.44%。当政府工作报告五度提及保险,并将长护险制度推进置于2025年重点任务时,一个根本性问题浮现:商业长护险是否会取代传统商业养老保险,成为养老金融的新支柱?一、功能本质差异:替代不成立,互补是真相养老保险与长护险解决的是养老问题的不同维度。商业养老保险的核心功能是应对长寿风险,通过年金化给付确保退休后的持续现金流。某人寿累计推出12款个人养老金产品,覆盖税延养老险、专属商业养老险等多元形态,其本质是“钱从哪来”。而长护险针对的是失能风险,解决护理服务支付问题。正如舟山医保账户精准对接商业护理险,瞄准的是“钱往哪付”,化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困境。精算逻辑的鸿沟更深。养老保险依赖死亡率与投资收益率预测,而长护险需构建失能发生率表。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统一的失能鉴定标准,导致产品定价缺乏基础。资深精算师徐昱琛指出:“缺乏经验和数据来指导保险公司定价长护险”。这种根本差异决定了两类产品在风控逻辑、资金周期和服务嵌入上的分化。核心差异对比: • 商业养老保险:核心保障目标为养老金替代率提升,主要支付属性为持续性现金给付,产品形态重心为储蓄与投资增值,风险精算基础为死亡率表+投资收益率。 • 商业长护险:核心保障目标为失能护理成本覆盖,主要支付属性为服务费用报销/直接支付,产品形态重心为护理服务对接与质量管控,风险精算基础为失能发生率表+护理成本通胀率。二、政策推力方向:双轨并行,长护险扩面提速国家政策布局揭示清晰路径:长护险补位而非替代。2025年《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双轨并进:“加快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与“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更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以来至少9份国家级文件密集推动长护险,但定位始终是社保的补充层。试点数据印证制度协同逻辑。全国49个长护险试点地区参保人数达1.8亿人,但待遇享受者仅147.8万人。这揭示社保长护险的“保基本”属性——主要覆盖重度失能人群。而商业长护险的空间正在于:覆盖中度失能、提供高端护理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正如南开大学朱铭来教授所言:“社保长护险发展过程中为商业长护险提供了‘搭便车’的时间点”。三、市场潜力验证:千亿蓝海与万亿根基需求端的分化决定共存格局: • 支付能力分层:2030年商业长护险市场预计突破1000亿元,但相比2022年已达10.29万亿元的养老产业规模,仍是补充角色。 • 需求触发机制差异:养老保险对应必然的养老资金缺口,而长护险需求与失能风险绑定。目前大众对护理规划认知不足,导致需求显性化缓慢。 • 供给成熟度悬殊:年金险已有百年精算基础,而商业长护险仅占护理总支出的不足2%,产品开发仍受制于护理服务标准缺失。某人寿的转型实践更具说服力。其16款终身寿险支持长期护理责任转换,覆盖250万客户。这揭示未来主流模式:通过保险产品组合实现“资金储备+服务支付”的一体化,而非单一产品替代。四、产品形态进化:从替代到融合共生创新前沿已显现融合趋势: • 责任转换条款兴起:如某人寿将寿险保单转换为长护险给付,使传统保险资产获得护理支付弹性。 • 生态闭环构建:头部险企打造“保险+医康养”生态圈。某人寿品牌整合80家养老社区,通过居家护理服务将长护险转化为服务入口。 • 税优政策催化:业内积极呼吁将团体长护险纳入税前列支,复制企业年金发展路径。一旦落地,将加速“养老保险保资金+长护险保服务”的套餐式解决方案普及。精算困局的突破点:建立行业共享数据库,通过“长护发生率表”弥补数据缺口。当产品定价不再“盲人摸象”,长护险才能真正与养老保险形成风险对冲组合。五、双轨重构下的养老金融新秩序未来十年,中国养老金融市场将呈现“养老保险筑底,长护险穿针,服务生态引线”的格局。在4亿老人逼近的2035年,商业长护险不会取代养老保险,而是以协同者角色填补中国养老保障体系的致命短板——护理支付空白。真正的变革在于:从单一现金流给付,转向“资金流+服务流”的双重保障。当某人寿的保单持有人可以在养老社区用长护险支付专业照护,用养老保险金支付品质生活时,养老金融才真正完成了从“生存”到“生活”的进化。#商业长护险# #社保长护险# #长护险定点机构# #长护险服务# #长护险上门服务# #长护险居家服务#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6-06 10:0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