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广东,3箱活框,论产蜜,去年鸭脚木蜜收了大约15斤,每箱约3斤蜂5斤蜜。
鸭脚木过后,闲时去挖了不少野蜂,大多是土洞蜂,每窝一般蜂1斤左右,蜜只有2斤多,有一窝非常特别,蜂只有4两不到,但蜜有7斤以上。
这差异就大了,如果正常蜂群1斤蜂产2斤蜜,那个4两群就厉害了,这个比例差太大了。
回想蜂群空间及造脾结构,野群都是上大下小半圆形子脾很多,活框也是子多蜜少。而那群4两蜂的是竖长的,长在一个腐烂的松树根形成的土洞里,空间是一个直径15公分左右圆柱形,深度约40公分朝下延伸,掏出来蜂收完了约4两,蜜脾约8斤,但子脾很少,只有小饭碗那么大的2块,竖长的脾延伸到底,子脾往上全是封盖蜜。
大家都说养强群蜜才多,我有点怀疑不全正确,强群蜜多蜂也多,但按比例来说,远远达不到4两产8斤的程度,在有限的蜜源条件下,总蜂量一定的情况下,肯定4两群胜出,因多蜂多消耗也大。
广东蜂种3脾多蜂就分蜂,最近分蜂把我烦死,根本不想养太多,12平米阳台,扩展到10箱了还在不断分蜂,看到分蜂我都不去收了。
想着蜜又多又不分蜂的情况,我想改一下蜂箱,做成内空10-15CM的格子箱,这样能控制子区面积,别发展太快,少产子多储蜜,蜂量起不来自然不会分蜂了。
已购好材料,组装好后就开始行动,以后有啥情况再来汇报。
这种结构说不定又是一次养蜂革命
鸭脚木过后,闲时去挖了不少野蜂,大多是土洞蜂,每窝一般蜂1斤左右,蜜只有2斤多,有一窝非常特别,蜂只有4两不到,但蜜有7斤以上。
这差异就大了,如果正常蜂群1斤蜂产2斤蜜,那个4两群就厉害了,这个比例差太大了。
回想蜂群空间及造脾结构,野群都是上大下小半圆形子脾很多,活框也是子多蜜少。而那群4两蜂的是竖长的,长在一个腐烂的松树根形成的土洞里,空间是一个直径15公分左右圆柱形,深度约40公分朝下延伸,掏出来蜂收完了约4两,蜜脾约8斤,但子脾很少,只有小饭碗那么大的2块,竖长的脾延伸到底,子脾往上全是封盖蜜。
大家都说养强群蜜才多,我有点怀疑不全正确,强群蜜多蜂也多,但按比例来说,远远达不到4两产8斤的程度,在有限的蜜源条件下,总蜂量一定的情况下,肯定4两群胜出,因多蜂多消耗也大。
广东蜂种3脾多蜂就分蜂,最近分蜂把我烦死,根本不想养太多,12平米阳台,扩展到10箱了还在不断分蜂,看到分蜂我都不去收了。
想着蜜又多又不分蜂的情况,我想改一下蜂箱,做成内空10-15CM的格子箱,这样能控制子区面积,别发展太快,少产子多储蜜,蜂量起不来自然不会分蜂了。
已购好材料,组装好后就开始行动,以后有啥情况再来汇报。
这种结构说不定又是一次养蜂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