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给药方式及操作方法(请直接看最后面)
IM肌肉注射:少量液体注射,如果使用恩诺沙星等会出现疼痛,可能出现局部肌肉坏死,大剂量的肌肉注射也会导致局部肌肉坏死。一般选择背部肌肉。
SC皮下注射:吸收慢。选择背部中段靠下处。
PO口服
IV静脉注射:多用于麻醉,抽血,补液。也可以选择心内注射。尾静脉不能使用抗生素。
雾化:一般用于肺炎治疗。
疾病发生后,我们常常采用PO(灌药),IM(肌肉注射),SC(皮下注射),IV(静脉注射),和雾化。
抗生素是养蛇过程中最必不可少的药物,我个人比较常备的药物(包含抗生素)有恩诺沙星,水飞蓟,阿米卡星,西沙必利,甲硝唑,聚维酮碘,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综合维他命,维他命B12注射液。
在了解抗生素的使用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爬行动物的肾门循环系统。
尾部的血液会优先进入肾脏。
在对红耳龟的研究中,大多数来自尾部的血液绕过肾门循环系统进入肝脏(Holz等,1997),而在绿鬣蜥的实验中,所有来自尾巴的血液都进入了肾门循环系统(Benson and Forrest,1999)。
因此我们的注射位置选择在尾部三分之一处(也就是肾脏位置)的下方是错误的,这样会造成其肾脏负担的加剧,从而导致急性的肾衰竭。
那么注射位置该选择何处呢,目前最主流的观点为尾部三分之一处上方,中部之下。
通常我们采用的注射方式为皮下和肌肉注射,而恩诺沙星的肌肉注射会导致局部的肌肉坏死,这种操作往往是因为剂量过高,注射太快。10mg/kg的剂量对爬行动物而言可能是安全的,但长期注射仍可能导致药源性肝病,因此我们常常在使用完抗生素后进行水飞蓟护肝(4-15mg/kg)的处理。恩诺沙星的毒性包括生长中动物的软骨毒性和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体征(Mitchell,2006),因此我们是不建议对幼年和老年动物使用恩诺沙星的。恩诺沙星在缅甸蟒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计算负荷剂量为10mg/kg ,然后每2d 肌注5mg/kg 。对耐药假单胞菌,每2d肌注10mg/kg(Young,等人,1997 年)。对网状蟒蛇(python reticulates) 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6.6mg/kg/24小时或11mg/kg/2天IM的剂量是合适的(Klingenberg和Backner,1992) 。如果没有注射条件,恩诺沙星口服也是可以的,他足以应对很多细菌感染的疾病,如细菌性肠炎,细菌性肺炎,细菌性胆囊炎等。
庆大霉素作为早年常用的抗生素,如今已因毒性太强被爬友所摒弃。尽管有安全剂量,但重复给药可能发生蓄积(Bush,1976)。
阿米卡星常用于细菌性肺炎的治疗,采取雾化的方式,通常与氨茶碱,呋塞米共用。氨茶碱25mg/9ml无菌生理盐水雾化。氨茶碱的作用为扩张气道。阿米卡星50mg/10ml无菌生理盐水雾化30分钟。呋塞米3mg/kg口服(减少肺部积水/充血)。需要注意的是,呋塞米会导致尿酸值升高,因此不能在急性肾衰竭导致的水肿时使用。
生理盐水(2.5%)和葡萄糖溶液(0.45%)的1:2混合液可以用作液体支持,通常20ml/kg,通常情况下,我们不建议未进行生化的个体使用林格液补水,野生个体也是如此,因为其会造成肝功能的损伤。
而综合维他命是在维他命缺乏症时使用,如:维他命A缺乏(卡皮),维他命B1缺乏(硫胺素缺乏症),维他命D3缺乏(低钙血症)等。因爬行动物专用的综合维他命更加安全,按照指定用量不容易导致维他命中毒,所以我们选择综合维他命。同样,综合维他命可作为用药时的辅助,如维他命A强化黏膜抵抗力,维他命B1营养支持,维他命B12促进食欲,维他命C治疗口腔炎。需要注意的是,维他命B6对爬行动物而言有毒性,因此需谨慎使用综合维他命。电解维他命的吸收率更低,相较于维他命粉而言会更安全。
给药方法介绍
口服
口服包括直接使用冲洗管灌药,注射进食物中给药。第二种方法不适用于患有肠道疾病的个体,因为喂食会增加肠道负担。
使用冲洗管给药时,需注意:
冲洗管不可反复使用,确保是一次性无菌器械。
不可以剪裁冲洗管,防止其刮伤食道。
冲洗管内不要抽入空气,但注射器内靠活塞处留一小部分空气,因为灌药时冲洗管内会余留部分药液,需要这段空气帮助全部推入,但需注意尽量不要将空气推入食管。
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控制住头部,用拇指放在下巴处,稍向尾部用力,嘴会张开一个小缝,将冲洗管插入即可。
肌肉注射和皮下注射,静脉注射应注意,避免在尾部注射,应选择身体中部靠上的位置,注意:尾静脉留置针只能用来做抽血和麻醉,不能注射抗生素,这点是爬行动物通用的。
IM肌肉注射:少量液体注射,如果使用恩诺沙星等会出现疼痛,可能出现局部肌肉坏死,大剂量的肌肉注射也会导致局部肌肉坏死。一般选择背部肌肉。
SC皮下注射:吸收慢。选择背部中段靠下处。
PO口服
IV静脉注射:多用于麻醉,抽血,补液。也可以选择心内注射。尾静脉不能使用抗生素。
雾化:一般用于肺炎治疗。
疾病发生后,我们常常采用PO(灌药),IM(肌肉注射),SC(皮下注射),IV(静脉注射),和雾化。
抗生素是养蛇过程中最必不可少的药物,我个人比较常备的药物(包含抗生素)有恩诺沙星,水飞蓟,阿米卡星,西沙必利,甲硝唑,聚维酮碘,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综合维他命,维他命B12注射液。
在了解抗生素的使用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爬行动物的肾门循环系统。
尾部的血液会优先进入肾脏。
在对红耳龟的研究中,大多数来自尾部的血液绕过肾门循环系统进入肝脏(Holz等,1997),而在绿鬣蜥的实验中,所有来自尾巴的血液都进入了肾门循环系统(Benson and Forrest,1999)。
因此我们的注射位置选择在尾部三分之一处(也就是肾脏位置)的下方是错误的,这样会造成其肾脏负担的加剧,从而导致急性的肾衰竭。
那么注射位置该选择何处呢,目前最主流的观点为尾部三分之一处上方,中部之下。
通常我们采用的注射方式为皮下和肌肉注射,而恩诺沙星的肌肉注射会导致局部的肌肉坏死,这种操作往往是因为剂量过高,注射太快。10mg/kg的剂量对爬行动物而言可能是安全的,但长期注射仍可能导致药源性肝病,因此我们常常在使用完抗生素后进行水飞蓟护肝(4-15mg/kg)的处理。恩诺沙星的毒性包括生长中动物的软骨毒性和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体征(Mitchell,2006),因此我们是不建议对幼年和老年动物使用恩诺沙星的。恩诺沙星在缅甸蟒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计算负荷剂量为10mg/kg ,然后每2d 肌注5mg/kg 。对耐药假单胞菌,每2d肌注10mg/kg(Young,等人,1997 年)。对网状蟒蛇(python reticulates) 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6.6mg/kg/24小时或11mg/kg/2天IM的剂量是合适的(Klingenberg和Backner,1992) 。如果没有注射条件,恩诺沙星口服也是可以的,他足以应对很多细菌感染的疾病,如细菌性肠炎,细菌性肺炎,细菌性胆囊炎等。
庆大霉素作为早年常用的抗生素,如今已因毒性太强被爬友所摒弃。尽管有安全剂量,但重复给药可能发生蓄积(Bush,1976)。
阿米卡星常用于细菌性肺炎的治疗,采取雾化的方式,通常与氨茶碱,呋塞米共用。氨茶碱25mg/9ml无菌生理盐水雾化。氨茶碱的作用为扩张气道。阿米卡星50mg/10ml无菌生理盐水雾化30分钟。呋塞米3mg/kg口服(减少肺部积水/充血)。需要注意的是,呋塞米会导致尿酸值升高,因此不能在急性肾衰竭导致的水肿时使用。
生理盐水(2.5%)和葡萄糖溶液(0.45%)的1:2混合液可以用作液体支持,通常20ml/kg,通常情况下,我们不建议未进行生化的个体使用林格液补水,野生个体也是如此,因为其会造成肝功能的损伤。
而综合维他命是在维他命缺乏症时使用,如:维他命A缺乏(卡皮),维他命B1缺乏(硫胺素缺乏症),维他命D3缺乏(低钙血症)等。因爬行动物专用的综合维他命更加安全,按照指定用量不容易导致维他命中毒,所以我们选择综合维他命。同样,综合维他命可作为用药时的辅助,如维他命A强化黏膜抵抗力,维他命B1营养支持,维他命B12促进食欲,维他命C治疗口腔炎。需要注意的是,维他命B6对爬行动物而言有毒性,因此需谨慎使用综合维他命。电解维他命的吸收率更低,相较于维他命粉而言会更安全。
给药方法介绍
口服
口服包括直接使用冲洗管灌药,注射进食物中给药。第二种方法不适用于患有肠道疾病的个体,因为喂食会增加肠道负担。
使用冲洗管给药时,需注意:
冲洗管不可反复使用,确保是一次性无菌器械。
不可以剪裁冲洗管,防止其刮伤食道。
冲洗管内不要抽入空气,但注射器内靠活塞处留一小部分空气,因为灌药时冲洗管内会余留部分药液,需要这段空气帮助全部推入,但需注意尽量不要将空气推入食管。
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控制住头部,用拇指放在下巴处,稍向尾部用力,嘴会张开一个小缝,将冲洗管插入即可。
肌肉注射和皮下注射,静脉注射应注意,避免在尾部注射,应选择身体中部靠上的位置,注意:尾静脉留置针只能用来做抽血和麻醉,不能注射抗生素,这点是爬行动物通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