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眷吧 关注:216贴子:23,141
  • 1回复贴,共1

饭头挨打,冤或不冤?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黄檗因入厨次,问饭头:作什么?
饭头云:拣众僧米。
黄檗云:一日吃多少?
饭头云:二石五。
黄檗云:莫太多么?
饭头云:犹恐少在。
黄檗便打。
饭头却举似师(临济义玄),师云:我为汝勘这老汉。
才到,侍立次。黄檗举前话。师云:饭头不会,请和尚代一转语。
师便问:莫太多么?
黄檗云:何不道:来日更吃一顿。
师云:说什么来日,即今便吃。道了便掌。
黄檗云:这风颠汉,又来这里捋虎须。师喝一喝便出去。
(后沩山问仰山:此二尊宿意作么生?仰山云:和尚作么生?沩山云:养子方知父慈。仰山云:不然。沩山云:子又作么生?仰山云:大似勾贼破家。)


IP属地:广东1楼2025-05-29 23:18回复
    说说我的看法,大家看看就好哈。
    “二石五”包含了两重玄机:
    第一重玄机:二石五是石不是米。
    好比张三问李四一顿吃多少,李四答:两碗。到底一顿吃“两只碗”还是“两碗饭”?
    把“两碗”当成“两碗饭”不就是起了分别心吗?
    同样道理,饭头把“二石五”当成“二石五米”,正是这个分别心被黄檗抓住不放。
    饭头对这种习惯用语黏着而毫无察觉,甚至被打还不知怎么回事。
    黄檗打饭头其实是老婆心切,意在叫他时时注意用功观照。
    黄檗对学人耳提面命细致如斯,正是沩山所说的“养子方知父慈”之意。
    第二重玄机:这“二石五”如绵里藏针,黄檗捏即刺手。
    仅从饭头和黄檗的对话来看,饭头着相分别的证据并不充分。
    黄檗打他即是不肯他,认为饭头起分别心了。
    在临济看来实则不然,即便众僧吃米而饭头说成吃石,这也没问题。
    类似公案有不少,比如:
    师指露柱曰:“何不问大士?”
    贤于长者持标插地上日:建梵刹竟。
    山指牛迹曰:此是五百罗汉游山。
    以上这三个公案,你能说是起了分别心吗?
    黄檗认为饭头起分别心,这一举动反而显示自己起了分别心。
    把怀疑当成了肯定,把疑犯当成了罪犯,唉,祸生矣!
    所以仰山说的“大似勾贼破家”,说的就是黄檗这种行为。
    临济说“即今便吃”,随即打黄檗一掌。
    这一掌与米、石,这三者是同是别?其实就是同体异相。
    临济借相说体,黄檗即认栽。
    既然这一掌打得黄檗无法反驳,那么饭头说“二石五”不也一样没问题吗?
    可惜饭头是个懵懂汉,被打都不知道错在哪里。
    一样的对话,黄檗可以勘破懵懂汉,却反被明眼人勘破。


    IP属地:广东10楼2025-05-31 18: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