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役畜》这篇论文是北京农业大学畜牧学家汤逸人所写,于1953年刊登在《生物学通报》6月号。论文中的骡马数据为未改良之前的中国骡马性能数据。以下列举论文中的几项数据:
一、蒙古马:负重90公斤的武装战士, 平原行军, 日行60-90公里, 快的能行150公里, 连行8-10日。挽车负重400-500公斤,日行30-40公里。驮重70-120公斤。
二、骡(山东、山西、陕西、河北多大型驮骡):体高110-160厘米不等。体重300-400公斤。比同体型马载重多10-20公斤。
《役畜与近代华北乡村社会》则是南京农业大学农业史专家王建革所写,刊登于《社会科学研究》杂志(2006年2月)。以下列举此篇论文之数据:
一、山东、苏北地区的大型驮骡:驮载150公斤(与国府文件《兵工署新造兵器表演说明书》一致)。
二、北方骡马之挽力:载重的大车载物 1200-1500公斤。由 3-6匹并驾的骡子或马拖着日行 50公里。(3匹应该是大型驮骡)
总结:近代中国之骡马在全国范围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但是得益于人民群众千百年来的劳动与智慧中国骡马的基因底子还是很好的。在抗战爆发前夕,中国华北、西北地区仍旧有不少优质马匹以及大型驮骡。一般北方马以及骡亦可负重100-120公斤(连同驮鞍),大型驮骡、新疆马、大个体蒙古马驮载能力在150公斤上下。总的来说,清代以来中国骡马是逐渐退化的,与欧洲重型挽马拉开了很大的差距,大型骡马仅堪堪与欧洲普通挽马性能接近,但是底子尚在。抗战前只要利用好本国骡马,火炮、后勤运输之难题都会有很大缓解。
一、蒙古马:负重90公斤的武装战士, 平原行军, 日行60-90公里, 快的能行150公里, 连行8-10日。挽车负重400-500公斤,日行30-40公里。驮重70-120公斤。
二、骡(山东、山西、陕西、河北多大型驮骡):体高110-160厘米不等。体重300-400公斤。比同体型马载重多10-20公斤。
《役畜与近代华北乡村社会》则是南京农业大学农业史专家王建革所写,刊登于《社会科学研究》杂志(2006年2月)。以下列举此篇论文之数据:
一、山东、苏北地区的大型驮骡:驮载150公斤(与国府文件《兵工署新造兵器表演说明书》一致)。
二、北方骡马之挽力:载重的大车载物 1200-1500公斤。由 3-6匹并驾的骡子或马拖着日行 50公里。(3匹应该是大型驮骡)
总结:近代中国之骡马在全国范围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但是得益于人民群众千百年来的劳动与智慧中国骡马的基因底子还是很好的。在抗战爆发前夕,中国华北、西北地区仍旧有不少优质马匹以及大型驮骡。一般北方马以及骡亦可负重100-120公斤(连同驮鞍),大型驮骡、新疆马、大个体蒙古马驮载能力在150公斤上下。总的来说,清代以来中国骡马是逐渐退化的,与欧洲重型挽马拉开了很大的差距,大型骡马仅堪堪与欧洲普通挽马性能接近,但是底子尚在。抗战前只要利用好本国骡马,火炮、后勤运输之难题都会有很大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