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里安吧 关注:138,007贴子:3,470,741

新发现的两篇论文所讲我国骡马之性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的役畜》这篇论文是北京农业大学畜牧学家汤逸人所写,于1953年刊登在《生物学通报》6月号。论文中的骡马数据为未改良之前的中国骡马性能数据。以下列举论文中的几项数据:
一、蒙古马:负重90公斤的武装战士, 平原行军, 日行60-90公里, 快的能行150公里, 连行8-10日。挽车负重400-500公斤,日行30-40公里。驮重70-120公斤。
二、骡(山东、山西、陕西、河北多大型驮骡):体高110-160厘米不等。体重300-400公斤。比同体型马载重多10-20公斤。
《役畜与近代华北乡村社会》则是南京农业大学农业史专家王建革所写,刊登于《社会科学研究》杂志(2006年2月)。以下列举此篇论文之数据:
一、山东、苏北地区的大型驮骡:驮载150公斤(与国府文件《兵工署新造兵器表演说明书》一致)。
二、北方骡马之挽力:载重的大车载物 1200-1500公斤。由 3-6匹并驾的骡子或马拖着日行 50公里。(3匹应该是大型驮骡)
总结:近代中国之骡马在全国范围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但是得益于人民群众千百年来的劳动与智慧中国骡马的基因底子还是很好的。在抗战爆发前夕,中国华北、西北地区仍旧有不少优质马匹以及大型驮骡。一般北方马以及骡亦可负重100-120公斤(连同驮鞍),大型驮骡、新疆马、大个体蒙古马驮载能力在150公斤上下。总的来说,清代以来中国骡马是逐渐退化的,与欧洲重型挽马拉开了很大的差距,大型骡马仅堪堪与欧洲普通挽马性能接近,但是底子尚在。抗战前只要利用好本国骡马,火炮、后勤运输之难题都会有很大缓解。


IP属地:江西1楼2025-05-28 22:53回复


    IP属地:江西2楼2025-05-28 22:55
    回复
      2025-08-03 23:10: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江西3楼2025-05-28 22:55
      回复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能找到华北巨兽—骡子单骡挽曳500公斤级别山炮照片的原因。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5-28 22:59
        回复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5-28 23:05
          回复
            体重三百公斤,怎么驮载150公斤,驮载标准就是体重三分之一。
            德国马体重450-500公斤,才有150公斤的驮载能力。
            果脯各派系的山炮,就没有用驮载的,舍不得用那么多马。
            南欧的游击队,也是背着山炮走,奥匈15年型75毫米山炮背着走。


            IP属地:辽宁6楼2025-05-28 23:10
            收起回复
              80年代的骡马,北方除了明确说明的原生马种,别的骡马都掺杂了大量螺丝马血统,不能作为49年以前能用的骡马证据的。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5-05-28 23:11
              收起回复
                霍老师的棺材盖子算是钉死了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5-29 02:27
                回复
                  2025-08-03 23:04: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记忆还是没出错,小时候有河南老乡赶着马车来山东,用大米小米换小麦玉米,印象里马车上都是装5-6袋粮食,那个时候都是棕色的麻布袋,一袋应该一两百斤粮食。


                  IP属地:山东11楼2025-05-29 16:45
                  回复
                    中国那么大,挑一批满足山炮托运的骡马应该没问题的。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5-29 16:59
                    收起回复
                      搞改良骡马得不偿失,
                      欧洲西线情况就很明显,要保障有保障,也不用翻山越岭爬山涉水,
                      主要是短途运输,
                      然后呢?
                      这些四脚朋友根本经不起消耗


                      IP属地:广西13楼2025-05-29 20:47
                      收起回复
                        不过抗战时期中国最多也就能实现半骡马化师编制就很好了。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5-30 00:00
                        回复
                          抗战前北方骡马产地河北山西察哈尔热河绥远青海大都不在国民政府的稳定控制区内,根本没办法平价征用骡马军用!即便是有现金购买也买不了多少数量吧?一门山炮二十匹马一个炮兵营至少得二百匹马,辎重营和重机枪也得用骡马吧?一个师按500匹马,一百个师就得五万匹了!还不算其他独立炮兵团骑兵团工兵啥的,这还不算每年两三成的损耗呢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5-30 12:52
                          收起回复
                            比如整点加装简易板簧悬挂和滑轨轴承的人力独轮车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5-05-30 16:34
                            回复
                              2025-08-03 22:58: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哈哈,一晃大半年,这货还在跟骡马较劲,你是喜欢那独有的臊味? 你适合研究三星堆破烂,而不是老炮。


                              IP属地:北京17楼2025-05-30 19: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