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修行吧 关注:25,137贴子:3,483,932

古印度 佛教被伊斯兰教灭亡与 三武一宗灭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3世纪 古印度 佛教被伊斯兰教灭亡 伊斯兰教受到因果报应了吗 受到业力了吗
大家怎么看


弄清资质再应聘,加强防范不交钱。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5-28 11:09回复
    因果报应。伪教被灭是正常的。严格来说是婆罗门假扮的沙门。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5-28 13:41
    收起回复
      2025-10-12 14:38:5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巧了,和我想一块去了。佛教其实是个内敛的宗教,干不过基督教,伊斯兰教。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5-28 15:22
      收起回复
        伊斯兰教在佛教徒的诅咒下越发强大。因果在哪??谁来说说?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5-28 15:23
        收起回复
          不可思议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5-28 23:07
          回复
            都像楼上2、3那样的人 灭了是好事 会有好报


            IP属地:英国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5-05-29 04:01
            收起回复
              印度佛教和国内改良的佛教可不一样,印度佛教是由刹帝利阶层推出来和婆罗门阶层打擂台的,而且印度佛教大量抄袭耆那教的经典,如耆那教创始人大雄被佛教照搬,还有耆那教尊崇的正信、正知、正行,还有“五戒”,即不伤生、不诳语、不偷盗、不奸淫、不贪财,都被佛教盗版。


              IP属地:重庆9楼2025-05-29 09:45
              收起回复
                另外印度佛教不是被伊斯兰教消灭的,而是因为内部原因消亡的,印度佛教只是印度沙门思潮中的一只,而印度佛教发展到后期也学习印度教搞种性制度了,沙门思潮是反对种性制度而兴起的一种运动,而身为思潮中的一只印度佛教已经偏离了自己建立的初衷,如同自己否定了自己,而没有否认自己的耆那教到今天依然存在于印度。(简单来说就是既然佛教都搞种姓制度了,为什么不干脆信印度教)。


                IP属地:重庆10楼2025-05-29 09:55
                收起回复
                  2025-10-12 14:32:5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刚买的飞机,刚买的飞机,刚买的飞机被打了——豪哥哥。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5-29 09:59
                  回复
                    另外如我前面说的印度佛教是印度刹帝利阶层扶持的,婆罗门是祭祀,刹帝利是贵族、武士,所以从根上来说印度佛教都集聚了大量财富,而穆斯林进印度看见积累大量财富的佛教寺庙会这么做已经是很显然的了,而且佛教偏离了沙门思潮也注定得不到普通印度人的支持,(在印度教是贱民,信了佛教你还让我做贱民,伊斯兰教来了做穆斯林不好?哪怕是做不了穆斯林我信印度教不行?)。


                    IP属地:重庆12楼2025-05-29 10:05
                    收起回复
                      一个拥有几十万人的宗教就已经是很难被外部消灭的了,琐罗亚斯德教作为一个世界性宗教能被快速取代也是因为内部原因,琐罗亚斯德教也是有种姓制度的,要知道没人是愿意做贱民的。


                      IP属地:重庆13楼2025-05-29 10:12
                      回复
                        相关话题此前发表贴文之一
                          佛教在印度南亚地区的衰微,有佛教自身发展的原因,寺院佛教脱离群众对社会缺乏建设性,有外力印度教排挤攻击同化以及回教侵毁的原因。前者的排挤同化使佛教失去了独立性(民众分不清佛教与印度教,看看差不多就随人多势众),后者的侵毁破坏了佛教的实体存在基础,遂致佛教趋于消亡,至近代才有所复兴。
                          佛弟子于此应当吸取历史教训,改革适应以强化体制,回归佛陀的原教旨,尊崇佛经圣言量,杜绝人的胡说八道,严格奉行“依法不依人”的原则,防止人的败坏堕落,应当还佛法于民众,人人皆可为法师,人人皆可为护法(佛经有明示,互相监督,凡是人的说法都只能够作为参考)……否则自身难保,何以救济众生?
                          相关话题此前发表贴文节录
                          宗教也要讲实事求是,只不过我们关注的是社会民众内心的实际,是灵魂的现实。所以佛法务当平易近人传播落实,要深入感化亲近于佛,从而发挥社会作用,方得名为弘法利生。说实在的,所谓宗教活动,主课就是宣讲教义,传播精神思想理念,直接影响人的灵魂,起到教化养护功能,这是宗教在社会当中的位置,就像医生看病、老师教授文化知识一样,各司其职、各善其长,其他形式仪式及诸如开办慈善事业等均属附翼,用以服务于道理。
                          宗教当然也要密切联系群众,因为其本身就是关注人类命运的。我们说,佛教是众生本愿大菩提树,它植根于这个世界,植根于社会苦难民众,是应民众深心愿望并现实需要等机缘条件而发起生长、开花结实。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禅宗《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诸佛境界当于一切众生烦恼中求。所以者何?若正了知众生烦恼,即是诸佛境界故”(《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花,卑湿淤泥乃生此花……又如植种于空终不得生,粪壤之地乃能滋茂……是故当知一切烦恼为如来种”(《维摩诘经·佛道品》),“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花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佛教形制一旦脱离社会下层普通民众,尔便脱离大地土壤根基了,其后果自然可想而知,佛教在印度、中亚等地区的衰败乃至失传就已经说明问题。首先是灵魂脱离肉体,接着是肉体脱离灵魂,继而腐烂霉变、虫兽啃啮、蛀蚀干朽败坏,所谓外道侵毁等事,就是一个死尸消亡的大致情形!
                          且看中国佛教的现状,已然重蹈覆辙啊!民间佛教的传播实际早已广泛空虚,只剩下一些空壳形式延续事故。太虚法师称中国千百年来都是小乘佛教,口里念的无上大乘,行的却正是典型的小乘(之所以中国佛教小乘化,也可能与儒教文化正统,佛教方面总是处于社会边缘及附庸状态有关,被动导致消极,习惯造成性格),以至于“大乘不如小乘大”了,意谓南传上座部佛教那里还流行“间息出家”,人民总是敲锣打鼓歌唱跳舞兴高采烈地送自己孩子去寺庙剃度出家修行,云是“报父母恩”,到时候可以还俗营生作事业,遇闲适时又去出家……其情况是欢快而活跃的,亦颇具群众参与性质,而非个人万念俱灰想不开绝望,逃避现实,遁入空门,深山老林躲起来,从此不关世间冷暖,晨钟暮鼓青灯黄卷修来世,一串念珠一介蒲团了此残生!中国佛教直到现在还是这副老样子,或者说更至于如此,怎么说呢?你想现在社会上的人,好端端的,几个会志愿去出家修清苦行呢?那么而今那些寺庙里面的情况亦可想而知……
                          佛法脱离民间群众,在家佛教不行,出家人信念素质普遍下降,乃有寺庙僧众消极颓唐破戒毁律败坏佛门形象;佛门形象不好,信向佛法者减少,民间群众疏远佛法教化;善男信女减少,寺庙僧众供养就缺少,出家人得想方设法敛财,进一步败坏佛门形象,信向佛法者更趋稀少,寺庙经济愈加困窘,于是贫僧贫尼们都想尽办法赚钱,佛门形象一团糟,香火黯淡,善男信女寥寥……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直至寺院佛教最终灭亡!
                          中国佛教界之一大尴尬情状:上面太繁重,佛学院里厌烦经书多,埋怨道理深奥;下面太简陋,善男信女那里粗浅庸俗、乏味枯燥,只剩下“烧香拜佛求保佑”,别的什么都不知道。富的愁钱钞没处放,轻贱糟蹋粮食,穷的仅吃草根树皮烂腐腌菜,到处闹饥荒。高的太高了,低的太低了,头重脚轻,正所谓阴阳失调、偏离中道,佛门如此,岂得不病!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5-29 12:54
                        回复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佛经有预示在先,如《法华经》中说“浊世恶比丘,邪智心谄曲,未得谓为得,我慢心充满”,如是众多,真修行人少势弱,反被排挤驱逐“远离于塔寺”;如《法灭尽经》中说“五逆浊世魔道兴盛,魔作沙门坏乱吾道”,“时有菩萨、辟支、罗汉,众魔驱逐,不预众会”。。。
                            寺院佛教是必然走向没落的,因为脱离群众。佛陀时代虽然出家为上,但都是沿门托钵,接地气,不脱离群众。现今时异世异,寺院佛教早已是架空状态,成了僵尸与坟墓,时不时出的丑闻,就是这具尸体腐烂散发的臭味。
                            寺院佛教已成火宅,“譬如长者有一大宅,其宅久故而复顿弊,堂舍高危柱根摧朽,梁栋倾斜基陛隤毁,墙壁圮坼泥涂褫落,覆苫乱坠椽梠差脱,周障屈曲杂秽充遍”,“是朽故宅属于一人,其人近出未久之间,于后宅舍忽然火起”,此长者喻佛,故宅即喻寺院佛教,已经腐朽败坏充斥弊端危害,真佛弟子尽快远离!
                            因为寺院佛教离开佛陀住持,就是个容易败坏的机制,除非恪遵佛经圣言量,切实做到依法不依人。
                            佛说“不为佛法而出家者,即是外道弟子”,但是后世各种各样不为佛法而出家者混杂佛门,甚至逃犯下三滥的人物,加之大量的社会失意人士,出于逃避世俗也“遁入空门”,遂致佛门几乎成为社会负能量的收集器,形成一种恶性淘汰机制,这就势必破坏沦丧。
                            佛法中最忌出家人贪著利养,种种呵斥利养过患,规定沙门“不捉持金钱戒”,然而这条戒律后世汉传佛教寺院基本废弃,遂致到处泛滥严重商业化,直接导致佛门败坏。
                            所以回归经典亲近于佛,必须在教义解释权上严格做到“依法不依人”,杜绝人的胡说八道误导偏私。因为所有的问题都是人的问题,所有的败坏都是人的败坏,人这里就是祸患根源。若得人继续出家,则必须严格遵守“不捉持金钱戒”,每日乞食为生,若不能运行则宁可无出家人。
                            应当还佛法于大众,佛法面前人人平等,实行民主集中制,然后“自善知识与善知识俱,善知识共和合”,佛友抱团互相帮助,共同与佛法结缘,各自力所能及弘法利生。
                            佛说大乘妙法莲华经
                            尔时,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阿逸多!如来灭后,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余智者若长若幼,闻是经随喜已,从法会出至于余处,若在僧坊,若空闲地,若城邑巷陌、聚落田里,如其所闻,为父母宗亲、善友知识随力演说;是诸人等闻已,随喜复行转教;余人闻已,亦随喜转教……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5-05-29 13:41
                          收起回复
                            缘起性空,佛教也不例外。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5-05-29 14:05
                            收起回复
                              2025-10-12 14:26:5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提一个不知算不算,印度被伊斯兰教所灭的佛教,“密宗”,传到了西藏,而蒙古又从西藏学到了密宗,后来发生了大家都知道的事,“蒙古骑兵”“信奉佛教密宗和萨满教”,一路屠杀,结果把伊斯兰教大本营巴格达占了,当时的阿里法被活活饿是在高塔上,伊斯兰世界受到了极大打击。这算不算是报应。“虽然后来那些蒙古人归依了伊斯兰教,但就报应来说应该算完成了。大家看法呢?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5-05-29 14:4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