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吧 关注:6,651贴子:93,722
  • 4回复贴,共1

百度文心一言的大运河分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京杭运河全程通常可分为七段,以下为具体分段及特点:
通惠河:位于北京至通州区,由温榆河、白浮泉、昆明湖和白河挖接而成,长220千米。元代挖建,是北京地区漕运业最发达的水道,现为北京市的景观河道。
北运河:从通州区到天津,利用潮白河下游开挖而成,长186千米。古称白河、沽水和潞河等,历史上是南北漕运的重要河段,现为海河干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运河:从天津到临清,利用卫河下游的一段天然河道开挖而成,长约400千米。是海河水系中最长的一条河,主要由漳河及卫河两大支流组成,历史上是国家的交通命脉。
鲁运河:从临清到台儿庄,利用汶水和泗水的水源,沿途经南阳、独山、昭阳、微山湖等水面,长约480千米。也称山东运河、会通河,修凿于元代,历史上逐渐淤塞,建国后部分河段可通航。
中运河:从台儿庄到淮阴,利用泗水下游的一段天然河道开挖而成,长186千米。是京杭大运河江苏北段、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人工河流,历史上主要为漕运航线,现为综合性河道。
里运河:从淮阴到扬州,长190千米。古称邗沟、漕渠、中渎水,俗名里河,始建于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自古为苏中、苏北重要航道,现为航运、排涝、输水等综合功能河道。
江南运河:从镇江到杭州,长330千米。因全部在长江以南而名,春秋战国时代开始历代开凿、疏浚,隋炀帝大业六年(610年)重新疏凿和拓宽长江以南运河古道形成,现为京杭大运河的南段。


IP属地:天津1楼2025-05-27 10:19回复
    点滴丞被楼主禁言,将不能再进行回复
    我给稍微注释下:
    通惠河:这段以前一般不被视为京杭运河的部分。水是从北往南流。我以前不关注,在这里我也不关注。
    北运河:从通州区到天津,水也是从北往南流。目前通航是可以的。即使在大规模整治之前,天津杨村——三岔河口段也能通航。
    南运河:从天津到临清,利用卫河下游的一段天然河道开挖而成,长约400千米。水从南往北流。
    其实大运河干涸的主要就是这一段,原因很复杂,直接原因是岳城水库修建。 好多人以为黄河以北的大运河都干涸了,这是不对的。另外总有很多人拿南运河当“北运河”
    另外,南运河和北运河的交点就是天津的三岔河口,也就是天津的发源地。现在这个事不仅外地人不知道,很多天津“本地人”都不知道。
    鲁运河:从临清到台儿庄,利用汶水和泗水的水源,沿途经南阳、独山、昭阳、微山湖等水面,长约480千米。也称山东运河、会通河,修凿于元代,历史上逐渐淤塞,建国后部分河段可通航。
    穿越黄河的部分是整个大运河海拔最高的河段,而且一直水位有问题。建国后由于岳城水库的修建等原因,黄河以北河段干涸。黄河以南特别是济宁以南一直通航。水以黄河为界,以北的从南往北流,以南的从北往南流。
    中运河:从台儿庄到淮阴,利用泗水下游的一段天然河道开挖而成,长186千米。是京杭大运河江苏北段、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人工河流,历史上主要为漕运航线,现为综合性河道。
    这一段目前还是比较繁忙的。水是从北往南。
    里运河:从淮阴到扬州,长190千米。古称邗沟、漕渠、中渎水,俗名里河,始建于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自古为苏中、苏北重要航道,现为航运、排涝、输水等综合功能河道。这一段水也是从北往南。
    这一段是大运河历史最悠久,通航条件最好的河段,好像现在要升级II级了。
    江南运河:从镇江到杭州,长330千米。因全部在长江以南而名,春秋战国时代开始历代开凿、疏浚,隋炀帝大业六年(610年)重新疏凿和拓宽长江以南运河古道形成,现为京杭大运河的南段。
    这一段水是从南往北流,其实江南运河通航条件经常被很多人高估,我印象中一直只是VI-IV级航道。
    不过目前好像杭州要改成III级航道。


    IP属地:天津2楼2025-05-27 10:28
    回复
      2025-08-01 04:43:0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京杭大运河 以水流方向为节点分为4段:
      从北京到天津:从北往南流
      从天津往黄河:从南往北流
      从黄河往长江:从北往南流
      从长江往杭州:从南往北流
      (好像从黄河往长江之间还可以加个淮安节点)
      首先要搞清楚几个节点,才能明白更多的事情。


      IP属地:天津3楼2025-05-27 10:32
      回复
        还有一段 杭甬运河。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5-27 13:5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