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吧 关注:906,536贴子:12,221,600

周瑜受孙策重用?还是孙权重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周瑜23岁出任建威中郎将,25岁出任中护军、江夏太守。
官职高于周瑜的包含孙策在内仅有3人,同级也只有六七人,且除了张昭之外均无府职或府职低于周瑜。
周瑜、吕范在孙策建安四年的请功表中名列第一、第二,在程普、孙权等人之前。
孙权时期的建安十三年,江东明文记载军职高于周瑜的已经有七八个,与周瑜同级别的更多。
周瑜跟孙策打仗的时间是不长,但是,孙策时,周瑜打过横江、当利、秣陵、曲阿、皖城、寻阳、江夏、豫章、庐陵等。
孙策死的时候,周瑜还在按孙策的计划帮孙贲打庐陵。
孙策死后,建安五年,周瑜留吴以中护军与张昭共掌事,到建安十一年才督孙瑜讨麻保二屯,将近六年没打仗记录。
在孙策时期出勤率很高的周瑜,怎么在建安五年到建安十一年突然不打仗了呢?难道是他罢工?
可是建安五年或者建安六年,鲁肃对是否留在江东犹豫不决时,周瑜还认真劝鲁肃留下。
这几年,吕蒙在刷丹杨、韩当在打鄱阳、凌统在刷山越,蒋钦都督兵过万了,董袭、贺齐都成偏将军了,孙权还反复打黄祖、东冶。
不是没仗打,是在孙权心里,周瑜始终是前领导的亲信,而孙权要将立功的机会给自己的亲信,培养新团队。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孙权赤壁前,都没想起周瑜,还要鲁肃提醒了。
而且,周瑜在给孙权的遗书中。
开头就提到“昔受讨逆殊特之遇。委以腹心……”以周瑜的情商和气量为什么要在给孙权私人信笺里提孙策?明明感念孙策有很多方法。
补充解释下,周瑜“将兵赴丧”不是夺权,此前周瑜、孙贲、孙辅正带领孙策调拨的部队攻打庐陵。
孙贲、孙辅分别被任命为豫章、庐陵太守,留下镇守,由担任中央职务的周瑜把军队带回吴郡。


IP属地:广东1楼2025-05-26 22:04回复
    周瑜是孙策旧部,孙权上位肯定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是君主的政治手段。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5-26 23:25
    回复
      2025-08-04 12:14:4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二者相较,周瑜肯定是更受孙策信任。


      IP属地:上海4楼2025-05-26 23:34
      回复
        很多元老旧臣在孙策时代更受重用和信任,比较典型的有张昭,从孙策文武之事一以委昭,到孙权时代不让为相。张竑,孙策时代为谋主规划进取江东,到孙权时代剩下劝谏为文。这俩都是孙权时代表面尊敬,地位尊崇,但是实权没有的。同样的还有太史慈,孙策“今日之事与卿共之”,到孙权“委以南方之事”。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5-27 07:20
        收起回复
          你觉得在外统军是被重用还是在中枢做事被重用?这个问题就是在说你所谓的六年不出兵问题。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5-27 07:46
          收起回复
            孙权肯定是更愿意用自己培养的人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5-27 08:53
            回复
              庐江周也是郡望。孙权前期是不信任本地士族的。庐江就是诞生孙十万的合肥那块。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5-05-27 08:55
              回复
                《吴主传》【(建安)八年,权西伐黄祖,破其舟军,惟城未克,而山寇复动。还过豫章,使吕范平鄱阳】
                吕范也是3年后才出兵,按你的逻辑,他也不被重用?
                建安13年灭黄祖,周瑜是前部大督,后来赤壁和程普是左右督,
                而且孙皎本传记载“事决于瑜”。


                IP属地:辽宁9楼2025-05-27 10:06
                收起回复
                  2025-08-04 12:08:4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某种程度上算和孙策联合创业,孙策当老板周瑜当主营业务部门的经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5-27 12:12
                  回复
                    东吴的周瑜就是曹魏的李典,投降的晚,并不受主公的重用,没有独自领兵的战绩,只能跟随主公从攻作战,且都因为曾经发生过叛乱(兖州的边让,庐江的李术),又不受到主公的信任
                    但周瑜和李典的性格不同,导致了两人的结局也不同
                    周瑜和程普一起打赤壁之战,两个人不对付,周瑜吞并了程普的兵权,且史料中因为程普的记载缺失,并没有提到周瑜归还这批兵权,所以周瑜想打益州,极有可能是带着这部分兵力一起去,要是周瑜真带着这些兵力一起去了,孙权拿什么守荆扬呢
                    李典就识趣的多了,把一万多族人迁到魏郡给曹操当人质,让曹操对自己放心,后来李典乐进张辽一起守合肥,李典虽然和张辽不对付,但依然把兵力借给张辽,完成名场面八百破十万


                    IP属地:四川12楼2025-05-27 13:54
                    收起回复
                      《后汉书·马援列传第十四》【于是玺书拜援伏波将军,以扶乐侯刘隆为副,督楼船将军段志等南击交阯。军至合浦而志病卒,诏援并将其兵。】
                      马援督段志南击交阯,段志挂了,马援能并将其兵吗?不得等诏命吗?
                      -
                      《孙皎传》【后吕蒙当袭南郡,权欲令皎与蒙为左右部大督,蒙说权曰:“……昔周瑜、程普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虽事决于瑜,普自恃久将,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几败国事,此目前之戒也。”】
                      周瑜、程普左右督,互不隶属,只不过孙交代“事决于瑜”。
                      即便如此,周瑜只能指挥程普,指挥不了程普手下的将校。
                      但因为“俱是督”,程普就是不听,“几败国事”。
                      吕蒙本传有提到“蒙谓瑜、普曰”,但没记载程普去没去救甘宁。
                      凌统铁定是周瑜麾下的,相当于是周瑜的留营司马,统了周瑜一半人马。
                      说什么周瑜吞并了程普的兵权,那是在扯。
                      说什么李典把兵借给张辽,那也是在扯。
                      -
                      《晋书宣帝纪》【景初二年,帅牛金、胡遵等步骑四万发自京都。……及齐王即帝位,迁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与爽各统兵三千人】
                      司马督步骑四万征辽东,等辅曹芳的时候为什么只统兵三千?
                      出征时下放军权,打完仗交回,这是常识。


                      IP属地:辽宁13楼2025-05-27 19:31
                      收起回复
                        笑死了,三国志:“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你知道什么叫升堂拜母么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是时权位为将军,诸将宾客为礼尚简,而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当时,孙权只是将军。宾客礼节都很简单,唯独周瑜用君臣的礼节表达对孙权的支持。
                        周瑜又推荐鲁肃
                        权母曰:“公瑾议是也。公瑾与伯符同年,小一月耳,我视之如子也,汝其兄事之。这样人孙权还不能当心腹啊,笑死了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5-27 22:23
                        回复
                          孙权集团可以理解为水浒。像贺齐,董袭因为是地头蛇,家里有矿,不然孙策凭什么举贺齐为孝廉?所以这几个地头蛇面子给足的就好比,李应,柴进,
                          为什么排位高于鲁智深,武松,但是打仗,鲁智深和武松肯定冲在他们前面。
                          同理打高端局也就靠周瑜,程普,韩当,因为军衔关系,贺齐和董袭没有参加赤壁。毕竟中郎将指挥偏将军不合适。但是孙权亲征是带上贺齐和董袭的。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5-27 22:38
                          回复
                            我们从三国演义看:1、孙策跟周瑜是连襟兄弟。2、但凡孙权重视周瑜,都不会有外事不决问周瑜这样的委托。3、孙权真是遇事才想起周瑜(还是被旁人提醒),而且在传召之前,周瑜从柴桑回来。说明根本没放心上。所以从演义角度,孙权对周瑜没有孙策那般好。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25-05-27 22:46
                            收起回复
                              2025-08-04 12:02:4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人孙权玩制衡的,真把他当刘备了?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25-05-29 04: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