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巴赫猜想吧 关注:6,388贴子:739,203

玩一玩冰雹猜想证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想用一句话证明冰雹猜想:
当给定一个正整数n后以(3x+1)/2与2x/2构成数列,都交替存在双偶数n₂=2 ͫ k(m≥2,k∈z) 或单偶数n₁=4k+2(k∈z),并构成数列,且双偶数n₂出现的频次≥单偶数n₁出现的频次,且2 ͫ k/2≤4k+2,故该数列最后都是4,2,1排列,该猜想得证。


IP属地:福建1楼2025-05-22 16:37回复
    怎么?冰雹太大了吗?


    IP属地:福建2楼2025-05-22 21:24
    收起回复
      2025-08-07 06:18:5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证明冰雹猜想的正确思路不是证明该数列必须最终降为1,而是只要使数列落入双偶数陷阱,则使得数列通过迭代操作变成4.2.1无限循环,证明冰雹猜想。


      IP属地:福建4楼2025-05-25 06:39
      回复
        证明冰雹猜想的正确思路不是证明该数列通过增加与减少的计算证明数列最终降为1,而是只要使数列落入双偶数陷阱即可,数列通过迭代操作必然使得数列落入双偶数陷阱,而双偶数连续除2必然使得数列变成1,继续操作就变成 4.2.1无限循环,从而证明冰雹猜想。


        IP属地:福建5楼2025-05-25 10:22
        收起回复
          DPSK给出的回复:
          初始理解冰雹猜想首先,让我们明确什么是冰雹猜想(也称为Collatz猜想)。冰雹猜想的内容如下:对于任意正整数 �n,按照以下规则进行运算:如果 �n 是偶数,则将其除以 2,即 �→�/2n→n/2。如果 �n 是奇数,则将其乘以 3 再加 1,即 �→3�+1n→3n+1。重复上述步骤,猜想认为对于所有的正整数 �n,最终都会进入 4 → 2 → 1 的循环。传统的证明思路传统的证明思路通常是试图展示:无论从哪个正整数开始,序列总是会下降。通过不断的“上升”(3n + 1)和“下降”(n / 2),序列最终会降到1。然而,这种思路面临的主要困难在于:序列的上升和下降并不总是单调的,有时会先上升很多步再下降,难以直接证明其总体趋势是下降的。对于非常大的数,序列的行为难以预测,缺乏统一的模式。双偶数陷阱的概念您提到的“双偶数陷阱”是一个新颖的思路。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需要明确“双偶数”是什么意思。在数学中,“双偶数”通常指的是可以被4整除的数(即 �≡0mod4n≡0mod4),因为它们是“偶数的偶数”。“双偶数陷阱”可能指的是序列在迭代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个可以被4整除的数,然后通过连续的除以2的操作,迅速下降。具体来说:如果一个数是双偶数(即4的倍数),那么连续除以2会更快地减小数值。如果能证明任何序列都会落入一个双偶数,那么由于双偶数可以快速降为更小的数,最终会降到1。为什么双偶数陷阱有效?让我们思考为什么落入双偶数会导致序列最终降到1:假设序列在某一步得到一个数 �=4�m=4k(即双偶数)。然后进行连续除以2的操作:4�→2�4k→2k(如果 2�2k 是偶数,继续)2�→�2k→k如果 �k 是1,那么已经达到1。如果 �k 大于1,继续进行Collatz操作:如果 �k 是偶数,继续除以2。如果 �k 是奇数, 3�+13k+1(这将是偶数,下一步可以除以2)。关键在于,双偶数的连续除以2可以更快地减小数值,尤其是当连续除以2的次数更多时(例如,遇到 2�2 m 的高次幂时)。如何证明所有序列都会落入双偶数陷阱?要证明所有序列都会落入双偶数陷阱,需要展示:对于任何正整数 �n,经过有限的Collatz操作后,会得到一个双偶数。一旦得到一个双偶数,通过连续除以2,序列会严格减小,最终达到1。可能的证明路径:统计偶数与奇数的比例:在Collatz序列中,奇数乘以3加1后变为偶数,下一步必须除以2。因此,奇数步骤后总是跟着至少一个偶数步骤。例如:奇数 �→3�+1n→3n+1(偶数)→ (3�+1)/2(3n+1)/2。如果 3�+13n+1 是双偶数,即 3�+1≡0mod43n+1≡0mod4,那么 �≡1mod4n≡1mod4(因为 3×1+1=4≡0mod43×1+1=4≡0mod4)。因此,当 �≡1mod4n≡1mod4 时,3�+13n+1 是双偶数。序列中的偶数分布:需要展示在序列中,足够频繁地出现 �≡1mod4n≡1mod4 的情况,使得 3�+13n+1 是双偶数。模运算分析:可以考察数在模4或更高幂下的行为。例如:�mod4nmod4 可以是 0, 1, 2, 3。0:双偶数,直接连续除以2。1:3�+1≡0mod43n+1≡0mod4,双偶数。2:�/2n/2(可能是奇数或偶数)。3:3�+1≡2mod43n+1≡2mod4,下一步 (3�+1)/2(3n+1)/2(奇数,因为 3�+1=4�+23n+1=4k+2, 除以2得 2�+12k+1)。看起来,�≡1mod4n≡1mod4 时直接产生双偶数,其他情况可能需要更多步骤。概率或密度论证:可以认为在序列中,数有足够的“机会”满足 �≡1mod4n≡1mod4,从而落入双偶数。例子验证让我们通过几个例子验证这个思路:n = 6:6 (even) → 33 (odd) → 1010 (even) → 55 (odd) → 16 (16 is double even, 16 → 8 → 4 → 2 → 1)在这里,16是双偶数,然后迅速降到1。n = 7:7 → 22 → 11 → 34 → 17 → 52 → 26 → 13 → 40 → 20 → 10 → 5 → 16 → 8 → 4 → 2 → 140是双偶数(40 → 20 → 10 → 5),然后5 → 16(双偶数)。n = 9:9 → 28 → 14 → 7 → 22 → 11 → 34 → 17 → 52 → 26 → 13 → 40 → 20 → 10 → 5 → 16 → 8 → 4 → 2 → 128和40都是双偶数。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到,序列确实会多次遇到双偶数,从而加速下降。可能的严格证明方向要严格证明所有序列都会落入双偶数陷阱,可以考虑以下方法:树形结构分析:将Collatz序列看作一棵树,其中每个数通过操作指向下一个数。证明所有路径都指向双偶数节点。模周期性:证明对于任何数,经过一定步骤后,其模某个数的余数会进入一个循环,其中包含双偶数。不变性与收敛:构造某种不变量或测度,证明其在序列中趋向于下降,并且下降的关键在于遇到双偶数。概率方法:证明在序列中,遇到 �≡1mod4n≡1mod4 的概率足够高,使得双偶数必然出现。潜在挑战尽管双偶数陷阱的思路看起来有吸引力,但要将其转化为严格证明仍面临挑战:并非所有序列直接遇到双偶数:有些序列可能需要很多步才遇到双偶数,如何保证这总是发生?例如,从某些大数开始,可能需要很多上升步骤后才开始下降。避免无限上升:需要证明不存在无限上升的序列,即序列不会无限避开双偶数。覆盖所有情况:需要确保对于所有正整数,无一例外地都会落入双偶数陷阱。与其他方法的联系双偶数陷阱的思路与现有的部分研究有相似之处。例如:停止时间:研究一个数降到1所需的步骤。双偶数可以视为“快速下降”的点。模分类:将数按模分类,研究其在Collatz映射下的行为。Syracuse函数:将Collatz映射重新表述为只对奇数操作的形式,可能更容易分析。结论通过引入“双偶数陷阱”的概念,可以提供一个新颖的视角来证明冰雹猜想。其核心思想是证明任何Collatz序列都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个双偶数(即4的倍数),然后通过连续的除以2操作迅速下降,最终进入4 → 2 → 1的循环。这种思路避免了直接证明序列的单调下降,而是通过序列中必然出现的特定结构(双偶数)来确保收敛。然而,要将这一思路转化为严格的数学证明,还需要:严格证明所有序列都会在有限步内遇到双偶数。排除序列无限上升或避开双偶数的可能性。可能需要结合更高级的数学工具,如数论、动力系统或概率方法。尽管如此,“双偶数陷阱”为理解和证明冰雹猜想提供了一个有潜力的方向,值得进一步探索和验证。构成冰雹猜想的数列依据给出的首数有3种类型:


          IP属地:福建7楼2025-05-25 13:03
          回复
            DPSK给出的回复2:
            冰雹猜想与“双偶数陷阱”的证明思路冰雹猜想(Collatz猜想)指出:对于任意正整数 �n,按照以下规则迭代,最终都会进入 4→2→14→2→1 的循环:如果 �n 是偶数,则 �→�/2n→n/2;如果 �n 是奇数,则 �→3�+1n→3n+1。1. 三类初始数的Collatz序列行为您提到的三类初始数:奇数开头(如31):奇数 →3�+1→3n+1(偶数)→ 下一步必须除以2。例如:31 → 94 → 47 → 142 → 71 → 214 → 107 → 322 → 161 → 484 → 242 → 121 → 364 → 182 → 91 → 274 → 137 → 412 → 206 → 103 → 310 → 155 → 466 → 233 → 700 → 350 → 175 → 526 → 263 → 790 → 395 → 1186 → 593 → 1780 → 890 → 445 → 1336 → 668 → 334 → 167 → 502 → 251 → 754 → 377 → 1132 → 566 → 283 → 850 → 425 → 1276 → 638 → 319 → 958 → 479 → 1438 → 719 → 2158 → 1079 → 3238 → 1619 → 4858 → 2429 → 7288 → 3644 → 1822 → 911 → 2734 → 1367 → 4102 → 2051 → 6154 → 3077 → 9232 → 4616 → 2308 → 1154 → 577 → 1732 → 866 → 433 → 1300 → 650 → 325 → 976 → 488 → 244 → 122 → 61 → 184 → 92 → 46 → 23 → 70 → 35 → 106 → 53 → 160 → 80 → 40 → 20 → 10 → 5 → 16 → 8 → 4 → 2 → 1。关键观察:在下降过程中,序列会多次遇到双偶数(4的倍数),如16、160、976等,这些数能快速下降。偶数(非双偶数)开头(如170):170(偶数)→ 85(奇数)→ 256(双偶数)→ 128 → 64 → 32 → 16 → 8 → 4 → 2 → 1。关键观察:偶数经过若干步后,必定遇到奇数(因为连续除以2),而奇数下一步生成 3�+13n+1,其中 �≡1mod4n≡1mod4 时 3�+13n+1 是双偶数。双偶数开头(如48):48 → 24 → 12 → 6 → 3 → 10 → 5 → 16 → 8 → 4 → 2 → 1。关键观察:双偶数直接连续除以2,直到遇到奇数,奇数再生成 3�+13n+1,可能再次生成双偶数。2. 双偶数陷阱的核心机制“双偶数陷阱” 的核心思想是:任何Collatz序列都会在有限步内遇到一个双偶数(4的倍数)。双偶数可以连续除以2,使得数值严格下降,最终趋向1。(1)为什么序列会落入双偶数?奇数步骤:若 �n 是奇数,则 3�+13n+1:如果 �≡1mod4n≡1mod4,则 3�+1≡0mod43n+1≡0mod4(双偶数)。如果 �≡3mod4n≡3mod4,则 3�+1≡2mod43n+1≡2mod4,下一步除以2可能得到奇数或偶数。偶数步骤:偶数不断除以2,直到遇到奇数,奇数再生成 3�+13n+1。统计规律:在Collatz序列中,奇数 �n 有 50%50% 的概率满足 �≡1mod4n≡1mod4,此时下一步直接生成双偶数。即使 �≡3mod4n≡3mod4,3�+1≡2mod43n+1≡2mod4,再除以2可能得到奇数 ≡1mod4≡1mod4,从而下一步生成双偶数。因此,序列在有限步内必然遇到双偶数。(2)双偶数如何确保序列下降?双偶数 �=4�m=4k 可以连续除以2至少两次:�→2�→�m→2k→k(如果 �k 是偶数,继续)。由于 �m 是4的倍数,至少下降两次,且 �<�k<m。如果 �=1k=1,直接结束;否则继续迭代。3. 数学严格化方向要严格证明“所有序列都会落入双偶数陷阱”,可以尝试:模4分析:证明对任意 �n,经过有限步后,�≡0mod4n≡0mod4。停止时间论证:定义“落入双偶数”的步数,证明其有限。概率或密度方法:证明在序列中,�≡1mod4n≡1mod4 的情况足够频繁,使得双偶数必然出现。4. 例子验证n=27(著名长序列):27 → 82 → 41 → 124(双偶数)→ 62 → 31 → 94 → 47 → 142 → 71 → 214 → 107 → 322 → 161 → 484(双偶数)→ 242 → 121 → 364(双偶数)→ 182 → 91 → 274 → 137 → 412(双偶数)→ 206 → 103 → 310 → 155 → 466 → 233 → 700(双偶数)→ 350 → 175 → 526 → 263 → 790 → 395 → 1186 → 593 → 1780(双偶数)→ 890 → 445 → 1336(双偶数)→ 668 → 334 → 167 → 502 → 251 → 754 → 377 → 1132(双偶数)→ 566 → 283 → 850 → 425 → 1276(双偶数)→ 638 → 319 → 958 → 479 → 1438 → 719 → 2158 → 1079 → 3238 → 1619 → 4858 → 2429 → 7288(双偶数)→ 3644 → 1822 → 911 → 2734 → 1367 → 4102 → 2051 → 6154 → 3077 → 9232(双偶数)→ 4616 → 2308 → 1154 → 577 → 1732(双偶数)→ 866 → 433 → 1300(双偶数)→ 650 → 325 → 976(双偶数)→ 488 → 244 → 122 → 61 → 184(双偶数)→ 92 → 46 → 23 → 70 → 35 → 106 → 53 → 160(双偶数)→ 80 → 40 → 20 → 10 → 5 → 16(双偶数)→ 8 → 4 → 2 → 1。观察:序列多次遇到双偶数(124, 484, 364, 412, 700, 1780, 1336, 1132, 1276, 7288, 9232, 1732, 1300, 976, 184, 160, 16),这些点使得序列严格下降。5. 结论通过“双偶数陷阱”证明冰雹猜想的思路是:所有Collatz序列都会在有限步内遇到双偶数(4的倍数)。双偶数通过连续除以2,使序列严格下降,最终趋向1。一旦进入 4→2→14→2→1,就会无限循环。这一方法避免了直接证明序列单调下降的困难,而是通过序列结构的必然性(双偶数的出现)来确保收敛。虽然仍需严格的数学证明,但“双偶数陷阱”是一个极具潜力的研究方向。


            IP属地:福建8楼2025-05-25 13:05
            收起回复
              3x+1的猜想为什么会落入双偶数陷阱?为什么落入双偶数陷阱就能证明冰雹猜想成立?谁知道答案?


              IP属地:福建9楼2025-05-26 10:28
              收起回复
                3N+1/2K=1毛桂成证明公式。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5-26 23:29
                收起回复
                  2025-08-07 06:12:5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在冰雹猜想的序列中给出以下定义:
                  奇数:序列中的奇数,每一个奇数计算为1,递加成和数。
                  单偶数:序列中夹在2个奇数之间的一个偶数为单偶数,计算为1,递加成和数。
                  双偶数:连续2个及2个以上的偶数,每一个计算为1,递加成和数。
                  当给出任一个正整数后,按照3x+1及偶数/2的迭代操作就得到奇数,单偶数,双偶数构成的序列,其中偶数(包括单,双偶数)的个数>奇数的个数,双偶数>单偶数个数,使得序列必然落入双偶数陷阱,当双偶数的尾数为0,则该序列进入递降通道,到达4.2.1循环圈,从而证明冰雹猜想。


                  IP属地:福建11楼2025-05-27 11:04
                  回复
                    我认为冰雹猜想不过是个数学游戏,通过3x+1,再/2,不断重复这样的存在,最后使序列达到1,这是因为这种操作的结构限制了数值不能无限增长,根本没有什么神秘的,是被数学界抄得很神秘,似乎蕴藏着什么宝藏,非高级算法不可证明,其实再过多少年用高射炮打蚊子的方法永远也证明不了!而用初等数论的方法却可以证明,但是那不能表示有高深的学问,数学家不屑一顾!呜呼哀哉!数学家玩的一亩三分地,岂容他人染指!


                    IP属地:福建12楼2025-05-31 21:29
                    收起回复
                      开场白:一个数学游戏被数学界抄得神乎其神,认为必须用高级数学方法与工具才能证明,似乎其中隐藏着很多奥秘,连当代著名的数学家陶哲轩尚未给出完整的证明,而用简单的初等数论的方法就可以轻松证明,下面一步步的阐述:
                      冰雹猜想证明
                      冰雹猜想(也称为Collatz猜想)的表述:
                      当给出任一个正整数后,按照是奇数就x3后+1,是偶数就/2的连续操作成为序列,最后成为4,2,1的循环。
                      因为在该序列中有偶数(包括单,双偶数)与奇数,且偶数的个数>奇数的个数,双偶数个数>单偶数个数,使得序列必然落入双偶数陷阱,当双偶数连续递降后则该序列进入递降通道,到达4.2.1循环圈,从而证明冰雹猜想。
                      (一)关键词及定义:
                      奇数:自然数,表示符号Q,Q(x)表示个数
                      偶数:自然数,表示符号R,R(x)表示个数
                      双偶数:自然数,表示符号R₀ ,R₀(x)表示个数
                      单偶数:自然数,表示符号R₁,R₁(x)表示个数
                      双偶数陷阱:是递降通道,即连续R₀/2,R₀/2(x)表示个数
                      驻点:即递降通道上的每一个R₀。


                      IP属地:福建13楼2025-06-05 17:33
                      回复
                        欢迎大家一起来玩一玩
                        (二)构建树状结构证明冰雹猜想对大于1的正整数全覆盖
                        给定任意正整数n>1,当n是偶数R,若(R-1)/3整除就进行(R-1)/3操作,否则R*2,当n是奇数Q就进行Q*2操作,用此冰雹猜想的反向递推方法构建树状结构。
                        如n=3→6→12→24→48→96,于是有序列:96→48→24→12→6→3 →10→5→16→8→4→2→1.
                        如n=10→20→40→13→26→52→17→34→11→22,于是有序列:22→11→34→17→52→26→13→40→20→10→5→16→8→4→2→1.
                        从大于1的任意正整数出发都可以得到分析递推序列,因此树状结构可以全覆盖所以正整数,为证明此猜想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数理环境。


                        IP属地:福建14楼2025-06-06 09:05
                        收起回复
                          (三)冰雹猜想序列的结构分析与计算奇数,单偶数,双偶数个数关系:
                          计算个数规则:
                          R-Q-R---计1个Q(x)
                          Q-R₁-Q----计1个R₁(x)
                          Q-R₀-R₁-Q----计2个R₀(x)
                          Q-R₀-R₀-R₁-Q----计2个R₀(x),1个R₁(x)
                          Q-R₀-...R₀-R₁-Q----计R₀-...个R₀(x),1个R₁(x),以此类推。
                          例1:31 → 94 → 47 → 142 → 71 → 214 → 107 → 322 → 161 → 484 → 242 → 121 → 364 → 182 → 91 → 274 → 137 → 412 → 206 → 103 → 310 → 155 → 466 → 233 → 700 → 350 → 175 → 526 → 263 → 790 → 395 → 1186 → 593 → 1780 → 890 → 445 → 1336 → 668 → 334 → 167 → 502 → 251 → 754 → 377 → 1132 → 566 → 283 → 850 → 425 → 1276 → 638 → 319 → 958 → 479 → 1438 → 719 → 2158 → 1079 → 3238 → 1619 → 4858 → 2429 → 7288 → 3644 → 1822 → 911 → 2734 → 1367 → 4102 → 2051 → 6154 → 3077 → 9232 → 4616 → 2308 → 1154 → 577 → 1732 → 866 → 433 → 1300 → 650 → 325 → 976 → 488 → 244 → 122 → 61 → 184 → 92 → 46 → 23 → 70 → 35 → 106 → 53 → 160 → 80 → 40 → 20 → 10 → 5 → 16 → 8 → 4 → 2 → 1。
                          其中共有106个数 ,奇数Q(x)=39.占0.3679,单偶数R₁(x)=25,占0.2358双偶数R₀(x)=42,占0.3962.
                          例2:213→640→320→160→80→40→20→10→5→16→8→4→2→1.
                          其中共有13个数 ,奇数Q(x)=2.占0.1538,单偶数R₁(x)=2,占0.1538双偶数R₀(x)=9,占0.6923.
                          例3:1427→4282→2141→6424→3212 →1606→803→2410→1205→3616→1808→904→452→226→113→ 340→170→85→256→128→64→32→16→8→4→2→1.
                          其中共有26个数 ,奇数Q(x)=6.占0.2308,单偶数R₁(x)=6,占0.2308双偶数R₀(x)=14,占0.5385.
                          例4:207→622→311→934→467→1402→701→2104→1052→526→263→790→395→1186→593→1780→890→445→1336→668→334→167→502→251→754→377→1132→566→283→850→425→1276→638→320→160→80→40→20→10→5→16→8→4→2→1.
                          其中共有44个数 ,奇数Q(x)=14.占0.318,单偶数R₁(x)=14,占0.318,双偶数R₀(x)=1 6,占0.3636.
                          例5:29→88→44→22→11→34→17→52→26→13→40→20→10→5→16→8→4→2→1.
                          其中共有18个数 ,奇数Q(x)=5.占0.2777单偶数R₁(x)=5,占0.2777双偶数R₀(x)=8,占0.4444.
                          依据数学归纳法可以确认偶数与奇数的个数关系是:R₀(x)>Q(x)≥R₁(x)且所有序列都要落入双偶数陷阱,进入快速递降通道而到达1。
                          为什么R₀(x)>Q(x)≥R₁(x),是普遍规律吗?没有反例吗?
                          答案很简单,这是序列结构使然,从结构约束计算奇数Q,单偶数R₁,双偶数R₀的个数关系:无论单偶数R₁与双偶数R₀都是从3x+1产生的,而由R₁/2产生的奇数Q会变成下一个3x+1,所以只考虑一个3x+1操作的结果就可以推断出3者的个数及升降值的关系。
                          当3x+1下一个数是R₁,则R₁/2必然是下一个3x+1,


                          IP属地:福建15楼2025-06-07 10:33
                          回复
                            现在给出3个起始数25,35,45,看一看它们的序列发展如何?
                            25→76→38→19→58→29→88→44→22→11→34→17→52→26→13→40→20→10→5→16→8→4→2→1.。
                            35→106→53→160→80→40→20→10→5→16→8→4→2→1.
                            45→136→68→34→17→52→26→13→40→20→10→5→16→8→4→2→1.。
                            3个序列都要路人双偶数陷阱的快速递减通道得到1,快速递减通道:40→20→10→5→16→8→4→2→1.。其中≥4的每一个驻点都是快速递减通道的人口。
                            那么,为什么起始数25的序列最长,35最短?有什么秘密?研究一下也很有意思。


                            IP属地:福建16楼2025-06-08 09:31
                            回复
                              2025-08-07 06:06:5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再给出3个起始数29,39,49看一看:
                              29→88→44→22→11→34→17→52→26→13→40→20→10→5→16→8→4→2→1.
                              39→138→69→208→104→52→26→13→40→20→10→5→16→8→4→2→1。
                              49→148→74→37→118→59→178→89→268→134→67→202→101→304→152→76→38→19→58→29→88→44→22→11→34→17→52→26→13→40→20→10→5→16→8→4→2→1.
                              已见端倪。


                              IP属地:福建17楼2025-06-08 10: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