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就没有确凿哦历史文献之类的证据,全是靠淑芬脑补猜测。 比如卤城之战诸葛亮甲首三千,因为是尊蜀为正统的蜀吹写的汉晋春秋里记录的,而且和正史晋书记录的司马懿斩俘万计互相矛盾,所以一般中立的人都当成历史罗生门,或者认为双方都有吹嘘,甚至因为魏国还有奖赏是蜀国方面没有奖赏记录,司马懿占便宜可能更大一些,但经过淑芬的一番分析猜测和脑补后,就定性为汉晋春秋是真的,晋书是假的。卤城之战是表现诸葛亮军事水平的经典战役,什么世界历史上第一次破掉掎角之攻势。
再比如,刘备借了孙权多少土地?经过一番猜测脑补,就变成“一点没借,是用江夏换的半个南郡(不知道既然有这个协议,孙权要地的时候,刘备提也没提这个协议,又被他们脑补成刘备怕联盟破裂,顾全大局才捏着鼻子认下来这个不存在的账)”“只借了半个南郡”“只借了江陵”等等一系列脑补,至于他们之间为何也不一致,因为“脑补和猜测本来就不稳定,每个人脑补程度不一样”。
拿自己的猜测和脑补当历史事实,我想不是讨论历史问题的态度吧?
再比如,刘备借了孙权多少土地?经过一番猜测脑补,就变成“一点没借,是用江夏换的半个南郡(不知道既然有这个协议,孙权要地的时候,刘备提也没提这个协议,又被他们脑补成刘备怕联盟破裂,顾全大局才捏着鼻子认下来这个不存在的账)”“只借了半个南郡”“只借了江陵”等等一系列脑补,至于他们之间为何也不一致,因为“脑补和猜测本来就不稳定,每个人脑补程度不一样”。
拿自己的猜测和脑补当历史事实,我想不是讨论历史问题的态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