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02日漏签0天
龙芯吧 关注:26,166贴子:697,155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7回复贴,共1页
<<返回龙芯吧
>0< 加载中...

关于龙芯与IA两家CPU的性能对比方式说明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花穗你带我走吧
  • 自主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在移动端(笔电),龙芯的CPU因为没有睿频,跟英特尔和AMD的产品比较的话需要给那边加上功率相同的功耗墙限制,然后在核心数相同的前提下估算功耗墙限制下的多核性能,由此进行比较,这个方法算是比较好用的估算比较法了。但是要注意台式机不能用这个,因为台式机性能释放充分,得按最高频率计算与估算性能;而笔电这类性能持续释放有限的地方就有一定合理性,因为在核心数相同且功耗墙接近的的前提下进行多核性能比较,可以同时得到单核性能、多核协作能力、以及功耗控制的综合指标,能很好地体现出CPU架构设计的综合水平。
以前用这个方式可以得出笔电端3A6000M的多核性能约等于限25W的i5-10210U(两者均为4C/8T);现在也能得出8核2.0GHz的2K3000性能约等于锁基础频率的锐龙7 4700U(依据:由锐龙5 4600H的SPEC2006跑分数据,4.0GHz跑SPEC 2006整数48.12分,可估算得到移动端zen2+的IPC约为12分/GHz,与LA364E的IPC相仿,锐龙7 4700U锁基础频率就是让8个没有超线程的移动端zen2+核心跑2.0GHz);而8核2.5GHz的3B6000M,我以前也发过贴,多核性能接近限25W的锐龙7 4800U(差距大概就是少个超线程)。
但是,实际上锐龙7 4700U和4800U可不会这么打断腿(关睿频或限死功耗)使用,更不会把CPU单烤一个甚至几个小时。尤其是锐龙7 4800U,且不说当年有不少采用它的电脑性能释放会给到30W及以上(比较高的甚至有37W),就说高额睿频,也能带来强大的单核性能以及短期爆发性能,导致虽然看起来3B6000M和2K3000的每瓦性能与这两颗锐龙CPU没什么差距,但是实际场景下龙芯笔电CPU的系统反应速度很难打过第四代锐龙移动端,而且两者GPU的性能差距很大,缺乏可比性。所以这种限制睿频加成(说难听点就是打断腿)的比较方式很容易被人质疑,在此本人对质疑该比较法的人表示充分理解。
总之,将龙芯移动端(笔电)CPU与IA两家的笔电CPU进行比较时,虽然这种在相同核心数下限功耗墙估算多核持续性能的比较法缺陷明显,受到质疑也是应该的,但是该方法也有良好的反映CPU架构设计综合水平的作用(服务器最需要的就是更高的持续满载性能与更高的每瓦性能,这玩意纯看架构设计综合水平)。欢迎各位前来讨论与指正


  • 花穗你带我走吧
  • 自主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睿频机制在拔高单核性能与短期多核爆发能力这两方面,并不弱于大小核设计或者同构高低频核设计,而且调度对系统软件的依赖更低,对于如今已经能做出超线程核心的龙芯来说,笔电CPU的睿频也是总有一天能加入的特性,毕竟3B6000M与2K3000已经引入动态调频调压了。睿频机制需要的足够成熟的温度控制、电压控制能力以及较高的甜点频率,良好的物理设计能提高甜点频率,不至于稍微往上超点就功耗失控甚至没法开机。但是对于龙芯来说,2年迭一代的周期较长,且资金限制使得每款产品基本上只有一次流片机会,这也是对于龙芯来说睿频比超线程还难搞的本质原因。提高IPC与每瓦性能,降低同频功耗这些事,龙芯都做了,奈何甜点频率太吃流片次数


2025-08-02 10:55:2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大臧的老巢
  • 技术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还是看使用体验比较多些


  • Nyoron
  • 龙芯1A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架构应该按规格比,测试也有各种指标参考,你这方法只能比较产品,而且就算是比较产品,最简单比较也应该是能效,不是ipc
你可以说一众x86低压u全都是垃圾,但是换到桌面端la664依然稍差skylake,仅看一个低压平台就给架构下定论,相当的新闻学魅力时刻
事实上,牙膏农企压根就没有设计过la364这个定位的东西,即使是gracemont的规格也比la364高,不过嘛,分支预测bug和残废avx2倒是给gracemont下定论了,这玩意儿才是货真价实的垃圾


  • shadowswim
  • 龙芯2H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市场端要分民用市场和商用市场,目前的重心自然还是商用市场。
所以投入到民用市场的资源还是有限的,产品特性离真正的民用市场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简单来说,笔记本虽然功耗偏低,但是真实使用场景下的平均功耗还是要低于一般讨论的设备设计的释放功耗,所以2K3000在15w以下的功耗曲线是要考察的,然后是单核睿频时的频率与功耗。
此外对于移动端,整个外围设备也是要精挑细选的,很多磨合需要时间考验。
移动端大号平板化是趋势,ARM设备侵蚀更多x86是现实,amd也有arm的cpu可能会上市。
市场上的人不管你什么设计、架构,都当作一个大号平板来比较,所以尽管nyoron说得是对的,但是比较是不可避免的,2K3000作为一个以A75/A77目标cpu,迈出了面向移动端设计的第一步。


  • 博雅好孩子
  • 龙芯2H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3a6000m和 4800u比我只能说想象力丰富
可以和intel的n300比一下?和n300比是全方面落后啊无论是cpu性能还是核显,还是外围(比如内存性能)
把i/a的高频架构压低频,只对比ipc真的是很不客观的对比方式,把人家手脚锁起来,打赢也不代表厉害。能不能跑高频可不仅仅是工艺制程,物理设计占更大因素,龙芯跑不了高频本身就是重大弱势。。只比ipc,属于自我安慰的对比方式。
最客观的对比方式,是同制程下 在一定性能下,能耗比谁更高;同制程 同硅面积下 谁的性能更强。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7回复贴,共1页
<<返回龙芯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